楊瀾?張琦?王子禎?張麗英
摘 要:為了達到更好的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河北省要求在2020年之前,將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與其余的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結合起來,建立統一規范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提高農村養老水平,發揮家庭式養老和其他傳統保障的積極作用。河北省在促進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農村養老保險的管理體制不健全、基金管理方面也不太規范、農民大多選擇較低的繳費檔次等問題,同時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政府;制度
一個國家養老水平的發展能夠體現出這國的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能夠提升整體的養老水平,而我國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河北省的社會養老保險發展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不僅損害農民的自身利益,也不利于全省養老保險工作的進一步推進。2017年十九大成功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報告,其中對于三農問題格外關注,提出不僅要解決農民就業問題,進一步推動農村發展,還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從而實現鄉村振興。
1 河北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體制不健全
目前,河北省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但是政策也存在著弊端。首先,從養老保險管理信息體系的時間上來看,繳費時間與基金到賬時間一致。比如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具體參加的時間看不出來,會讓受益人的最終利息受到損失。其次,有一部分情況特殊的參保人,沒有針對這部分人設立專門的方式方法,所以這部分人群無法享受到應有的政策待遇,也就無法真正實現保險制度的意義。另外,有些地區的保險制度較為孤立,仍然沒能與別的地方的養老保險制度相銜接,所以不僅會導致參保人的利益受到影響,也不利于統計計算。最后,缺乏對相關工作人員培訓指導,基層工作人員是政策的直接實施者,他們對于政策掌握的程度和業務熟練程度直接影響政策實行的效果。
1.2 基金管理不規范
從管理部門上看,河北省對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征收繳納、管理以及運行集中在同一個部門,因為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所以基金的運營、管理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出現的一些地方政府或是養老保險機構非法挪用資金、用于非法投資和非法使用,造成了養老保險金的巨大損失。基金管理費用的短缺,出現了有的地區擠占社保基金,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管理標準,已經成為一些地方較為普遍的現象。
1.3 選擇繳費檔次偏低
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直采取自愿參保,為了確保該制度的公正公平,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繳費等級。一般來說,個人繳費等級主要分別為13個,但是很多人還是選擇了級別較低的繳費檔次,因為大部分人對于養老保險能夠起到的作用并不樂觀。雖然各地政府積極鼓勵大家選擇較高的等級的繳費檔次,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但是還是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籌資情況受到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農村居民養老的生活水平,進而將會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2 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策
2.1 健全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體制
河北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管理存在一些漏洞。首先應在各縣市設置專門的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加強對這些專職人員的培訓,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為農民服務,將工作做得更加到位。其次,農保管理工作要有專人負責,包括檔案的管理、保費的收繳、養老金的發放和基金的安全問題等。政府各部門要明確工作任務和目標、明確業務考核與獎勵政策、加大對各部門開展工作的支持力度,另外,將各地區保險制度相互銜接。在河北省各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征繳和使用三權集于一身,所以不僅需要擴大養老基金的投資渠道,培養專業人員和專業的技術,同時也要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禁止出現挪用貪污、揮霍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情況。
2.2 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
很多公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會選擇比較低的繳費檔次,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經濟收入不高,沒有充足的資金去選擇較高的參保檔次。因為他們年均收入水平較低,應付了家庭的日常開支后,只有較少的閑置資金用于投資,較低收入水平直接影響了他們對于繳費檔次的選擇。因此,增加公民的收入將有利于提高其繳費檔次,此外增加公民
的收入還將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推動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與此同時,河北省內各級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也要努力發展當地經濟,只有從根本上發展了經濟,可支配收入提高了,居民才會有多余的閑置資金進行投資,投保積極性才會增大,繳納比例將會有一定的提升。
2.3 建立多樣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目前,河北省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是由省級統籌制定的,主要是為了符合全省的整體發展規劃并沒有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目前國家規定基礎養老金金額為每人每月最少70元,但是70元的養老金在今天的生活成本下對老年人的幫助實在沒有多大,因此對于城鄉地區那些沒有領取職工退休金的居民以及生活在農村或者孤獨老人,應該給予他們相應的財政補貼,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對基層城鄉養老保險的補貼力度,除了在政策層面上要提高基礎養老金的標準,還可以使養老金的水平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機動地調整養老金水平,參考商業保險的經營辦法,設定更高的繳費上限,提高繳費標準的下限,并適當的將養老金標準提高,用繳費的年限和金額來決定養老金額,對高繳費適當的進行更高的補貼,拉開各檔次間養老金額的差距,盡量縮小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差距,鼓勵群眾提早參保,并選擇更高的標準進行繳費,真正的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全覆蓋。
參考文獻
[1]王歡.江蘇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險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5):1009-9202.
[2]劉笑飛.河北省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及現狀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8):492-568.
[3]徐菲.建立河北省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調整機制的新構思[J].科學導報,2016(5):1007-1882.
作者簡介
楊瀾(1996-),女,漢族,河北張家口,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