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后宗義

隨著新課標對初中課程教育要求的不斷提高,初中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性的理論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引領者以及管理者,在課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鑒于此,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能力以及道德修養,從而保證德育教育能夠發揮應有的價值和效果,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一,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英語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首先應遵循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原則。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明辨是非能力不強,所以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當前的個性需求以及身心發展特點,從而保證教師所開展的德育教育活動能夠凸顯素質教育的特征。另外,教師還要對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方案進行全面而精確的設計以及計劃,從而構建較為完整的學科教育體系,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所滲透的德育知識。
第二,循序漸進。初中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還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整體上來看,初中英語教材難度是由淺入深的,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應根據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使教學符合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制特點。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滲透時,在教學層次方面應明確德育教育的順序: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要全面地了解學生當前的理解能力以及對德育知識的接受水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秉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向學生講授德育知識。這不僅有助于保障初中英語教學課堂的有序進行,而且符合學生當前的認知特點,能使每個學生在無形之中加深對課堂上所傳授的德育知識的印象。
第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時,應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并根據學生當前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為了保證學生自覺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德育知識,教師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內心情感入手,給予學生學習上的關懷以及幫助。當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之后,會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從而迅速融入課堂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不僅有利于了解學生當前的思想動態,還可以提高教師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如果在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存在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或者行為,那么教師要在課后和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和交流。
同時,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和學生進行情感和心理上的溝通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才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例如,教師在講解閱讀文章時,發現一些學生學習成績進步了,就要及時地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又如,發現班級中一些內向的學生開始回答問題時,教師也要表揚學生。

另外,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還應更多地觀察后進生的表現,鼓勵后進生在課堂中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重新樹立起對初中英語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阻礙。
第二,立足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講述相關德育知識時,應立足于教材。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內容的印象,還能使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的主題得到有效的升華。初中英語教材中的一些英語知識,滲透了人文和思想方面的德育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從課本入手,傳授學生德育知識。教師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準備工作,將德育知識和課本中的內容有效融合,并且精準找到教材中關于思想教育內容的契合點。這樣不僅能保證教師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還能充實課堂教學的內容。
總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思路以及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良好的引導,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效果。
例如,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學習Student Book 1 Unit 2 colours and clothes 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首先,要向學生講述這一部分的基礎內容,使每個學生能夠對課堂所講述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接著,當學生了解課堂所講述的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再向學生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什么顏色?”或“今天爸爸媽媽在送你們上學的時候穿了什么衣服呢?”然后,請學生基于這節課的知識用英語回答問題。
教師向學生布置完這一學習任務之后,大多數學生都會陷入沉思,一部分學生能夠快速回答爸爸媽媽喜歡什么顏色,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回答不上來。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這一學習任務布置為家庭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觀察自己的父母。在下一節課堂開始時,教師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會非常踴躍地回答教師提出來的問題。
當大部分學生回答完成之后,教師要對學生說:“父母都是非常了解我們的,那么同學們對于父母了解又有多少呢?通過這一學習任務,相信同學們都對父母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請同學們在后續生活的過程中也更多地關心自己的父母。”教師說完這句話時,學生會發自內心地感恩為自己日夜操勞的父母,初步形成感恩的意識。
在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述課本內容時,應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內容,再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開展相關的德育教育工作,使每個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掌握相關的知識點,還能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
第三,科學開展實踐活動。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不僅要將德育知識和理論知識進行融合,還要讓學生深入到實踐中,自覺地接受德育知識的熏陶。教材中有諸多的內容可以幫助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所以教師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Student Book 2 Unit 7 Sports and good health 這一部分文章內容之前,可以布置這樣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在課后調查身邊的家人或者朋友的日常運動情況,并在下一節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體育運動。在下一節課堂開始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匯報自身的調查成果。當學生匯報完成之后,教師再對學生說:“在日常生活中體育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我們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到戶外進行體育運動。運動完,再回到課堂之后,同學們要寫一篇作文來說出體育運動過后的感想以及對這節課內容的感受。”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開展實踐活動,能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教師所組織的實踐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認識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課后自覺地進行體育運動。
總之,為了滿足新課標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所提出來的新要求,教師要加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并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深度融合課堂教學和德育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