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軍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江蘇 徐州)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指由高血壓引發腦部小動脈發生纖維樣變性和局部出血、出血性壞死的癥狀,該疾病極易導致患者呼吸、循環系統衰竭,以此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4]。據臨床醫學統計,高血壓性腦出血致死率極高,其主要是由于該疾病的治療需采取及時性、有效性的治療手段才能起到治愈效果。目前臨床對其治療的手術較多,因此選取治療效果最佳的手術方式極其重要[5-7]。本文意在研究探討不同的外科手術方法在臨床上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療效,具體如下。
隨機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其中研究組患者3 0 例,對比組患者3 0 例。研究組患者年齡4 5 ~6 1歲,平均(5 2.6±3.2)歲,平均體重(5 4.6±4.1)k g,男 性1 5 例,女 性1 5 例,對 比 組 患 者 年 齡4 5 ~6 0 歲,平均(5 3.5±2.9)歲,平均體重(55.2±3.9)kg,男性15例,女性15 例。兩組患者年齡、體重、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均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兩組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治療金標準;(2)兩組患者均知道此次實驗研究的目的以及詳細過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有心臟、肝腎等內器官疾病者;(2)有嚴重認知障礙者;(3)手術耐受性極差者;(4)不配合治療者。
給予對比組患者傳統開顱手術治療,具體由專業醫務人員操作進行。術前對患者行靜脈注射麻醉藥物,麻醉效果開始后對患者行手術治療。術中選擇患者非功能區、非血管區行刀,在最靠近病理處切弧形切口,并于腦回方向謹慎切開上皮組織至腦出血區域。借用手術專用顯微成像鏡對患者行清除治療術。術中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和麻醉狀態,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七氟醚吸入,隨后對其行止血操作,患者出血癥狀得到控制后關閉其顱腔,并縫合傷口。術后密切關注患者體征,患者出現腦部腫脹等情況,及時展開相關救治措施。
給予研究組患者微創方體定向鉆孔引流手術治療,具體由專業醫務人員操作進行。術前對患者行CT 定位,確定患者病理詳細位置、范圍后將患者調整至仰臥位。先對患者行靜脈注射麻醉(或局部麻醉),麻醉效果開始后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術中根據CT 成像,選擇穿刺處避開患者腦部功能區和血管區,并根據患者詳情選取合適的穿刺深度。手術采取醫療專用定向顱鉆鉆孔,骨屑取除器去除骨屑,鎖孔器固定,破膜器刺破腦膜,擴張器依次擴張顱腦通道,導針引導下置入顱腦引流管,注射器抽出部分血凝塊,隨后連接引流管,行引流操作。術后根據出血量予不同劑量尿激酶注入,觀察出血區域清理干凈且出血癥狀消失,拔除引流管。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以臨床癥狀和不良反應為參考,患者腦出血癥狀完全消失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為顯效;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但有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為有效;以患者臨床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為無效。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感染、腦水腫、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率。
用SPSS 19.0 軟件對研究中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達,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達,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無效率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其中研究組患者感染、腦水腫、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臨床醫學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衰竭的癥狀,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嚴重病情,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高血壓引發的腦部動脈玻璃樣變性,進一步導致血管壁張力受損出現的動脈瘤破裂,患者臨床癥狀多表現為惡心、頭痛、嗜睡等[8-12]。該疾病屬于急發性疾病,對人體危害巨大,極易導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目前我國臨床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主要是通過藥物預防、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13-14]。
傳統開顱手術在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大量的臨床治療實驗中發現,其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各種應激反應,使患者存活率得不到保障。此外,由于手術需要對患者造成較大的損傷,患者術后往往難以康復,臨床應用價值有限[15-16]。
將微創方體定向鉆孔引流手術應用在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治療中,其能通過精確的定位采取最小損傷的手術方式對患者展開救治,能最大程度地增加治療精確度。微創方體定向鉆孔引流手術相比傳統的開顱手術,其不僅手術時間短,還能有效控制術中出血量,大幅度降低了患者出現并發癥和手術不良癥狀的概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此外該手術的運用,由于其創口較小,以此更利于患者術后康復治療的展開,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17-18]。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比組患者且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給予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微創方體定向鉆孔引流手術治療,其治療效果相比傳統開顱手術更好、治愈率更高。在大量的臨床實驗中發現,其在治療中能有效縮短治療時間,較少患者術后痛苦,對提高患者治療體驗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力地促進了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的減少,增加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