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郡 馬宇卿 陳帥宇 劉沙

摘要? ? 湖南省既是我國糧食主產地,又是中部產糧的中堅力量,在保持省內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還要保障全國糧食安全。本文利用SWOT戰略分析法研究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發現勞動力和耕地環境等方面存在問題與隱患。據此分析出保障湖南省糧食產業穩健發展的戰略選擇,并提出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強化農民耕地保護意識、積極預防自然災害等發展建議,以期為促進湖南省糧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糧食產業;SWOT分析;發展現狀;對策;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 ? F326.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7-0233-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村供求結構不平衡、農業要素配置不合理、農民收入增長缺乏動力等現象仍然很嚴峻。”湖南省是我國糧食生產大省之一,當前農業投入水平較高,處于糧食生產的基本實現階段,農業生產已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農業支持保障水平、農業經濟結構處于農業現代化的起點階段,全面推進農業現代化已具備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物質技術基礎[1]。湖南省結合中央要求與省情,提出以精細農業帶動供給側改革的方針,強調從“四化”目標(優質化、品牌化、多樣化、市場化)入手,引領湖南省農業生產和農業現代化進入新時代[2]。SWOT分析法,即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是將產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通過調查排列出來,進行系統地分析,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該方法通過發現產業本身與所處環境的利弊,找出對產業發展有利的措施,以達到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目的。為此,本文將利用SWOT分析法對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系統分析,以期為湖南省糧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1? ? 湖南省糧食產業優勢
1.1? ? 自然環境良好
湖南省地勢廣闊,占地面積約2 118萬hm2。大部分地貌為山地和丘陵,1/2以上的耕地土壤為紅土壤、黃土壤。豐富的土地資源使湖南省可以大面積種植多種作物,成為全國糧、棉、油的主要生產基地。湖南省的氣候具有2個特點:一是陽光豐富,湖南省年平均氣溫在15~18 ℃之間,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 300~1 800 h,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氣溫為省內糧食種植提供了先天條件;二是雨水充足,省內年平均降雨量為1 200~1 700 mm,充足且集中的雨水滿足了糧食作物的生長。
1.2? ? 科學技術發達
湖南之所以被稱為農業大省,除了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之外,也離不開湖南強大的農業科研力量。湖南省的水稻生產位于全國首位,這得利于該省擁有最完善的水稻研究機構,其中包括19個省級農業科研機構,35個省級農、牧、漁、農機科研機構,還有許多如隆平高科、亞華種業等農業科技公司。近幾年,湖南省繼續培育出了5個優質雜交稻新品種,高質量的糧食不但受到了全國各地的歡迎,還走向了全世界。
2? ? 湖南省糧食產業劣勢
2.1? ? 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近幾年,農資價格上升使農民糧食種植成本增加,造成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加之糧食價格下調,導致農民收入縮水,這種“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更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糧食生產的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較其他農作物更高,農民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更傾向于種植經濟利益更大、風險更低的農產品。這種情況下,不僅大幅減少了湖南省糧食的產量,對糧食質量的提升也造成了阻礙。
2.2? ? 勞動力結構不平衡
據研究表明,2015年湖南城鎮化率達到50.9%,該年湖南城鎮人口首超農村人口。2016年,湖南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農村人口的減少使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缺乏。土地收益降低,加上外出務工收入高于在家從事糧食生產所得收入,大量農村青壯年選擇遠離農村,轉而去城鎮務工,大量人口涌向城鎮,留守的人員大多數是婦女、兒童及老人。農村家庭勞動力嚴重不足,農村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峻,加大了農民種糧難度。
3? ? 湖南省糧食產業面臨的機會
3.1? ? 土地利用擴大化和集約化
為解決“農村空心化”的問題,湖南省開始發展新型農業經營,在“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工作思路下,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2016年,全省流轉耕地面積142.4萬hm2,占承包總面積的41.71%,流轉面積穩步增加。這擴大了土地的利用率,也說明了湖南省糧食耕種面積呈現出擴大的局面。隨著近年來湖南省勞動力數量的變化以及農業技術的進步、現代化,湖南省糧食生產也慢慢向著集約化的方向轉型。
3.2? ? 有力的政策環境支持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2017年重點工作要點》中強調要提高農業供給的質量、保證糧食生產不滑坡、推動農業信息化等,這為改變湖南省糧食生產經營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對農業的大力支持及財政投入,湖南省為實現“堅持湖南肩負糧食安全的責任不動搖”和“堅持湖南在全國糧食主產區的地位不動搖“的政策目標,不僅在糧食生產方面加大了補貼力度,還在惠農、保證農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上加大了保障性。
4? ? 湖南省糧食產業面臨的威脅
4.1? ? 生態環境惡化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的有機肥使用量減少,為了追求糧食高產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加劇了耕地土壤的退化和環境污染。各種拼資源、拼消耗,忽視環境而追求高產出的行為,使湖南農業資源日益趨緊,農村環境不堪重負。截至2018年,湖南省全省污染耕地面積達2.8萬hm2,占全省總面積13%。這不僅影響糧食的產量和質量,也會影響新技術、新農業機械的應用和推廣,使湖南省無法應用更現代化的糧食生產經營方式。
4.2? ? 自然災害頻發
由于湖南省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降水量的季節性與地域性很強。當夏季遇到干旱時期,降水量極少,而此時糧食生長正旺盛,也是糧食需水旺季,導致糧食作物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水分補充而發育不良或者直接使糧農絕收;當夏、秋季節發生澇災時,糧食作物的根、莖、葉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導致糧食作物根系缺氧,使根系功能受損,從而影響糧食作物生長發育。自然災害引起的糧食減產對湖南省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5? ? 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SWOT戰略矩陣
綜合上述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結論,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有自然環境良好、科學技術發達;劣勢主要有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勞動力結構不平衡。根據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列出SWOT戰略矩陣(表1),得出擴張型戰略(SO戰略、WT戰略)和防守型戰略(ST戰略、WO戰略)。
基于矩陣分析,針對湖南省糧食產業發展做出幾點戰略上的選擇。一是建立價格變動機制。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他行業均快速發展,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下降,糧食價格也要隨著社會發展相應地提高,所以應該建立糧食價格調整機制來保證農民利益。二是積極提升湖南糧食產業的品牌價值。通過品牌戰略,打造湖南優質糧食產業和產品,圍繞工業產品形成產業集聚,促進湖南糧食產業升級轉型。三是轉變糧食生產方式。糧食生產應由依靠化肥農藥向依靠科學技術和現代化農業機械轉變,使之由高成本、高消耗的生產方式向低成本、低消耗的生產方式轉變,同時減少對農田生態環境的危害。
6? ? 對策
6.1? ? 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
想要幫助農民提高種糧效益,政府必須從增加農民收入和降低種糧成本兩方面入手。首先,在增加收入方面,可以通過種糧資源的硬性條件提高糧食的單產價值或通過糧食的規模效益提高糧農的市場議價以及抵抗風險的能力[3]。其次,在降低種糧成本方面,可以通過國家層面實施農業發展項目,加大對種糧農民的扶持力度,如農機具購置補貼、農業救災補貼等。
6.2? ? 強化農民耕地保護意識
農藥與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合理使用農藥與化肥便成了糧食生產生態可持續的重要話題[4]。一是大力推廣施肥配方及用藥配方。針對湖南省土壤的具體情況,可在市(縣)成立測土施肥部門和農藥使用指導部門,以正常價格出售給農民。二是大力研發新型農藥。提倡有機肥的使用,國家出臺相應政策促進新型農藥的研發進程,在有機肥方面可與養殖業聯系,達到相互利用、相互促進的目的。三是糧食規模化生產。規模化生產種植有利于在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量上有更好地把控[5]。
6.3? ? 積極預防自然災害
一是強化農田水利建設。推廣節水灌溉系統,建立配套抗旱服務網點,提高灌溉效率;二是加強災害預告、預警及報告工作。將災害發生信息通過各類媒體及時擴散,明確預備救災物資投放和救災指導工作,一旦災害發生,要迅速組織人員深入災區進行指導,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三是加強農民的參保意識。針對農民參保積極性低這一現狀,要進一步加強農業保險的宣傳,加強農民的投保意識,提高參保比率。
7? ? 參考文獻
[1] 徐貽軍,任木榮.湖南現代農業發展水平評價[J].經濟地理,2009,29(7):1166-1171.
[2] 胡鶯,張天維.我國一些省份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內容、側重點與保障[J].農業經濟,2017(9):17-18.
[3] 亢霞.我國優質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措施建議[J].中國糧食經濟,2018(11):47-50.
[4] 余艷鋒,付江凡,周海波.江西糧食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中國稻米,2019,25(4):88-92.
[5] 張新合,史進來,郭新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方法分析[J].鄉村科技,2016(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