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徐勇 四川輕化工大學體育學院
幼兒體育雖然叫作體育,但它不是一般的體育,它是開發孩子身體的各種功能的專門游戲,是引導培養其成人的一種綜合的手段;跟中學、大學的體育是完全不同的內容。幼兒體育教師是學前教育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這個群體所具有的體育教學能力對幼兒體育的發展和成效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需要重視學生體育教學能力的培養。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幼兒體育教育起步晚、起點低。全國幼兒體育試點工作調研組曾對山東、貴州、云南、安徽、浙江等地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中國幼兒體育發展存在師資、器材、標準等剛需。尤其是現有幼兒園教師急需體育知識、技能培訓,體育專業畢業的兼職幼兒體育教師又急需學前教育知識培訓,也就是說,特別需要既懂體育又懂學前教育規律的教師。而師資的培養,就當前從國家政策層面來講是缺失的,很多體育院校類也沒有針對幼兒專門特點的師資培養。傳統的公共體育課中也并沒有針對學前教育專業這個特殊的群體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為探索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使高等師范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社會。2020年3月10-30日,以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社會在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及結合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體育課程作為調查的主要線索,派出由師生共同組成的調研小組2個,分赴自貢市高新區幼教管理部門和10個幼兒園展開相關調查。從調查結果可見,幼兒園對體育類師資均有需求,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有針對性地開展和組織相關的體育課程內容勢在必行。(調查結果詳見表1)。
體育課是普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公共必修課程,以我校(四川輕化工大學)為例,體育課總共開設四個學期,每周2個學時,每學期32學時,共計128學時。第一二學期主要課程為廣播體操、立定跳遠、短跑、長跑、初級長拳、太極拳等;第三四學期為選項課程,可選擇以下課程中的其中一項進行學習: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網球等。(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大多數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公共體育課程基本上是“一刀切”,課程內容也是“沿襲式”的。無論是文科還是理科,也不論就業的方向和今后的需要如何,都是相對固定的課程內容和授課形式,教學模式也是墨守成規,忽略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需求。

表1 高新區幼兒園體育教師需求基本情況統計表

表2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設置一覽表

表3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體育活動職業能力需求調查表(n=200)
通過對我校200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得出表3的數據(可多選),可見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和體育教學的能力,是學生的需求,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應該從實際需求出發培養學生體操創編能力、體育游戲設計與組織能力、戶外活動組織及球類的玩法與組織、體育教學能力等。使學生在學校就能學習一些貼近工作崗位的實用性強的體育技能,為學生今后實施體育教育和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在教學方法上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例如鼓勵學生分組自主創編體操進行表演;模擬組織體育游戲;講解和示范動作技術;嘗試開展小型體育活動比賽等。新穎的課堂組織形式和多樣的教學方法,不但能激起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還能為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做好入職的鋪墊。
在教學評價中,教師過多的強調體育項目成績和技能達標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忽視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課外延伸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果缺乏幼兒園體育活動實踐,就會造成對幼兒園體育活動指導不力。因此,在教學評價中結合教學內容增加課堂情景創設和課外小組實踐配合,促使教學評價多元化和合理化。
以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針對學前教育專業一二年級學生的體育課學習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和社會對幼教人才的需求,提出學前教育專業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思考:①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有耐心、有童心的職業特點,設置一些韻律操、幼兒情景活動,提高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興趣;②強化幼兒園教育工作者體育專業素養的快速形成,包括幼兒體育理論、幼兒體育教學設計、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③鑒于近年來四川省幼兒體育展示大會開展的主要活動,在學前教育專業公共體育課程中加入幼兒基本體操,幼兒籃球操、足球操等技術的教學和創編。
為了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學校應該在課程的設置與選擇上根據不同專業的就業方向來加以綜合考慮。將學前教育專業公共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與社會需求的發展相融合,科學的構建課程體系,突出幼兒體育學科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培養能適應工作崗位的幼兒教育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