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代軍
【摘 要】隨著現代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在新形勢下記者轉型成為現代媒體行業的關注焦點,如何保證轉型的效果,需要記者行業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就以攝影記者為例,結合新形勢下對攝影記者的基本要求,談攝影記者面臨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新形勢? ?攝影記者? ?機遇
一、新形勢下攝影記者轉型的機遇
在新形勢下,中國媒體行業處于整合狀態,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攝影記者面臨著轉型的重要機遇。
如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推動著我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現代人們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的獲取熱情和獲取思維也產生了變化,傳統媒體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需求,移動媒體端成為當下的熱門與焦點,媒介融合傳播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互聯網快速發展形勢下,新媒體信息傳播與圖像傳播成為熱門平臺端口,攝影圖像傳輸效率快速提高。
二、新形勢下攝影記者面臨的挑戰
新形勢給攝影記者帶來的機遇不容小覷,相比傳統媒體而言,新形勢下的媒體通信更具有挑戰性和發展潛力。
1.對攝影記者自身水平的要求提高。攝影作品傳播范疇得以擴大,媒體記者的領悟能力差異很大,只有優秀的攝影作品才能夠讓受眾欣賞和接受,因此攝影記者自身水平的提升成為新形勢下攝影記者轉型的重中之重。
與傳統攝影記者工作不同,新形勢下攝影記者不僅要具備較強的信息捕捉能力,還需要具備文本編輯、圖片推廣、視頻編輯等方面的能力,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和水平,才能夠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實現對攝影作品的推廣和宣傳。
2.對攝影記者的審美要求更高。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攝影作品的宣傳速度和推廣速度不斷加快,網絡平臺攝影作品的受眾群體數量不斷擴張,想要確保自己的攝影作品不會成為單次信息消費品就需要攝影記者提升個人審美標準,迎合主流審美趨勢,不斷提高作品的藝術性。攝影記者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讓作品能夠被更多的受眾所關注。
3.電子設備的普及降低了攝影的門檻。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很多電子產品都具備了攝影功能。許多網民樂于拍攝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圖片或視頻,并將其上傳到網絡平臺。大量非專業攝影者,拍攝出了專業攝影師難以捕捉的圖片,例如突發事件現場圖片。
4.行業競爭加劇。根據數據調查可以得出結論,新聞攝影記者的競爭壓力非常大。攝影記者必須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才能在同行中脫穎而出。在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同時,記者還需要學習其他專業技能,例如新聞采訪、文本編輯、視頻編輯。有些攝影記者連圖片說明都寫不好,文字粗糙,話語不通,詞不達意,缺乏文采,標點符號使用不當,錯別字屢見不鮮。圖片說明是照片畫面形象的必要補充。文字記者用引人注目的標題“推銷”自己的新聞報道,攝影記者用精致的圖片說明來包裝自己的新聞圖片。圖片說明在報紙一片文字海洋中,應以獨特的力量打動讀者,每個字詞、句子都必須認真推敲。嚴格地說,圖片說明更需一種精湛的文字技巧。
三、新形勢下攝影記者的轉型策略
1.學習通過圖片對新聞進行深度解讀。如今融媒體的時代背景對新聞攝影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視覺文化。很多媒體通過跨頁圖片的形式來刺激讀者的視覺神經,提高新聞競爭力,吸引更多的讀者。新媒體的發展也促進了新聞攝影在媒體傳播中地位的提升。如果發生重大事件,媒體需要在新聞報道中使用圖片,以便增強新聞傳播效果,增強讀者對新聞的理解,增強他們的視覺感知力。圖片深度報道通常由彼此相關的整組新聞照片組成,對新聞事件進行直觀記錄。圖片故事可以直接向讀者展示社會現象,表達新聞主題。與單張照片相比,圖片深度報道的覆蓋范圍更廣,更具邏輯性、故事性和豐富性,提高了圖片的敘事能力。
2.轉換傳播渠道和表達方式。新媒體、融媒體、智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攝影記者的轉型提供了更好的舞臺。新形勢下,攝影記者要轉換傳播渠道、轉變表達方式。目前,視頻是用戶最熟悉、最喜愛的表達方式。因此,傳統的攝影記者必須實現對圖、文、視頻等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用互聯網的共享開放思維“擁抱新技術,擁抱新媒體”,拓展視頻表達的方式、手段和渠道。
3.在攝影作品中融入人文情懷。攝影不只是藝術,更是生活。人文情懷就是指以人為貴、天人合一的思想,無論是圖片故事還是專題攝影,攝影記者都要抓取典型的形象,用真摯的情感去挖掘、表現典型的形象,使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追求人道主義精神,關注人的生活,是優秀攝影記者必備的素質。我們要用鏡頭語言去表現人性美、勞動美,將鏡頭對準質樸勤勞的人民。將人文情懷融入作品,做好融媒體時代圖片新聞的報道工作,要堅持與時代同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想。
4.把握好拍攝的每一個環節。攝影記者在工作前要備好相機,包括相機電池、三腳架、讀卡器等輔助設備。不少攝影記者到新聞現場拿出相機,才發現沒有帶存儲卡,相機沒電或電池沒裝上等現象也時有發生。
在拍攝前,記者一定要策劃好拍什么、怎么拍,腦子里要有清晰的思路,要有采訪提綱和列表。提前觀察新聞現場,預設現場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提前規劃好拍攝地點、路線和角度等。
四、總結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攝影記者工作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在新形勢下,攝影記者轉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就需要攝影記者提高自身的能力,感知時代的脈搏,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攝影記者的轉型升級,進而推動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單位:南充日報影視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永生.淺析新媒體背景下攝影記者的轉型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4):157+245;
[2]周巍.探究新媒體時代攝影記者的生存現狀和轉型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8,2(10):193-194;
[3]孟憲堃.新媒體時代下新聞攝影記者的生存與發展探究[J].電視指南,2017(1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