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仔細探究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作為主要對象,采用隨機表達法進行分組,60例/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和家屬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自護能力評分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的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結論: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護理中實施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更有利于穩定患者的生命質量,同時可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且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一體化護理;精神障礙;生命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110-01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具備較小或是并不具備社會功能,并且有很高的自殘以及自殺的幾率,針對患者和家屬以及社區都是很沉重的負擔。現代化的醫學模式已經逐漸轉換為生物-心理-社區的模式,并且隨著我國的社會生活模式的逐漸提升,原本的傳統治療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家屬對患者的生命質量要求,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是一種注重三者對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的有機結合模式,充分的發揮了社區和家庭的作用性,已經在臨床各個學科當中得到了應用。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作為主要對象,采用隨機表達法進行分組,60例/組。納入標準[1]:(1)所有入組患者均確診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患者的文化水平均在初中及以上;(3)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隨機分組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2]:(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心肺功能障礙;(2)合并影響糖類代謝疾病;(3)無法正常溝通和主訴;(4)中途退出研究,或無法獲得隨訪結果。
觀察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的例數分別為29例、31例;年齡從32歲到76歲不等,平均年齡(52.13±2.37)歲;病程為1~10年,平均(5.45±1.07)年。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的例數分別為28例、32例;年齡從33歲到78歲不等,平均年齡(52.28±2.41)歲;病程為1~11年,平均(5.62±1.11)年。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比較,P大于0.05,無顯著差異,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方式,包含常規的門診隨診、住院治療以及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給予一體化的護理措施,具體如下。第一,完善患者的基本資料,針對精神科專業醫生、護士和社區精防醫生以及社工和心理醫生進行方案培訓,并且組建小組模式。第二,專科醫生針對本院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家庭護理教育和組織相關的宣傳活動形式。第三,本院積極組織社區內精防知識科普宣傳活動,社區精防醫生要每個月到相關的社區患者家中進行相關的隨訪詢問和康復性的引導,每個月要組織患者進行一次社區技能的訓練以及康復治療等基本項目。第四,家庭成功需要針對患者給予足夠的耐心,同時也要仔細的照顧,監督其患者按時吃藥和進行康復性的治療,并且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1)于護理后,評估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主要評估以下三方面,分別為自護概念、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自護能力總分為100分,三項的最高得分分別為總分的1/3,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護能力越強[3]。(2)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評估兩組患者家屬的滿意度情況,其中包括6個條目12個項目,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其中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均表示為滿意,計算后進行組間統計學處理[4-5]。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中患者的資料和組間對比數據均納入SPSS18.0統計學軟件中,組間對比中涉及的計數型指標()均用n/%表示,卡方檢驗;涉及的計量型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檢驗,以統計值P<0.05說明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自護能力(自護概念、自護技能、自護責任感)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見表1。
2.2 比較兩組的患者滿意度
經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觀察組中:非常滿意37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2例,患者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中:非常滿意28例,一般滿意23例,不滿意9例,患者滿意度為85.0%。經統計學處理,x2=4.904,P=0.027<0.05,有顯著差異。
3 討論
精神專業醫生對于社區醫生以及患者家屬的家庭護理宣傳教育活動有著很大的而提升,并且對精神障礙疾病的了解也增加了認識,為此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治療和照顧作為好了基礎,社區醫生對社區進行知識科普活動,并為患者積極組織社區活動,讓患者可以參與到其中,從而使得患者能生活在一個更有益于病情控制的社會環境中,患者也能從社會活動中獲得社會參與感,能更好的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蔡慧萍,吳小華,高余英.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延續護理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17):89-91.
[2]梁超斌,劉銳,胡康勇, 等.區級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治療與護理方案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9,25(2):131-134.
[3]陳宏愛,葉海標."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護理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6):97-98.
[4]章艷,黃雪花.醫院—社區—家庭一體化延續護理降低酒精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復飲效果分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4(3):589-591.
[5]陳雯,宋艾芹,李會杰, 等.康復一體化護理模式對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患者的影響[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12(5):737-740.
作者簡介:張麗(1972.09-),女,籍貫:湖北省黃岡,學歷:大專,職稱: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精神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