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基于對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的研究,首先,闡述人力資源危機基本內涵。然后,分析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現狀,存在預警管理體系有待完善、工作人員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最后,針對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給出構建完善預警體系、提升工作人員素養、明確危機預警指標等措施。在企業發展中,人力資源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的創造會產生很大影響。人力資源危機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人力資源危機實際上是企業危機的一種。造成人力資源危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模式沒有及時進行完善,無法與當今企業發展相匹配,影響企業更好發展。所以,本文將針對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預警管理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人力資源危機管理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企業在面臨人力資源危機時,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對危機進行控制與管理,從而將人力資源危機消除,或者降低人力資源危機帶來的影響。當人力資源危機事件發生之后會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事前危機管理階段、事中危機管理階段以及事后危機管理階段。事前危機管理一般是以預防為主,構建相應預警機制,針對可能出現的危機,給出相應預防措施,使得危機問題能夠被消除。事中危機管理是指,當危機發展時,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與控制措施。事后危機管理主要是在消除危機之后,針對企業發展采取的措施。
人力資源危機管理中,事前危機管理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對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情況能夠有全面認識與了解,并構建相應預警管理機制,這樣危機才能被降低,同時減少危機影響范圍。實際上人力資源危機種類相對較多,危機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內部管理存在問題。總之,人力資源危機的出現會對企業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對于人力資源危機要及時做好管理工作,將影響控制在有效范圍內。
1.預警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在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工作中,一個完善的危機預警體系,可以及時發現人力資源危機問題,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危機給出相應解決措施。預警管理體系是由不同部分組成,分別是信息搜集部分、加工部分、決策部分以及警報部分。
但從實際預警管理體系的應用中不難看出,存在預警管理體系不完善情況。這一問題的出現,導致預警管理體系無法將自身優勢與價值發揮出來,實現對危機問題的有效控制。
2.工作人員能力有待提升
在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工作開展中,工作人員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工作人員能夠具備較強綜合素質,同時對于該項工作重要性能夠有明確了解與認識,那么預警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也將會得到保障。
但從實際工作開展中不難看出,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以及專業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而且對于工作重要性沒有更加深入認識與了解,這對于人力資源優勢的發揮以及危機的預防會產生很大影響。
1.構建完善預警體系
在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工作開展中,對于構建完善預警管理體系要給予更多重視與關注。在實際預警管理體系的構建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在企業中要創建人力資源危機管理部門。
上文說到人力資源危機管理預警體系是由不同部分構成,這四個環節也是人力資源危機管理預警體系的基礎支撐與保障。從目前企業發展中可以看出,很多企業的危機預警管理體系通常情況下需要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但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還要兼顧其他人力資源工作,這使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沒有更多精力完善危機預警體系,落實相應預警管理工作,這一情況的出現會造成預警管理失敗問題。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情況出現,企業要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實際數量情況、體系運行要求等有明確認識與了解,然后通過招聘方式或者抽調方式,使得危機管理部門人員充足得到保障。
在預警管理部門中要有責任心較強的管理人員,同時管理人員要有著豐富管理經驗。企業對于危機預警管理部門的構建,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還可以通過制定獎懲制度方式,將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實現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
(2)構建完善預警體系。
在完成危機管理部門的創建后,就要對預警體系進行完善。在實際完善工作的開展中,要結合實際預警體系的四個環節,分配工作人員以及負責人,促使各環節工作都能夠有專業工作人員負責。同時工作人員能夠對自身實際工作以及應該肩負的責任能夠有一定認識,這樣可以實現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危機管理部門工作人員還要結合實際工作,制定相應工作流程以及監督管理方式。比如,針對信息搜索工作,管理部門工作人員能夠根據相應危機來源,制定危機來源搜索方式。
2.提升工作人員素養
為促使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更好落實,要將提升工作人員素養作為重點與關鍵。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具備較強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能夠對自身工作有正確認識,意識到自身工作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提升工作人員素養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人力資源危機預警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做好相應防范工作,盡量避免危機的發生,或者將危機影響控制在有效范圍內。
很多情況下,危機預警工作之所以沒有得到更好落實,或者是將自身優勢與價值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工作人員不具備一定的人力資源危機意識。針對這一情況,企業方面要及時做好建設工作。可以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到互聯網中搜索有關人力資源危機知識,并對知識進行總結。然后,召集工作人員來開展教育工作。
(2)在實際教育培訓工作開展中,要根據總結的人力資源危機知識以及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與指導。促使工作人員能夠對企業目前發展實際情況有全面認識與了解,這樣可以將自身一部分精力放在人力資源危機預警中。
與此同時,為使得培訓工作能夠達到更好效果,在培訓之后要及時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明確工作人員實際預警知識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了解工作人員工作態度與學習態度。針對在人力資源危機預警中表現較好工作人員,可適當給予其獎勵。
反之,對于在管理工作中,表現較為惡劣,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工作人員,要對其進行懲罰。這樣可以對工作人員起到一定警示作用,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員能夠端正工作態度,實現人力資源預警工作的更好落實。
3.明確危機預警指標
在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中,對于危機預警指標的明確要給予更多關注。在實際管理工作的落實中,要制定科學合理危機預警指標,為預警管理工作的展開打下良好基礎。在實際人力資源預警管理指標的構建中,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展開,指標的選用要遵循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與可行性原則。通過指標的構建,可以將企業實際人力資源管理情況展現出來,同時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進行有效監督、評估以及預警。
預警指標的變動,在一定情況下說明人力資源發生一定改變,針對改變給出相應解決措施,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人力資源失誤或者人力資源危機情況出現。在實際人力資源預警指標的構建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收集預警指標信息。
不同產業以及不同行業的企業,其性質特點存在不同。要安排專業工作人員,對涉及到人力資源范圍內的危機現象信息,要及時進行收集與整理。尤其是針對預警領域的組織框架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等,要給予格外關注。
(2)篩選關鍵指標。
對于收集到的信息,要提前做好研究與分析工作,對于不同類型危機以及危機成因都要進行全面考慮。并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對人力資源關鍵指標進行篩選。篩選出的關鍵指標,有著不同的權重與分級,因此,要做好進一步的分析與評價工作,確保預警危機指標能夠被更好應用在人力資源危機預警中。
綜上所述,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預警管理工作的展開,對于人力資源危機預防以及危機處理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管理工作落實中,要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解決措施,為企業更好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本文作者單位:山西三建集團第五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