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破解謠言;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36-03
【作者簡介】李虹,海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海南海口,570000)教師,二級教師。
【設計理念】
在全國上下齊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各類謠言滋生,如開窗通風會把病毒帶進家引發新冠肺炎、武漢火神山醫院是日本人設計的、吃檳榔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這些謠言容易引起民眾的恐慌、焦慮和不安。作為青少年,在認知和思維方式逐步發展和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提升辨析能力,在應對謠言時保持獨立的思考則顯得至關重要。設計這節心理課希望增強學生的心理免疫力,教會他們運用科學的知識武裝頭腦,理性面對謠言,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良好的言論環境。
【活動目標】
了解“以訛傳訛”的真相以及知曉謠言造成的消極影響;明辨網絡中不實的言論,保持獨立而理性的思考,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樹立在疫情期間抗擊謠言的決心和勇氣,增強公民意識,掌握準確理性傳遞信息的原則。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階段:知謠
播放視頻《市民深夜搶購雙黃連口服液》。
教師: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視頻反映了什么問題,會產生什么影響,什么是謠言。
學生可能的回答:有人造謠、難以辨別傳言的真偽、大家聚集搶購雙黃連口服液容易引發更大的疫情、謠言就是不真實的信息等。
PPT出示: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而把本來就不正確或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話又不正確地傳出去,越傳越錯,就是以訛傳訛。
——出自《席上腐談》。
社會生活的不確定性,為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科學知識的欠缺,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社會信息管理的滯后,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機會。
教師:當接收到一些不明晰、不了解的信息時,我們不能隨手就發、隨口就傳。放大的“偽科學”不僅會對社會的穩定造成影響,也會“嚇到”我們自己。愚昧造就無知,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并保持獨立的思考,不盲目從眾,需要進行科學研判。
PPT出示準則一:獨立思考,用科學的知識武裝頭腦。
設計意圖:播放視頻,一是讓學生的注意力聚焦課堂,二是讓學生直觀感受謠言帶來的不良影響,引發學生的思考,自然地導入本課的主題,澄清謠言的定義。
二、團體轉化階段:析謠
教師:我們要謹言慎行,保持頭腦清醒,不做謠言傳播者。訛,謠言也,下面讓我們一起尋找“以訛傳訛”的真相,探索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是如何發生變化的。
主題活動一:我來告訴你。
PPT出示活動規則:(1)選出2組,每組6人,排成一列;(2)每組的第一位組員到老師處領取一張信息卡,花三分鐘時間記下信息卡上的內容;(3)第一位組員返回組內將信息口傳給第二位組員,但不能讓其他人聽到。每位組員只能將信息說一次;(4)第二位組員將信息傳給第三位,依此類推,直至最后一位;(5)最后一位組員把最后聽到的信息大聲說出來;(6)將每組最后的保留信息與最初始的比較,看看信息還保留多少原意,傳得最快、意思最接近的一組則勝出。
信息卡1:呼吸科謝漢生醫生在大年三十仍然值班。對他來說,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已經形成了習慣。黃杰鳳醫生是他的愛人兼同事。平日里夫妻倆工作都很忙,把兩歲多的孩子托付給父母,一年難得陪孩子幾天。大年初一下班后,謝醫生發現孩子生病了。但當看到工作群里召集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消息時,謝醫生還是報了名,他想為湖北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舍小家為大家。
信息卡2:繼十晝夜的奮戰,2月6日雷神山醫院正式通過武漢市城建和衛健部門的驗收并開始逐步移交。面對疫情蔓延的兇猛勢頭,短短6天,雷神山醫院規劃總建筑面積3次增加,床位從1300張增加至近1600張,總體規模超過2個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整體參照戰地醫院的形式,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醫療輔助區。
學生活動。
教師:信息“變味”了嗎?信息是如何經過他人的口頭傳達后“變味”的?怎樣判斷我們日常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為謠言?
學生可能的回答:故事里的人名和人物關系混亂了;許多關鍵詞并無保留;數字被改寫;一段話只剩下了兩句;語言傳達有缺陷;要看信息的來源;言論是否偏激,能不能經得起科學的驗證。
PPT出示:人在接收和表達信息時很難做到完整和全面,更多的是具有選擇性和主觀性。在轉述時又會丟失或修改部分信息,甚至添加一些無關信息,使信息“變味”了,而“變味”的信息繼續傳播就會成為謠言。怎樣判斷傳言是不是謠言,看傳言的來源,是否經過官方驗證;看傳言中的立場是否保持中立性;看傳言有無迷信或利用宗教的內容;看傳言有無夸張成分。
教師:同學們,在全民“戰疫”面前,我們要理性看待網絡信息,不傳播未經確認的信息。
PPT出示準則二:理性看待網絡信息,不傳播未經確認的信息。
設計意圖:通過團體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傳遞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信息會變得不完整,內容也會和原始信息有所出入,這就演示了“以訛傳訛”的真實景象,讓學生直觀感受“以訛傳訛”,為下一個環節介紹傳遞信息的原則鋪墊。
三、團體工作階段:戰謠
主題活動二:書寫請戰書。
PPT出示醫護人員寫下的請戰書的圖片。
教師:在請戰書里我們讀到了決心、毅力、奉獻、果敢,他們是這場偉大“戰役”中的逆行者。我們雖然不能到“抗疫”的最前線,但能請戰抗擊謠言!讓我們書寫一封參與抗擊謠言的請戰書!
活動規則:分組討論,計時五分鐘,每個小組書寫一封請戰書。在請戰書中陳述用什么方法戰勝謠言。為減少以訛傳訛帶來的危害,我們應該如何傳遞信息,如何對待來自外界的信息。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宣讀請戰書。
學生可能的回答:我請戰抗擊謠言,還言論環境以清凈;我們堅信在對待外界信息時能保持自己的意見,在傳遞信息時先經過多方驗證;謠言止于智者,讓謠言在自己這里就停止。
PPT出示傳遞信息的原則:(1)準確原則——傳遞信息時要把信息聽清楚、記清楚、說清楚,盡可能不夾雜主觀判斷,保證信息的客觀實在性。(2)科學原則——傳遞信息時要確定信息來源是否可靠、科學、權威及真實。(3)反饋原則——傳遞過程中進行及時的反饋,接收者對信息的理解出現疑問或者傳遞者發現傳遞的信息有錯誤時,要及時進行確認,避免錯誤信息的傳遞。(4)直接原則——最好的傳遞方式就是進行直接溝通,避免在轉述的過程中出現理解偏差。(5)保守原則——當一件事件或一些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時候,事實可能會被歪曲。因此未經證實的傳聞,不要盡信,更不要傳遞。
PPT出示準則三:增強公民責任,自覺維護健康和諧的言論環境。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通過分享討論、頭腦激蕩,讓學生書寫請戰書。
四、團體結束階段:止謠
教師:請全體同學起立,舉起右手握拳,讓我們一起來宣誓。
PPT出示誓詞:我要做一個智者,認清事實,尊重事實,堅信科學,理性面對,獨立思考,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為抗擊病毒貢獻自己的力量!宣誓人:×××。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將整節課推向高潮。通過宣誓的形式以及團體的動力,讓學生把抗擊謠言的決心和勇氣大聲喊出來,通過互相監督以及彼此鼓勵,用行動抗擊謠言。
【活動反思】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受許多信息,如何能在眾多信息中辨別信息的真實性是很困難的。中學生的質疑精神和理性思維能力較弱,因此,本節課最大的難度是如何讓學生辨別謠言并了解其演變的規律。筆者在這節課中通過活動的形式還原“以訛傳訛”的真實情況,讓學生思考在面對眾多信息時應該怎么做,真正去理解一句話、一個信息都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
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謠言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本節課中,筆者希望學生不僅僅作為旁觀者從理論的高度來評析這個問題,而應該考慮如何成為一個智者,讓謠言止于科學與理性。同時,指導學生將所學內容延伸到課外。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