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中國農產品需求進入了新時代。奈何多數農產品卻勝在優質,難在營銷,消費者不知道,生產者賣不出,只能爛在地里。想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將優質農產品搬上臺面并將其發揚光大,必須要將其做成品牌。

農產品和任何事物一樣,有著出生、成長、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業不能只顧經營現有的產品,必須采取適當步驟和措施開發新產品。新產品開發過程一般包括新產品構想的形成、新產品構想的篩選、概念產品的形成與檢驗、經營分析、制出樣品、市場試銷、正式生產投放市場。
新產品開發是從營銷觀念出發所采取的行動,因此首先必須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試銷對路的產品。消費者對奇形異彩農產品需求,使一個產品多種式樣,成了新的消費動向,如烏骨雞、黑小麥等農產品雖分別屬雞、麥類,但因為其顏色非凡,藥用價值較高,不僅市場銷路好,而且經濟效益高。因此,新產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適應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變化。
優質農產品打價格戰的前提是穩質量。越是在同類產品降價越多的時候,越要保證產品質量,堅持價格穩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宣傳和經營策略。在消費者心目中,質量好的農產品價格會高一些,且價格穩定,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所以,在市場競爭和供求關系比較正常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價格競爭,保持行情穩定,占領固有市場,就要采取穩定的價格措施,實行中價位操作。
一般來說,優質農產品價格的制定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府定價,另一類是農產品經營者定價,依據農產品質量、市場供求狀況等因素決定其價格。農產品定價目標與程序以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產品是否具備定價權力為前提條件。在市場經濟下,為了刺激顧客的消費行為,通常要對基本價格作適當的調整。如價格折扣與折讓,即實行讓利。抓住顧客的心理進行促銷定價。
1.營銷觀念要新
營銷觀念是從事市場營銷活動,解決各種營銷問題的指導思想。農產品營銷要摒棄生產觀念,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即要求把以生產為中心改為以消費者為中心,把以產品為中心改為以消費需求為中心,把全部的營銷活動過程看成是一個整體,并圍繞著消費者的需求制訂農產品營銷規劃和營銷策略,才能出奇制勝。
2.營銷策略要活
農產品營銷策略包括渠道選擇策略、促進銷售策略、制定價格策略、產品包裝策略等。所有這些策略都必須針對農產品的產銷特點靈活制定和靈活運用。農產品具有易腐易變性,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化復雜,要求采取靈活的經營方式、經營手段以及經營價格,使農產品營銷能夠根據農產品市場的供求變化,及時地制定、調整和實施農產品的各種營銷策略,以促進生產,引導消費,穩定市場。
3.營銷企業的效率要高
農產品只有通過各種營銷企業(組織)的活動才能進入市場。農產品營銷系統的效率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產品營銷企業(組織)能否發揮共職能作用。高效率的農產品營銷企業一般要求對市場信息反應敏捷,交易職能運用靈活,對市場變化有較強的應付能力。
4.營銷的目標要穩
所謂營銷目標要穩,是針對農產品市場狀況而言的,就是要求農產品營銷保持產、供、銷的關系平衡,實現市場的繁榮和穩定,農產品供求關系的協調和穩定,是整個市場協調和穩定的前提條件。尤其是糧食產品,其在農產品市場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糧食都是寶中之寶,是特殊商品。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需要進行適當控制。此外,在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條件下,優質農產品市場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和指導作用很大,要求優質農產品營銷在做到“活”和“快”的同時,還必須要保持穩定,避免大上大下,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