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運海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學校進行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音樂教學也在逐步跟進改革的步伐,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和方法,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基于此,本文對現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可行的措施,以提升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
從高校課程體系的設立上看,鋼琴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內容。許多高校都開設了鋼琴學習的課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領悟能力。鋼琴學習需要靈活地感悟,而不是機械地認譜。只有對鋼琴作品有所領悟,學生才能更好地體會到鋼琴的魅力。
一、高校鋼琴教學的常見問題
(一)忽略情感教學
從當前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實踐來看,可以發現,鋼琴教師較為注重演奏技巧的教學。對鋼琴教師而言,學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性的知識即可。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忽略了鋼琴藝術的本質。從本質上說。鋼琴演奏在音樂中只是作為演奏的工具,音樂本身的情感表達才是主題。然而技巧性的教學忽略了鋼琴教學的音樂情感的表達,不利于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感悟,也不利于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提高。
(二)教學理念落后
高校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也表現在落后的教學理念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導下,教師多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以成績為標準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卻往往忽視了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長此以往,將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體而言,高校的鋼琴教學多以技能學習為主,片面強調學生的參賽能力和考級能力,對學生是否掌握基礎性的知識并不關注,學生在盲目練習技能和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可能會對鋼琴學習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鋼琴的學習。
(三)教學內容片面化
高校鋼琴教師在專業能力上大都非常優秀,但在教學方式上存在問題。教師沒有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加上教學內容片面化,教師選擇了難度較高、技巧復雜的教學曲目,這樣的教學只會給學生的鋼琴學習增加壓力,往往會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事實證明,揠苗助長的教學方式存在較多問題。
(四)缺乏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傳統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傳統教育又被稱為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體系下的評價多為考試,根據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習對知識的具體掌握情況,甚至考試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使學生認為學好鋼琴的標準就是比賽拿獎、過級等,缺乏真正意義上對鋼琴學習的理解。不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是高校鋼琴教學的常見問題,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帶來了困擾。
二、高校鋼琴教學常見問題的對策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對高校鋼琴教學的教師而言,其要將技巧性教學與音樂作品的情感引導相結合,共同應用于鋼琴教學中。對鋼琴演奏者而言,真正高超的鋼琴演奏是借助音樂演奏傳達出音樂情感,而不是機械性的鋼琴演奏。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教師應重視教學過程中的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啟發與引導,讓學生在了解音樂作品情感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作品演奏。賦予音樂情感,音樂才能具有生命力,也才能贏得觀眾的支持和共鳴。
(二)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實際教學。傳統的應試教學理念已經不適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借助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質量。尤其在當前互聯網時代,鋼琴教師要學會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搭建鋼琴學習的網絡平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培養目標,結合“集體課”和“小組課”的教學形式,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
(三)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鋼琴教師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實際發展。由于不同的學生在鋼琴學習上的情況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各項情況進行曲目的選擇,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在難易程度和曲風的選擇上應有針對性。課程內容的選擇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學生對學習的曲目感興趣才會更加積極地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相關需求來合理設置課程。
(四)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傳統教育形勢下,學校對學生的評價多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學習成績突出,就認為該學生十分優秀,這樣的評價標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教育者需要突破原有的評價體系,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標準除了要參考學生的學習成績外,還要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有所關照,對那些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即便成績不那么突出,也要給予信心;此外,教師還要采取不定期的考核來考查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考核方式包括視奏、即興伴奏、曲風變換伴奏等,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不斷發展,高校鋼琴教學也在積極進行改革。傳統的鋼琴教學存在忽略情感教學、教學觀念落后、教學內容片面化和缺乏完善的評價體系等問題,影響鋼琴教學的質量。面對這些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育者應積極探索改革措施,進一步提高校鋼琴教學的質量。
(瓊臺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