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凡 錢璐

【關鍵詞】疫情;同伴;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23-03
【作者簡介】1.吳凡,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江蘇蘇州,215021)教師,一級教師;2.錢璐,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江蘇蘇州,215021)教師。
【設計理念】
對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的不明晰,長時間不外出活動,勢必會給他們帶來焦慮、無聊、壓抑等負面情緒。
本課通過觀看視頻、繪畫、書寫、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和自我情緒調控的方法,認識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全社會要面對的公共衛生事件。將學生的關注點從疫情轉移到自己的生活,引導他們尋找身邊的積極資源,重新規劃學習和生活。
【活動目標】
了解新冠肺炎的特點和調整自我狀態的方法;感悟“疫情”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是普遍的,合理認知情緒體驗;掌握生活中挖掘積極資源的技巧,并能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疫情下的假期
教師:各位同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們有了不同的假期體驗:沒有走親訪友,沒有旅游度假,而是宅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享受居家生活。在這段時間里,大家都做了些什么呢?
學生分享并觀看教師試先制作的視頻。
教師:這段視頻講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點以及全國人民通過居家隔離來減少人與人的接觸,從而控制疫情的傳播。今天的心理課我們將和小伙伴們共同抗擊疫情。
設計意圖:通過對話引導和觀看視頻的方式引出本課的主題。
二、團體轉換階段:假期生活之我見
1.談談說說。
教師:你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你都看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可能的回答:新聞、家人告知、網絡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點以及如何防護等。
教師:疫情這件事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可能的回答:消極情緒包括在家不能出門感到無聊、孤單;對疫情感到害怕、擔憂、緊張;看了很多負面的新聞,感到生氣和焦慮。積極情緒包括因為父母的陪伴感到開心;看到很多為疫情做出貢獻的人和事,我很感動。
PPT出示:包括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心理反應包括困惑、緊張、害怕、恐懼、焦慮、擔憂等。生理反應包括吃不好、睡不穩、噩夢、心慌、胃不適等。
2.想想寫寫。
PPT呈現指導語: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花30秒想想你是如何理解疫情這件事情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感受,這些感受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太舒服的。選擇一件寫在便簽條上。
學生寫完后分享。
教師:如果你有害怕、擔心、緊張等情緒,不要太擔心。在突發的事件中,人體的機能處于應激的狀態。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可能有反應。出現這些反應是很正常的,我們需要時間讓自己恢復,接受任何感受,照顧好自己。
設計意圖:以談話和書寫的形式讓學生抒發這段時間內產生的情緒和感受,將問題一般化。
三、團體工作:抗疫小伙伴,我們在行動
1.白紙上的黑點。
教師在黑板上張貼一張白色海報紙并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一張白色的紙。
教師用記號筆在白紙上畫上一個黑點并提問:現在,你們看到了什么?還有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一個黑點。
教師:沒有畫黑點之前,你們知道這是一張白色的紙。現在怎么只看到黑點,反而忘記了整張白紙呢?誰來說說原因?
學生可能的回答:我們太關注老師畫點的動作了;一片白色里的黑點太明顯了。
教師:這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啟示呢?
學生可能的回答:看到新出現的情況后,反而忘記了事物原有的樣子。
教師:我們的眼睛和注意力有時候會太過專注突然出現的情況,而忽視了事物原有的樣子。
教師將病毒圖案的貼紙貼到白色的海報上,蓋住原本的那個黑點。
教師:這回你看到了什么?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看到一種病毒,還看到周圍有很多白色的部分。
教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我們的假期發生了很大變化。可是,它只占據我們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生活空間需要我們自己去把握和規劃。就像這張紙還有大片空白,我們怎么做才能將這張白紙變得更豐富多彩呢?
PPT出示活動規則:請同學們在紙的空白處用寫或者畫的形式描繪你的生活。
每個學生分發一張32開的紙(中間有病毒圖案)進行涂畫。然后組內分享,并把自己的紙片貼在小組海報上。完成海報后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邀請其他同學說說看到了什么。
教師:你還會留意到病毒的圖案嗎?你還能找到病毒在哪兒嗎?當我們把視野放大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設計意圖:結合游戲,從敘事治療的視角來積極正向地解讀事件,引導學生關注美好的生活。
2.我們在行動。
教師:這場疫情雖然艱難,但全國人民正在齊心協力與它斗爭,科研人員正在緊急研發疫苗,醫護人員正在不顧個人安危醫治患者,工廠正在日夜加工趕制防護用品,我們每一個人也在調動各種資源保護好自己。
PPT呈現醫護人員、警察、志愿者、居委會工作人員、郵差、建筑工人、口罩廠工人等形象。
教師:在這次疫情中你怎樣積極利用資源,讓自己保持身心健康,不受消極情緒的影響?
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教師:這次疫情也是一次成長的契機,我們挖掘出了很多自身的能量,你覺得這些資源是如何幫助你度過困境的?
教師給學生分發“小舉動,大改變”自助卡(見圖1),學生選擇能夠幫助自己的資源和方法,填寫到自助卡中。
教師:康復者會形成戰勝病魔的堅強意志,在經歷了“疫情”下的困境后,我們的能力得到了提升。這些積極的資源、應對困難的能力會陪伴我們戰勝每一次挫折。
設計意圖:在敘事治療資源取向理念的指導下,以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力量,從而挖掘出自身的積極資源,探析自助的策略,合理調整生活和學習狀態。
四、團體結束:做平凡的勇士
教師:我們除了看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不便,更要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同一片藍天下,我們是彼此的抗疫小伙伴。當疫情來臨的時候,有勇士在前方抵御疫情,也有我們的同學在生活中彼此守候和相互鼓勵。
播放剪輯視頻《他們說》(視頻內容為各行各業的勇士在這場“戰疫”中的表現)。
教師:他們說,沒有翅膀也能保護世界。愿我們彼此相依,相互守候,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設計意圖:用視頻中抗疫行動者的勇氣鼓舞學生,引導學生帶著積極的力量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攜手并進。
【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層層遞進,以敘事治療的資源取向理念為支撐,以疫情中小伙伴們的心理支持為主線。首先,通過談論假期活動導入主題,引出學生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件事的感受,將問題一般化。其次,通過白紙上的黑點,運用敘事治療進一步擴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美好的生活。最后,通過小組討論,挖掘自身應對困境的積極方法,讓疫情變成成長的契機,將這部分積極的力量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從而有勇氣應對更多的困難和挑戰。課上注重學生的感受和分享,整個過程體驗感較強。存在的不足:前半部分對疫情的感受分享時間稍長,后半部分學生自我的體驗和積極資源的深度還可以進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