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芮 李杰 霍美麗
近年來,職業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為構建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提升中職教師教育教學質量成為職業教育發展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本文針對中職教師的教學情況,對學生展開調研,通過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反饋,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策略。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體系建設也越來越完善,培養出大批技術型人才,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及就業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而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進程中,中職教師是加快建設現代職教體系的重要力量。據統計,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35歲以下青年教師有83名,占教師總數的50.3%,這說明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力量。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完善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因此,青年教師的培養、中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當前需要重視的問題。關于如何培養青年教師,筆者認為首先要從教學課堂中著手,找出問題從而對癥下藥。
一、問題剖析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筆者就教師教學對學生展開了調研。調查結果顯示,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比較關注教學質量,愿意主動參與教師教學過程的改進。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對教師的教學過程評價是他們應有的權利,同時也是義務;認為對教學過程評價要態度端正、客觀,通過發現問題可以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從統計數據來看,學生主要對教師的師德、課堂教學、能力和水平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并且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信息化手段、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學生對部分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也有所表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教學能力方面,部分教師照本宣科而并沒有突出重難點;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缺少互動,對學生能力、價值觀的培養能力較弱;部分教師的知識過于陳舊,新知識儲備少,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表達能力欠佳;部分教師上課時語言表達不夠清晰流暢;部分教師對教具、PPT課件的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使用較少;少數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第二,在課堂組織管理方面,部分教師對于課堂違紀現象不能及時管理。第三,在教學態度方面,個別教師教學責任心不強,在教學工作過程中缺乏熱情,而把個人重心用于兼職或社會活動方面,學生普遍反映希望能跟教師有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第四,在教師教學效果方面,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很難理解,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很難使學生在教學中有所收獲。
二、改進策略
(一)促進青年教師理論學習,抓好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的展開依賴教學設計。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良好的教學設計極為重要。
中職學校教師構成中,部分教師為非師范專業出身,對于教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了解比較薄弱。教師需要掌握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理論,作為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支撐。
根據傳播理論,教學的方式、途徑不同,則學生吸收的速度、課堂教學質量及反饋也不同。教師應通過了解學生學習方面的特征,比如動機的發展變化規律、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網絡結構等,在課堂教學中中,做合理的教學設計,采用合適的方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增長經驗
青年教師在剛步入崗位時,缺少教學經驗,而在這一方面,除了自身積累外,還可以吸收別人的經驗。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就是一個可以促進青年教師經驗增長的有效途徑。在教研的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的狀態、學習的效果、教學方法技巧等多個方面展開討論、分享,青年教師可以從中獲得多種經驗,更好地把控課堂教學節奏,保障課程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幫助青年教師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找到合適的應對措施。
(三)培養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擴展課堂教學形式
結合調查結果,筆者了解到學生通過聽講式教學收獲率為5%,有音頻圖片的教學收獲率為20%,示范式教學收獲率為30%,小組討論式教學收獲率為50%,實際演練教學收獲率為75%,啟發應用式教學收獲率為90%。當今時代需要培養的是具有終生學習意識、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進行課堂教學必不可缺。
青年教師在信息技術學習應用方面具有優勢,再融入年輕態、有創新思想、有趣味性的教學引導,可以使得青年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具特色。學校培養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可以幫助教師實現課堂形式的多樣化,比如利用思維導圖引導,進行課堂總結、概念梳理;通過作圖APP或軟件輔助教學使得抽象問題更直觀,學生更有效吸收;借助網絡視頻資源、抖音、微博等貼近學生生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其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手段使用習慣。
(四)促進青年教師學習交流,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需要一個成長空間。教師學習的根本是為了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提高教學效果。學校搭建青年教師學習平臺,或教師自行組織,進行協作式學習,提升自我,都是比較不錯的方法。通過搭建平臺,不同的想法在交流、碰撞的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年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把控力度,選擇更多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得知識的傳授更為精準。
(重慶市醫藥衛生學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職學校青年教師培養策略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9-G-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