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福
摘? 要:公路工程質量控制關鍵在施工階段。在施工中工程質量往往受到諸多條件限制,影響因素的復雜化與不確定性使得工程施工的質量風險有所提升,直接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相關施工企業管理者不僅要確保施工組織規劃的科學性,引進先進的技術,而且還要積極地展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信息化建設,推動公路工程事業健康地發展?;诖?,文章闡述了我國公路工程建設信息化發展情況,分析了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介紹了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設內容及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U415.12?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0-0181-02
Abstract: The key to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quality is often limited by many conditions. The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mprove the quality risk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e managers of releva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not only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planning and introduce advanced technology, but also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公路工程具有點多、面廣、線長的修建特點,參與人員和應用材料多且雜,但由于管理者素質普遍參差不齊,勞務隊施工水平偏低,工程原材料質量等因素,加大了公路工程的建設難度。尤其施工中涉及繁雜的數據信息需要處理,高效地進行質量信息的分析,可為管理者科學地展開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構建一套以數據傳輸和信息分析有機結合的質量信息管理系統已成為當下相關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
1 我國公路工程信息化發展情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現代通訊設備在土木工程領域已得到廣泛地應用,當前公路工程建設中有效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展開項目管理,應用內容如下:其一,引入OA辦公系統,節約資源、實現文件在線傳閱、工人請/消假等。其二,結合某部分工程的實際需要,開發應用系統,例如:綜合項目管理系統,進而對項目合同、安全管理、材料設備、財務支付進行統一管理,實現原料入場、合同簽署、安全隱患排查的在線審核管理,節約了審核期間及辦公成本。其三,試驗室管理系統,如某省項目工地試驗室建立了星試驗室管理系統,讓試驗報告模板更加規范,降低了試驗報告的失誤率,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促使試驗、報告臺賬統一。其四,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某省交通項目質監局引入互聯網技術與視屏監控設備,提高管理效率、控制事故發生。
2 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質量信息管理系統,以路面、路基、隧道等工程為基礎,構建工程庫,分成不同工程及構件,現場施工人員對實體庫單個構件原材料、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測信息在線傳輸于系統,系統會自動進行數據分類、分析、整理,形成人員信息、工程實體質量、材料進場、勞務隊、不合格等數據庫,經過多數據庫的相關分析與管理,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學性、高效性及優越性。第二,提高存儲、查閱等應用數據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借助計算機系統,展開數據采集、管理、分析、統計、運用、匯總的自動化管理,構建不同的分析圖表/數據模型,項目管理者、相關工作人員可快速地統計、查詢相關項目的施工的應用數據,項目管理者可實時掌握項目施工進度、工程質量等,并了解當前參建單位的設計、施工、監理、檢測、咨詢水平,為管理人員展開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提供重要參考,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性。第三,實現信息延伸分析。對多個項目進行工程數據信息的采集與處理,例如:分析各個試驗數據,瀝青配合比數據等,尋找相關性,可繪制省、市地材分布圖,確立配合比的區域性參考值,為后期工程設計、施工、管理工作提供指導。
3 施工質量信息化建設內容
第一,確立建立系統的目標及方向?,F階段,各級管理機構均在籌劃公路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僅因實際需求不同,建設系統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工程質量系統,需圍繞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質量管理目標、數據分類及整理的規劃性展開設計。第二,構建基礎數據庫,劃分系統內部信息儲存單元。結合公路工程的建設特征,需建立材料、質量、安全、人員以及資金等類型的數據庫,方便數據庫的形成與后期數據分析,實體工程庫中,建立的最小單元是構件,工程庫既要對項目建設進行實體劃分,又要對實體檢測指標進行專項管理,將檢測項目的指標加以規范,預設檢測數據的單位、允許偏差、保留位數,供檢測員填報使用。第三,設立數據審批、流轉的程序。各項目對質量管理均有特定的質量控制流程。所以,需將現行的管控程序合理、完整地移植至系統,控制工程建設中的相關因素,應確保各個管控程序映射的一致性,以免給系統開發人員的工作帶來困擾。系統按照管理權限要求,對審批流程、權限進行嚴格設置。第四,一般情況下,工程施工質量系統應包括原料質量、實體質量、工序質量、統計分析、質量巡檢、報表統計、不合格品處理及標準試驗等,對應設置管理模塊,建立不同的程序、參與人員、管理模式,細化管理職責。第五,在系統中應對各種管理者的角色進行明文規定,便于信息及時、準確地傳播。建立信息系統,是指對紙版文字進行轉化,變成電子信息。角色定義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質量信息的準確程度。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一般通過對原料質量及其半成品技術指標的控制實現,例如:對入場的水泥、地材進行試驗,對施工中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加以檢測,及時將檢測數據傳送于項目主管人員,達到信息共享、質量控制的目標,將工程中安全隱患控制在初始狀態。第六,質量數據的統計及分析。按照質量控制與后期統計分析的相關要求,構建各種統計模式,例如:對材料供應廠家的誠信程度、人員管理水平、施工隊伍綜合素質的分析,在系統中顯示檢測結果,并作出客觀的評價,以此為工程質量控制獎罰標準。定期對檢測數據予以匯總,將結果通過表格方式反映出來,形成相應的報表,依據構件種類形成梁板、墩柱、路面、路基、隧道結果列表。對分析結果通過圖表進行展示,達到信息的可視化管理。第七,系統信息的應用方向。系統信息既可對質量控制對象作出評價,又可用于大數據分析,構建配合比區域參考值、區域地材分布圖。海量數據的信息化處理,有利于公路項目的設計更新、養護管理,降低信息處理強度。
4 施工質量控制信息化建設的注意事項
第一,在建設信息化系統前,必須展開深入、系統地調研工作,對項目的管理模式進行探討,設立專業機構,由專人負責對系統進行統籌規劃、設計及實施,對于獨立開發的單一系統,應與相關的管理系統實現密切地溝通,達到信息共享,降低建設新系統的工作量,為項目統一化管理創造良好的條件。第二,在建設信息系統時,在進行數據分析時,盡量選用不同的分析模型,可進行以下的模型分析:其一,應用統計學模型。即對系統的數據結果作出標準差、平均值、峰度、極差的計算,結合計算結果展開判別、方差、回歸的有效分析,尋找規律,協助管理者對施工中的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其二,應用運籌學模型。結合統計模型的具體分析結果,采用運籌學模型的目標規劃、線性規劃或排隊論等,對工程施工質量的制約因素作出研究,例如:庫存管理、材料運距、工作部署、資源調整等,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結果。其三,應用經濟學模型。對質量變化,工程施工成本的變化進行分析,可壓縮項目成本。第三,建設信息化系統的投資較大,應結合實際的管理需求分步實施,能夠適當地緩解工程的資金緊張問題,也能夠在短期內看到成效,而且,前期建設對后期建設可起到一定的參考。在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系統過程中,既要對目前的可操作性、實用性與用戶界面友好性進行考慮,又要對日后的可發展性、可擴充性作出合理的考慮。優良的系統應起到減輕項目管理者工作負擔的作用,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員的作業強度,且系統的可行性強,值得廣泛地推廣和應用。第四,采取各種技術與方法保障信息的安全性。有效地設定使用者的職能與權限,針對管理職位的不同,設置相應的查詢權限,例如:設公司級的管理權限,為系統中的關鍵數據提供安全的訪問環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地管理數據查閱權限,防止信息發生外泄,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第五,應強化后期系統的維護、持續建設。對系統管理員展開專項的管理,其一,對系統中的基礎數據信息進行錄入、更新;其二,保持系統的知識產權,申請著作的專利權;其三,系統使用的回訪。對運行中的相關問題予以優化與處理,對于存在缺陷或者降低工作效率的環節予以優化;其四,對系統的重要信息進行定期備份,以免發生丟失。
5 結束語
總之,施工質量管理系統是項目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僅能夠獨立運行,而且可以實現與施工管理中材料管理、工程管理、人員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的良好對接,進而形成綜合性的工程施工管理系統。公路工程質量控制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公路工程設計、施工、養護工作的有序進行,促進我國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便捷、規范、高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鄧鋒梅,尹鵬.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信息化建設[J].智能城市,2019,5(21):103-104.
[2]王吉紅.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信息化建設[J].甘肅科技,
2019,35(08):107-109.
[3]朱競秀.淺談公路工程施工控制信息化建設[J].科技視界,2016(13):229+283.
[4]李志慶.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信息化控制技術的應用探討[J].門窗,2016(04):245+247.
[5]陳勝博.公路工程施工質量信息化控制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