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密儂 梁盈春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經濟呈現出高速穩定的發展態勢。從21世紀開始,漢服產業逐漸興起,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想要促進漢服產業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就必須充分意識到在具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針對問題提出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才能進一步推進漢服產業長久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漢服 產業 發展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051-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同時愈發重視文化的發展,漢服的興起,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當前漢服產業已經初步呈現出規模化和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漢服行業應該著眼于未來,與社會經濟和文化同步發展。
一、漢服的基本概述
漢服是從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至清末民初時期漢民族傳統服裝的統稱。不同的歷史時期具體的漢服形式和文化也有所不同,但漢服有著十分明顯的基本特征,即交領右衽,褒衣寬袖,平面裁剪,隱扣系帶。漢服的基本樣式分為上下分開和連身兩種,上下分裁的稱為“上衣下裳”;連身的稱為深衣,即深藏不露的意思。目前漢服已演變成為一種文化,漢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冠、發式、面飾、鞋和一些飾品共同組成的一個禮儀系統,承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是寬厚仁愛、禮儀之邦、民族和平傳播與發揚的載體。
二、漢服的文化內涵
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中,領導人穿著的唐裝亮相引起世界人們對漢服的廣泛討論,2003年王樂天穿著漢服走上街道引起了更多人對漢服復興文化的思考。漢服文化和漢服復興運動由此發展至今數十年。
1.漢服復興了漢服自身的基本文化內涵
古代漢服在制作中講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指將人類的智慧和自然充分結合。不同時期的服裝顏色也有一定講究,比如漢代服裝色彩有五時服色,用白青黑紅黃分別對應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造型上漢服在其衣裳背部的中間有一條貫穿首尾的縫合線,這條縫合線叫中縫,時刻提醒著人們做人要抬頭挺胸,頂天立地。
2.漢服還復興了漢服承載的更深層次的內涵
天人合一的理念能夠將古代人民敬畏自然、哲學化的生活意境體現出來,展現出含蓄委婉,清新典雅的氣質。漢服代表的是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推動漢服產業的快速發展,能夠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三、漢服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
1.漢服產業發展迅速
時代在快速發展,互聯網的出現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使漢服的文化得以多樣的形態展現。目前出現的漢服攝影、漢服集體婚禮、漢服網店、漢服實體店鋪都顯示出漢服產業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似乎被遺忘的漢服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漢服已從早期的二次元文化、年輕人群、非專業人士向普通大眾、多年齡人群、專業人士的方向全方位地發展。甚至在部分高校,教師和學生也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漢服活動,來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漢服、了解漢服。
2.漢服文化傳承不完整
漢服文化傳承不完整是在漢服文化發展過程中較為嚴重的問題。漢服文化傳承過程中出現時代斷層,部分制作工藝和商品形式在傳承的過程中出現不完整和流失的情況。雖然當前借助一些先進技術可以部分復原,但是仍有大量遺失現象。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部分手藝也在陷入失傳的境地。目前漢服產業更多的是采用創新式的傳承方式,將現代工藝與現代服飾風格相結合,但是這樣的傳承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漢服產業的發展。
3.漢服商家忽視傳統漢服制式
由于當前漢服的主要消費者集中在年輕女性人群,因此,部分商家會集中制作和銷售帶有漢服元素的少女裝以迎合大眾消費心理。游戲服飾和二次元服飾并非遵循傳統的漢服制式,而是改良漢服,我們可稱其為漢元素服裝。漢元素服裝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服文化的大眾普及,但其對于制作和銷售傳統漢服的商家和愿意了解如何復原漢服制式的群體有一定的誤導性。比如,制作傳統漢服的商家出現服裝造型錯誤、面料運用不合理、衣片分割錯誤等問題,而這樣的漢服又會誤導消費者,給漢服文化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
四、漢服產業的發展策略探討
1.加大宣傳力度
定期舉辦一些漢服文化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來提高漢服的知名度。目前西安已舉辦兩屆“華服日”,對漢服文化的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也可以舉辦漢服演出活動,最近網絡上非常火的大唐不夜城真人不倒翁表演,就是身穿唐制漢服在街頭進行表演,這樣的表演形式能夠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漢服內涵之美,更好地宣傳漢服文化。如今人們處于信息網絡高速發展的時代,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短視頻、網絡直播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多樣的漢服曝光形式有助于普通大眾直觀地了解漢服。
2.優化漢服設計
目前的漢服分為傳統漢服和漢元素漢服兩種。傳統漢服精美華麗,造型圖案豐富面料考究,針對不同時期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樣式,適用于專業漢服愛好者、漢服文化研究者、傳統漢服婚禮等。傳統漢服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制式和文化基礎上,盡可能地遵循歷史。但有些傳統漢服并不適合日常穿,穿上行動不便,再加上受現代審美思想和流行因素的影響,有些人不認同部分傳統漢服的審美。因此,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演化出漢元素服飾。相關設計師可以對漢服進行適當改良,但是在改良的過程中不能將原有的一些特色改得面目全非,要保證漢服仍具有傳統特色,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并且加入一些現代化的元素,讓漢服除了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存在之外,還可以成為人們日常服飾的一部分。
3.加大產業發展力度
隨著更多人對漢服文化的認同和對漢服的喜愛,需繼續擴大漢服產業規模。新型現代化服裝設備給服裝的制作帶來了更大便捷,面料的設計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成衣化的漢服可以從早期的手工業生產向現代智能化生產逐漸發展,從生產源頭帶動產業鏈的發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漢服的網上銷售。網店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直觀性差、缺乏體驗性等缺點。可以在漢服關注人群多的區域和旅游文化景區增加實體店鋪,把實體店鋪和周邊產品進行結合,與地域文化特色進行結合,注重體驗式的銷售,形成旅游周邊產業鏈。最終形成從設計、制作、宣傳、銷售,到體驗、文化、漢服周邊一系列完整的漢服產業鏈。
4.培養漢服產業專業人才
漢服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配備專業的人才。在制作漢服的過程中需要了解漢服的歷史文化,不同時期的服飾特點,了解很多特殊的工藝,如果不具備專業性質的人才,則很難完成一系列的制作,因此社會需要培養漢服產業的專業人才。可以通過工作室傳授的方式進行培養,也可以立足于學校相關服裝專業的教育教學進行培養,讓老一輩的手藝和精神能夠得到繼承和發揚。同時,年輕人在發展漢服產業的過程中,還可以將創新精神融入其中,促進漢服產業不斷優化和完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漢服產業目前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促進漢服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加大宣傳力度,完善產業鏈發展,不斷培養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對傳統的漢服設計進行完善和創新,才能促進漢服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士龍.中西服飾史[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1979:18-19.
[2]李春麗,朱峰,崔佩紅.基于亞文化視角的青年“漢服文化”透視[J].當代青年研究,2015,3(1):87-88.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