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勁博
摘要:諾奇克是上世紀美國著名的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本身從縱向上來看,繼承了霍布斯、洛克、盧梭等人流傳下來的對自然狀態的理解,但又進一步發揮、闡述,對西方古典自由主義者們所提出的契約論重新進行了審視和批駁,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反契約論”(也有人認為是“弱契約論”,這在后文將詳細論述);從橫向上來看,諾奇克反對他的同事,也是主要競爭者的羅爾斯的一套觀念,對羅爾斯的不少理論進行了批判,羅爾斯在整體上繼承了西方近代以來的政治哲學傳統,并且在那部聞名遐邇的《正義論》中,試圖彌補西方傳統契約論的問題來構建新的“契約論”。而諾奇克則對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見解。通過自己的一套構建邏輯,建構出了自己的“最低限度的國家”。
關鍵詞:自然狀態 保護性社團 看不見的手 最低限度的國家
中圖分類號:D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241-02
諾奇克在《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一書中所完成的最重要的一個工作便是利用自己對契約論的重新審視,構建出了自己的一套“國家理論”和自己理想中的“最弱意義上”的國家,并認為這充滿希望,將是未來國家發展中的可以期許的方式。本文將主要論述諾奇克整個國家理論的建構過程,并闡述其主要特點。
一、國家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諾奇克的國家是如何形成和建構的。諾奇克一直強調的是一種“最低限度的國家”,這種國家形式也被古典自由主義的那一批學者稱為“守夜人”形式,只履行那些最弱的國家職能,保護公民免受暴力、盜竊、欺詐和強制履行契約等,保障公民的一些基本權利,同時也對公民進行一定的稅收征集,并以此來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部分的再分配。
1.保護性社團
諾奇克在構建國家理論之初首先論證了“保護性社團”這一概念。在這之前,我們提到過在人與人之間,他們容易有一些沖突和報復。而在沖突當中,一些人又會由于各種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可能是因為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可能有互相幫助或其他關系。
在自然狀態下首先產生的是簡單的保護性社團。簡而言之,便是當外來力量損害其中任何一位成員的利益的時候,這個社團的其他成員要響應他的保護或踐行他的權利所提出的種種請求。但是很明顯,這會把這個社團重新拖回那種無限循環的“互相傷害”之中。很明顯,一個社團的其他人并不想聽命于這個群體中那些無理取鬧的成員的隨意召喚,而且還有一個更明顯的矛盾所在——如果社團內的兩個不同成員發生了爭端,每個人都請求他的社團成員們來幫忙的時候,又該幫誰呢?
在簡單的保護性社團之后,諾奇克提到,如果在不同的保護性社團之中發生沖突的話,彼此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微妙。當不同的機構的委托人之間出現沖突的時候,將會發生什么情況呢?簡單來說,如果這些社團的處理意見是一致的,問題會簡單很多,但是如果有偏差的話,就會出現非常復雜的可能性,如何處理和面對這些可能性則會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諾奇克進一步闡述了支配性社團存在的必要性。不同的社團之間最有可能發生的是不斷的小戰斗和小摩擦,這些小戰斗中雙方互有勝負,誰都不能取得壓倒性的優勢,而成員們也陷入了一種雜居混居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兩個甚至更多個社團走向了妥協,他們決定用一種統一的方式來解決它們無法判斷的案件——第三方裁判者或者后來的法庭也就這樣產生了。大家通過它進行判斷,并遵守其判決結果,這樣來維持總體的穩定。
2.看不到的手
諾奇克在闡述最低限度國家的時候采用了一種獨特的解釋方法,也體現了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他效仿亞當·斯密對于市場經濟的“看不見的手”的解釋,以此來闡釋國家的產生原因。
在亞當·斯密對于市場經濟的詮釋中,他明確提到,在市場經濟中,人們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并不是出于憐憫或者同情之心,也不是有人強迫他去這么做,而是因為市場的存在,其會自動調節,激勵人們去追隨自己的利益。人們認真地計算了自己的利益之后確定目標,為了目標而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所推動,以至于最后達到自己的目標。在市場交換中,人們也是如此,相互之間以最高的性價比來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像是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所推動。“我們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或者面包師的恩惠,而是出于他們自利的打算。”
諾奇克則基于此,在一定程度上反對了之前統治西方政治哲學領域長達幾百年的契約論。他認為國家的建立,其中有不少因素應該來源于一種“看不見的手”的推動,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由于矛盾和爭端,慢慢形成了相互之間的爭斗,而后又自發地去組成了一個個社團和小群體,而社團和小群體在相互的矛盾和爭斗當中,他們也會最終走向妥協,并要求去成立第三方的裁決機構。“看不見的手的解釋,每個人的意圖僅在于促進他自己的利益,他在這樣做的時候,正如許多其他人也在這樣做的時候,由一直看不見的手引導而促進了一個目的,而這個目的并不是其意圖的一部分。”我們知道“社會契約論”的本身并不是人類社會所產生的真實過程,只是其中的一種解釋方法,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不能完全解釋國家的誕生。
而諾奇克則是按照之前已經提到過的方法,分成三步,逐步建立了國家:首先是從洛克的“自然狀態”發展為“支配的保護性社團”,然后由于需要禁止獨立個體的或者群體的過激行為,而產生了“超弱意義的國家”,最后則由于賠償原則走向了“最弱意義的國家”。最弱意義的國家的產生過程盡量避免侵犯個人權利,而是嘗試去保護每個人的基本個人權利,因此,“最低限度的國家是正當并且合道德的國家。”
3.弱契約主義
諾奇克對契約主義的一些批評是顯而易見的,并且許多著名學者都認為諾奇克是一個“反契約主義”者。其中,姚大志教授在《反契約論——評諾奇克的新自由主義》中認為諾奇克“完全拋棄了‘契約論,提出國家誕生于一種‘看不見手的自然過程”;在《國家是如何誕生的?——美國新自由主義與社會契約論》中則認為諾奇克“提出了忠實于自由主義但又與先前所有自由主義都截然不同的國家理論——反契約論”。國內的學者也有很多追隨這種說法,認為諾奇克的理論就是一種反契約論。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諾奇克的學說當中,依然帶有一定的契約論色彩,最后形成最低限度的國家的時候,還是需要所有人“同意”這個政府和國家,否則諾奇克所一直強調的個人權利依舊不能得到很好的享有,因此,也有一些學者提出諾奇克的國家理論是一種弱契約主義。意即削弱了契約在國家建構中的重要性,但也保留了一定的契約特點,人們并不是自愿將自己的部分權利托付給一個公共機構,并跟他訂立契約,以此來保護自身權益或建立國家,而是試圖通過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背后推動,而最后由于公民對國家的承認而最終形成了國家。那么這種“弱契約主義”也有其存在的理由。
二、對諾奇克國家理論的反思
1.最低限度的國家與當代社會的不適應性
諾奇克的最低限度的國家思想跟古典自由主義的“守夜人式國家”在許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這要求政府只能保護公民的最基本的權利,而不能進一步干涉整個國家的運行。也就是說,政府像一個守夜人一樣,任由國家自由發展,經濟自由變化。這種思想在資本主義的萌芽時期,為擺脫封建社會的種種壓迫剝削和限制,創造一個自由的經商、經濟發展環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這一時期,自由貿易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繁榮進步。但是自從20世紀以來,這種不聞不問、任其發展的絕對自由政策已經行不通了。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資本主義國家集中爆發的金融危機徹底打垮了這種政策下創造的國家形態。在這次金融危機之中及之后,許多資本主義國家走上了國家干預經濟、福利的道路,事實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羅斯福新政,以及二戰后的德國、英國都制定了一系列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政策,并成功將這些國家帶上了正途。
在當代的社會環境下,國家適當干預經濟、福利等方面,為整體發展指明方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一味地放任,那么最終的可能性便也是政治、經濟超出可控范圍,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國家必須承擔起一系列更重大的責任,維持社會的正常發展。
2.道德約束依據論證的不圓滿性
在這本書中,諾奇克對于道德約束的論證也存在一些不圓滿性。在其中,其對邊界約束的依據來源僅僅使用了“可能是對生活的期許”這樣的字眼,并且在整體論證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不完整性,從邏輯上并不能完全說服人。而且這個理由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從整體論述上缺少一些嚴謹性,讓人并不能信服。
三、結語
我們歸納出了諾奇克國家理論的建構,其首先產生于自然狀態,并通過人們之間的相互沖突導致了支配性的社團,支配性的社團再進一步發展,由于禁止而導致了“超弱意義的國家”,而后由于賠償而最終導致了“最弱意義的國家”。他的反契約(或者說弱契約)思想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姚大志.反契約論:評諾奇克的新自由主義[J].哲學研究,1997(9):74-81.
[2]謝金秀.諾奇克的國家理論:一種弱契約主義[D].長春:吉林大學,2018.
[3]亞當·斯密.國富論[M].郭大力,王亞南,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4]諾奇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M].何懷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5]金媛媛.諾奇克最低限度國家理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