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危機應對;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17-03
【作者簡介】張超麗,浙江省諸暨市浣紗小學(浙江諸暨,311800)教師,高級教師。
【設計理念】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疫情地區、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疫情的反應不同。通過對本地區小學生的網絡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不會主動尋求疫情的信息,只是通過家人獲得部分疫情信息。由于不能外出,突然減少社交及活動,他們感到無聊。若主要撫養人因病隔離,或家長和周圍的人表現出過度焦慮,部分學生也會出現焦慮反應。另有部分學生為學業擔憂。本次心理輔導活動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轉化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
【活動目標】
認識到困難、挫折甚至災難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成長中的必然,但它并不一定是壞事;覺察自己面對危機的情緒和態度;了解應對危機的辦法,培養應對危機的積極心態,樹立戰勝危機的信心。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活動:你拍我拍
活動規則:教師用手掌拍出不同的節奏,學生進行模仿。每次模仿結束,教師都要換一個新的節奏,示范和模仿反復進行5次。
教師:面對老師不斷改變的節奏指令,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現實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變化?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學生可能的回答:過年的時候,因為病毒,不能像以前一樣走親訪友,覺得有些失望;寒假變得很長,開始的時候覺得很開心,后來覺得很無聊;寒假里大家不能出去活動,整天在家里,家人每天聽新聞,時常聽到哪個村又被隔離了,覺得有些擔心、害怕。
教師:與拍手活動中的改變不同,現實生活中的改變會給我們帶來更大的沖擊。有一些改變讓我們喜不自禁、欣然接受;也有一些改變會讓我們感到壓力和挑戰,轉化為或大或小的危機。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危機”這個課題。今天的話題也許會觸動同學們內心的恐慌或焦慮,如果出現這些情緒也是正常反應,不用擔心,就像啤酒瓶蓋剛打開會冒一些氣泡一樣,這是正常現象。
2020年,我們經歷了人生中一個特殊的寒假,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是天天宅在家里的“禁足”生活,甚至是自己被隔離、親人被隔離、親人病危等痛苦的經歷。這樣的危機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關注的話題。(板書:危機)
設計意圖:“你拍我拍”熱身活動很好地實現團隊破冰,活躍課堂氣氛,并為接下來討論危機主題埋下伏筆。
二、團體轉換階段:我畫我心
教師:請在紙上畫一個幾何圖形,代表你所經歷的疫情危機,這個圖形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是不規則的。然后涂上你認為最合適的顏色,可以涂一種,也可以涂多種。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傳看。
學生分享:為什么選擇這樣的圖形和顏色?代表怎樣的感受?
學生可能的回答:我畫了一個三角形,里面涂了灰色,疫情讓我覺得有些害怕;我畫了一個紅色的圓形,疫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都不自由;我畫的是正方形,里面是白色的,被隔離的日子里不能跟朋友出去玩,很無聊;我也畫了一個圓形,不過里面是黑色的,因為我們小區里有人與確診病例接觸過,當時整個小區被封了,大家都感到很恐慌。
教師:繪畫讓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遭遇過的危機,整理并重新認識了自己因此產生各種情緒的具體原因。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分享,讓我們有了一個更加充分的傾訴空間。在災難面前,我們的煩惱和困境可能各不相同,但都是正常的。那么,在危機面前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請將你剛才畫的幾何圖形加工轉換成一個物體,如將圓形轉換成太陽等。
小組討論并分享:為什么會出現積極(如蝴蝶、花朵)和消極(如黑洞、巫師帽)兩種不同的意象?
學生可能的回答:我把正方形轉換成一個時間寶盒,雖然不自由了,但可以做許多自己想做的事;災難總有過去的時候,所以我把圓形轉變成太陽;我把圓轉換成花朵,相比疫情中的人們,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
教師: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完成任務的方式不同,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選擇幾何圖像再轉化意象,學生實現內心感受和觀念的同步轉化。
三、團體工作階段:點亮心燈
1.故事欣賞《塞翁失馬》。
教師:古時候有一個人用與常人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我們來欣賞《塞翁失馬》的故事:古時候,靠近我國北方邊境一帶居住著一位精通術數的老人。有一次,他家的馬無緣無故地越過邊境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鄉親們知道他家的馬跑了,前來安慰他。那位老人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于是,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位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件壞事呢?”他的家中有了很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大腿骨折。鄉親們又都前來安慰他們一家,那位老人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件好事呢?”鄉親們大惑不解。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境一帶,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戰,絕大部分都戰死了,這位老人的兒子因為腿瘸免于征戰,父子倆得以保全生命。
教師:這個故事給你的感悟是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好事和壞事不是絕對的,隨時都有可能轉換;事情都有兩面性;當壞事發生的時候,不要過于憂傷,或許后面有好事等著你,好事發生的時候,也要冷靜,可能會樂極生悲。
教師:是的,事物都有兩面性,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2.頭腦風暴:禍福相依。
教師:面對讓人恐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對于你來說蘊藏著哪些積極意義?請大家在小組里進行一個“頭腦風暴”活動,每個人只說自己的想法,不評論別人的意見。
各組進行頭腦風暴活動,然后全班分享。
學生可能的回答:爸爸媽媽陪伴我的時間變長了;不用去上各種培訓班;看了許多平時想看卻沒有時間看的電影;看了許多書;在媽媽的幫助下把房間整理得很干凈;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懂得了要敬畏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師:同學們都很智慧。是啊,如果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放在疫情的負面影響上,就會削弱我們的力量;如果將注意力放在積極的一面上,比如與親人更多時間相互陪伴,比如學會學習與思考、自律和成長等,就會壯大我們的力量。
3.活動:點亮心燈。
教師:同學們,著名作家冰心曾寫過一篇散文《小桔燈》,她用桔子做成一盞燈來照亮夜晚出行的道路。那么,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挫折時,我們該怎樣為自己點亮一盞心燈,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請在小組里討論,最后一起點燃你手中的那盞“心燈”。
小組討論后全班分享,學生可能的想法:所有的困難都是暫時的;陽光總在風雨后,相信一定會有彩虹;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臨;懷有信念,懷有希望,我們一定能迎來春天;感謝災難中的英雄們,現在我們努力學習,將來由我們來守護大家;破繭成蝶,成為更堅強的自己……
教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棒,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危機時,有以下技巧和方法可以參考:接受現實,調整視角,積極調適,心理求助,接受安慰。
設計意圖:用《塞翁失馬》的故事啟發學生靜下心來思考災難的積極意義;用“點亮心燈”的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應對危機的方法,并通過象征性的儀式對主題進一步深化。
四、團體結束階段:播撒種子
全體學生配樂詩朗誦:我改變不了環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我改變不了事實,但我可以改變態度;我改變不了過去,但我可以改變現在;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可以不樣樣順利,但我可以事事盡心。
教師:愿我們在挺過人生路上的一次次挫折和災難后,滿懷慈悲,珍惜生命,點亮心燈,看到希望。今天我們在危機中被人保護,將來讓我們成為守護他人度過危機的社會脊梁!
設計意圖:在學生心中播下一顆積極、向上的種子,引導學生慢慢成長為珍愛生命、關愛他人的人。
【活動反思】
本設計運用意向、投射、隱喻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促進他們的反思和成長,將一些心理咨詢的方法和策略融入教學,是一種危機輔導活動課的嘗試。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點亮心燈”環節中,總結遇到危機時的應對技巧和方法有難度,教師需做充分的鋪墊和共情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