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燁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是創作還是傳播的過程,書法藝術中都體現出了不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在藝術上,書法強調審美意境和藝術情境的和諧統一;在文化上,書法藝術中表現出了文化的多重內涵。
一、中國書法概述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書法》一書作為系統論述書法藝術的先驅,將書法藝術從中國傳播到歐洲。在該書中,作者對于書法的起源、創作技巧以及流派風格等都作了比較完整的概述。中國書法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在我國傳統文化的輸出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009年,我國書法被正式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標志著我國的書法藝術不僅代表著書法家們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二、中國書法的文化內涵
運筆技巧、書寫規范以及臨摹水平都對書法創作具有重要影響,但這些并非是決定書法水平的決定因素。書法藝術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并非體現在“寫”之上,而是表現在書寫背后的文化內涵中。書寫僅僅是書法創作的基本功,它只是書法藝術的外在形式,而要真正使之成為藝術,還需要提升書寫的內在價值——文化內涵。書法藝術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書法蘊含著歷史時代的變更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書法,書法的創作與產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特定歷史時期的時代精神以及物質狀況的影響。因此,歷代書法作品風格的變遷以及漢字字體的演變,實質上代表著特定歷史年代的時代精神。
甲骨文產生于殷商時期,其字整體偏長,筆畫均勻對稱,渾圓整齊,呈現出了一種沉著穩重、秀麗古樸的風格,表現出了中國文化在初露頭角時的神秘感;隸書線條流暢悠揚,筆畫渾厚莊重,體現了漢民族雄渾開放、深沉灑脫的民風;唐代的貞觀、開元盛世更是使其熱烈、自由、開放、明朗的時代精神融入到了豪放壯麗、氣勢恢宏的書法創作中;宋代書法家將哀國運之興衰的沉痛之情融入了書法創作中,形成了跌宕縱橫、痛快淋漓的書法風格,將一腔氣郁發于筆端。因此,不同時期的書法藝術作品都有不同的藝術特點。
(二)書法體現傳統文化的哲學意蘊
中國書法之所以能夠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就是因為其中蘊含著具有中國文化印記的哲學內涵,最為典型的就是“剛柔并濟、陰陽互生”的哲學理念,而這些獨特的哲學思想則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書法藝術的產生可以說深受這些哲學觀念的影響。正因如此,中國書法才能夠呈現出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共生共存的獨特風貌。陽剛之美主要表現蒼勁剛猛的筋骨,以顏筋柳骨為代表,而陰柔之美則表現在溫婉可人的柔筆,他們在書法創作中演繹了剛柔并濟、陰陽互生的哲學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也在書法中得到了體現。中國歷來推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一點深深地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中,貫穿了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書法創作同樣也追求整體意境上的和諧統一,而這種和諧統一單單通過簡單的線條、結構均勻排布是無法實現的,只有整體上線條錯落有致,筆畫色調濃淡協調,字形虛實平衡,字體與周邊整體上呈現出和諧統一的局面才能呈現出“和諧美”。由此可見,“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真正地融入到了書法創作中。不僅如此,書法藝術作為書法家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可以為人在忙碌中增添一絲恬適,煩躁時帶來一些寧靜,體現了安時處順的精神境界。
(三)書法強調崇高的道德品質追求
中國書法在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更表現出書法創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與精神品質。顏真卿的行書作品《祭侄文稿》流芳百世,不僅僅是因為其令人折服的運筆技巧,更能打動人心的是其中所蘊含的精神特質。在作品中,顏真卿并非只抒發自己的一己之思,還表現了在國家興亡之時,直面苦難的果敢忠誠,在他的筆墨揮灑間,流淌的是作者的一腔熱血與激情,令人對其運筆技巧賞心悅目之余,也能感受到這令人震撼的激情。
諸葛亮的《出師表》之所以能夠遺世千年,不僅因為其審美價值,其中所蘊含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忠烈氣節更是其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這些作品在一筆一畫中蘊含著作者的高潔品質,因此使得其能夠在書法藝術中備受推崇,成為深受后世喜愛的書法作品。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秦檜、蔡京等人的作品,即使他們的書法作品同樣有著可圈可點之處,其作品也曾受人追捧,但由于他們的所作所為在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導致其書法作品也被人棄如敝履。
可見,書法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運筆技巧上,還與其文化內涵不可分割,正是有了文化底蘊的支撐,才使得書法能夠在歷史的洪流中源遠流長。
三、書法的審美要素
書法的審美要素一般有筆法、結構和章法、排布、紙張等幾個方面。
在進行書法藝術創作時,書寫者往往運用側、勒、努、掠、啄等八種筆法進行書寫,這八種筆法也被稱為“永字八法”,從本質上看,都可歸納為“點”與“線”的活動。
書法的結構和章法是書法審美要素中的重要部分。書法不僅有書寫規律和法則,還有著獨特的語言意義。書法中結構與章法的巧妙運用依靠的是書寫者嫻熟的技巧與高超的審美水平,在書法藝術作品中,結構與章法運用表現得越好,就越能體現出作品的意境。
優秀的書法作品都有好的筆墨排布。“計白當黑”是清代鄧石如論書法藝術美的創造法則之一,其通過留白藝術,使紙、墨之間相互襯托,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紙為“白”,墨為“黑”,白紙配合著干枯、濃淡、燥潤等不同程度的筆墨,體現出書法藝術的酣暢淋漓之感,也表現出書法藝術中所講究的血肉與筋骨。
書法中的紙張不僅有記錄文字的作用,還有聯系筆墨的作用。合適的紙張與筆墨之間相互結合,能夠發揮出更好的藝術效果。裝幀為的是延長書法作品的保存時間,在書法藝術中起著襯托、輔助的作用。
書寫者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將書法的各審美要素和諧、融為一體地表現出來,將不失為一件好的書法作品。
書法是極具美感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能陶冶性情,提高人的審美。而欣賞書法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與創作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感受我國書法特有的文化內涵和意蘊。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