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積極應對;心理輔導;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4-0044-04
【作者簡介】張先義,江蘇省無錫市教師發展學院(江蘇無錫,214121)教師,高級教師。
【設計理念】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發以后,高中生可能會產生焦慮、害怕、憤怒等不良情緒反應,出現“事情很糟糕”“越來越難以控制”的不良認知,容易陷入“疑病—焦慮—身體反應—更加焦慮”的負性循環中,甚至會出現應激反應。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減輕疫情造成的心理困擾、消除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影響。
本課首先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呈現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身心變化,初步感受積極應對的重要意義。其次,通過分析疫情隔離者的個人日記和處于疫情時期的人的典型表現,進一步感受疫情帶來的身心變化,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策略解決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困惑。最后,以“生命誓言”活動為載體進行心理升華,深化活動理念。
【活動目標】
認識疫情給學習、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參與心理觀察和體驗活動,充分挖掘并調動資源,探索出有效應對疫情的策略;感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積極心態迎接新生活。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階段
教師:同學們,大家好!2020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我們的春節和寒假生活異乎尋常。疫情期間,我們內心都籠罩著擔心、恐慌、焦慮、緊張的陰霾。今天,我們利用這節心理課緩解一下心理壓力吧!我們先做一個暖身活動“身體書寫”。請全體起立,認真傾聽所報漢字的筆畫順序,模仿我的動作,分別用手指、頭部、腰部、膝部書寫漢字。書寫全部完成后,請同學們齊聲報出書寫的詞語。
師生進行身體書寫,依次用手指、頭部、腰部、膝部書寫開心、快樂、健康、陽光四個詞語。
設計意圖:暖身活動既能讓師生放松身體,又能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進而營造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緩解學生因疫情產生的心理壓力,緊密貼合課題,為后續的積極情感訓練做準備。
二、團體轉換階段
教師:剛剛同學們的動作準確到位,尤其在齊聲報出“開心、快樂、健康、陽光”時,那聲音是如此的整齊、洪亮,這或許是我們內心的渴望與呼喚吧。請問,疫情發生以后你們的心情如何?
學生可能的回答:心情郁悶、糟糕、害怕、焦慮、壓抑、氣憤、恐慌。
教師:是的,郁悶、恐慌、焦慮這些負性情緒影響著我們。那么,我們需要怎樣對待疫情呢?
學生可能的回答:躲避、祈禱、無所謂、冷靜、微笑……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客觀,也很真實。我剛聽到“微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詞語。疫情當前,微笑面對,可以給予我們自信和力量,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
教師:疫情發生后,同學們紛紛給我留言,表達他們對假期生活的感受。我摘錄了其中的留言,請事先安排好的四位同學分別扮演A、B、C、D四人。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他們的語言、神態和行為,體會他們對待疫情的不同態度。
A:今年的春節真是無聊,每天不是吃就是睡,不是刷題就是游戲,真是單調!
B:人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在遇到戰爭、瘟疫、地震、海嘯、沙塵暴等災害時還能怎樣,忍著唄!
C:看著每天的疫情通報,心里恐慌無比,寢食難安,戴口罩、量體溫、反復洗手……
D:隔離增添了親情,溫暖了友情!面對疫情,我們會變得更加堅強!
學生小組討論并分享。
教師:疫情發生后,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這都很正常。積極主動的應對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極被動地應付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無助和緊張。
設計意圖:通過“身體書寫”促進學生從中感受到什么是開心、快樂;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引導學生初步了解疫情帶來的身心變化。
三、團體工作階段
1.分析:疫情會帶來哪些影響。
教師:疫情發生后,隨著時間推移、環境條件和個人認識等變化,人們的身體、心理、行為、思維等方面也隨之發生變化,進而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請結合改編后的日記《城中十日:一個武漢隔離者的自述》進行深入分析。
PPT出示:要封城了,快點囤糧!超市里人超多!貨架不斷被買空,又不斷給補貨。但口罩背后是一張張淡定的臉龐。結賬的隊伍很長,后面的爹爹突然咳了幾聲,大家同時警覺地保持了距離……(1月23日)
每天強迫自己不看微博,不看關于疫情的一切,可總是忍不住。37.2℃,我慌了,不斷地重復測量,要是真的染上了該怎么辦?要是死了,我爸媽怎么辦……(1月24日)
混沌地醒來,感恩我還健康地活著。要“封城”了,有人連夜選擇了離開。朋友的媽媽和同事的男友在突然接到通知后直接奔去醫院。聽到解放軍叔叔來武漢的消息,特別安心……(1月25日)
在家數瓜子、數大米……手機里的段子越來越多,歡笑逐漸代替了恐懼。我意外地發現,前些日子的白菜梗竟然發芽了!春天來了,勝利還會遠嗎……(1月26日)
朋友開始發燒,因為剛接觸過朋友,我也很害怕……第一次跟爸媽說了我愛他們。晚上8點,《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回蕩在整個小區,當“武漢加油”的話語響徹云霄時,我是那么激動,那么驕傲……(1月27日)
做飯、洗衣、刷劇、睡覺、玩手機……好像只有忙起來,才不會胡思亂想。37℃,一個尷尬的數字,但我依舊淡定!等解封的那天,我一定要暢快過個年,吃完,還要飽飽地說一句:舒服……(1月28日)
一位學長因新冠肺炎離開了,我哭了很久。今天又是37℃,我總覺得家里的體溫計有問題。最近的眼淚太多了,聊天、寫日記、看新聞、刷微博、聽歌都會哭……(1月29日)
今日陽光明媚,樓上的孩子歇斯底里喊道:“放我出去。”我跳了會兒操,喘得厲害,急忙停了下來。那一刻,我聽到了自己的心跳,那么有力,那么響亮。嘿,活著真好……(1月30日)
在家躺了一天,覺得很累。腰酸背疼,一定是昨天跳操抻著了。今天的體溫依舊是37℃。我努力把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去想。病毒,別想嚇唬我,我已經不怕你了……(2月1日)
和媽媽聊天,她覺得她的“小棉襖”特貼心、特厚實。我痛恨這次疫情,但它給了我們好好陪伴家人的機會,給了我們自我休養的時間,也給了我們無數感動和前行的力量……(2月2日)
學生討論疫情帶來的影響,教師提煉概括。
PPT出示:身體免疫力的下降表現為失眠、驚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腸胃疾病等;情緒上產生強烈起伏,表現為焦慮、恐懼、抑郁、憤怒、失望、抱怨、委屈等;認知上自我價值感降低,認知歪曲,思維過程變慢,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下降,猶豫不決等;行為上逃避與回避,退化與依賴,敵對與攻擊,無助與自憐,物質濫用(如酗酒)等。
設計思路:通過閱讀、分析親歷者的心理日記,引導學生體會當事人的心理感受。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了解隔離者身體、心理和行為上的表現,為后續概括提煉應對策略奠定基礎。
2.頭腦風暴:如何面對疫情。
教師:通過討論,我們感受到疫情發生后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給我們的身心造成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預防、及早發現、分析原因、積極應對。日記主人公從超市搶貨、疫情值班、小區隔離所產生的無助、恐慌、焦慮到主動接納、積極鍛煉和親友支持,進而走出心理困境。在疫情之后,假如你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將采取什么具體措施呢?
PPT出示:(1)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越來越頻發的發展態勢,我感到憂慮和害怕,總擔心有可能就輪到自己了。(2)疫情發生后的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無論做什么都無濟于事,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有時候在家動不動就哭泣。(3)雖然待在家中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但每天只能宅在家,很空虛,很無聊,作息時間都不規律了。(4)我是一名高三學生,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現在一個人在家學習,缺少了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始終定不下心來。(5)我每天都只關心疫情的新聞報道,完全沒有心思集中精力學習。我還有很多寒假作業沒有完成,作業堆積如山,原本焦慮的心情就越發嚴重了,真不知道如何面對新學期。
教師:你或者你身邊的同學是不是也存在這些情況呢?下面分組討論,并將觀點用關鍵詞寫在彩紙上,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講解。
教師歸納學生答案。
PPT出示:(1)改變對疫情的態度和看法,從不同的角度解讀疫情事件,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疫情;(2)提升應對疫情的能力,學會積極思考并儲備交際技巧、問題解決能力、情緒管理及目標制定等能力去應對疫情;(3)積極構建支持性資源,尋找并發現在困境中能夠關心和支持你的人,及時向他們尋求幫助。
設計意圖:換位思考策略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疫情對當下和今后一段時間所造成的影響,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個人反思的基礎上尋找最佳的解決策略。
3.助人自助。
教師:心情涂卡是我們對自己心理狀態的直觀形象的一種評估方法。請同學們按照“郁悶—高興”兩個維度,從左到右分成10個等級,根據你近一周的實際情況給心情涂色,初步自評心理狀態,并用彩筆填寫在心情涂卡上。建議同學們每天都填一下,便于及時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
教師:面對疫情,如果有備而戰,勇氣信心充足,就能減少損耗。如果把處理心理危機當成磨煉意志和提升能力的時機,它就會遠離我們。如果你或你身邊的同學出現嚴重的心理應激,應該主動尋求專業機構咨詢診治。請幫助你身邊的同學推薦心理熱線、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咨詢師,告訴他們要學會求助。
設計意圖:學生填寫涂心情涂卡,尋找并推薦心理熱線、心理機構等資源的過程就是改變自我認知、尋求社會支持、提升應對能力的過程。通過這些活動能夠讓學生學會積極面對人生,做到助人自助。
四、團體結束階段
教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老師和你們一樣也很緊張,坐臥不安,心神不寧……我故作鎮定,因為我不想讓家人看到我的緊張和擔憂。我們大家都一樣,或多或少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我們需要攻克難關,并肩作戰!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寫下“生命誓言”。
播放歌曲《生命之歌》,PPT呈現鐘南山院士、張忠德醫生、張定宇院長、葉欣護士長等人的勵志圖片和簡要事跡。學生陸續排隊將寫好的“生命誓言”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
設計思路:設計聆聽勵志歌曲、學習榜樣人物、書寫生命誓言等具有儀式感的活動,旨在讓學生學會發掘自身潛能,汲取前進力量,希望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到積極面對人生、敢于責任擔當。
【活動反思】
本課主題突出,層次分明。首先,通過身體書寫、角色扮演等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焦慮、恐懼等心理行為問題;其次,通過剖析個人生活日記和群體生活情境等活動,幫助學生探討并發現心理困惑的解決策略;最后,通過播放《生命之歌》以及書寫“生命誓言”活動,升華了本課主題,強化了助人自助。本課緊扣主題,注重活動感受、體驗、分享和升華,整個過程層層遞進,互動性強。這是一堂普適性的戰“疫”心理輔導活動設計,為提高戰“疫”的實效性,還應增加親子關系、生命價值、感恩教育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