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鵬
(涿鹿縣中醫院,河北 涿鹿)
胎方位異常是婦產科較為常見的疾病,一般指妊娠30 周后,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正,常見于經產婦及腹壁松弛的產婦[1]。胎方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主要包括:頭先露異常、肩先露異常、臀先露異常以及復合先露異常等胎位異常,其中最為常見的屬于頭先露異常[2]。胎方位異常會導致產婦宮縮乏力、產程時間增加、產婦子宮破裂等情況發生,更會導致胎兒窘迫、死產、新生兒窒息以及新生兒產傷等并發癥發生[3]。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采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可最大程度減少分娩時間,并可有效增加自然分娩率,并降低宮頸水腫的發生[4]。為了進一步驗證該說法的準確性及有效性,本次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胎方位異常產婦80例,以分組對比的方法,探究了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的應用效果,相關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5 月至2019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胎方位異常產婦80 例,納入標準:(1)經相關檢查后被確診為胎方位異常的產婦;(2)本人及家屬同意,均屬于知情參加研究;(3)宮口打開程度超過3 cm。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及樣本組,每組40 例,其中樣本組產婦年齡21~39 歲,平 均(28.42±4.52)歲,孕 周 為37~42 周,平均(39.45±1.42)周;研究組產婦年齡20~40 歲,平均(28.39±4.48)歲,孕周為38~42 周,平均(39.44±1.41)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樣本組取側俯臥位及常規處理方法;研究組則取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進行干預,以靜脈推注的方法,為產婦注射間苯三酚80 mg,根據實際胎方位異常方向,指導產婦取與胎兒脊柱方向一致的俯臥位,腹部最大程度貼床,在產婦子宮開口在7 cm 以上時,盡量分開產婦雙下肢,促使胎頭降低,如產婦存在宮縮乏力情況時,給予其0.5%縮宮素。
觀察對比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自然分娩率及宮頸水腫發生率。
此次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SPSS 18.0 進行分析處理,以(%)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分別予以χ2、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觀察后發現:使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的研究組產婦的第一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優于使用側俯臥位及常規處理方法的樣本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對比

表1 兩組產婦的分娩時間對比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總產程樣本組 40 487.58±89.59 568.41±95.48研究組 40 245.45±78.89 289.56±101.45 t 12.828 12.659 P 0.000 0.000
經觀察后發現:使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的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及宮頸水腫發生率均優于使用側俯臥位及常規處理方法的樣本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及宮頸水腫發生率對比[n(%)]
胎方位異常分娩屬于一種不正常的分娩情況,其與產婦臨床前體位、胎盤位置、骨盆情況以及產力等眾多因素具有密切關系,胎方位異常時造成產婦難產的主要原因之一[5-6]。異常的胎方位會導致產婦產程過長,從而引發難產、大出血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嚴重威脅了胎兒及產婦的生命健康安全[7]。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確保分娩過程的安全,并較好地提高自然分娩率是醫療機構當前所急需回答的問題。
在此類問題中,雖然無法通過外力來改變產婦的骨盆情況及胎盤的位置,但可指導產婦選取正確的體位,并通過相關藥物作用來對產婦的產力進行調節,從而有效避免難產的發生。在異常分娩產婦的分娩中,可根據檢驗結果中的胎方位來指導產婦選取相對應的分娩體位,確保產婦與胎兒脊柱方向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借助產婦子宮的收縮力、重力及羊水的浮力來對胎兒的位置進行調整,便于分娩的進行。值得注意的是,產婦的產程與宮口的擴張速度具有密切的關系,但宮頸因長時間作用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情況,從而致使開口速度緩慢,從而增加了產程時間。因此,及時解決產婦的宮頸水腫情況是保證分娩的重要步驟。間苯三酚是一種可直接作用于泌尿生殖道的平滑肌,是非阿托品、非罌粟堿類、親肌性平滑肌解痙藥,該藥物不具有抗膽堿作用,在解除平滑肌痙攣的同時不會造成產婦心率加快、心律失常、低血壓等癥狀的發生,可較好地確保產婦的安全。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采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的應用效果較為顯著,可最大程度減少分娩時間,并可有效地增加自然分娩率,并降低宮頸水腫的發生。而本次研究也較好地證明了該言論的準確性,使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的研究組在分娩時間、自然分娩率及宮頸水腫發生率上,均優于使用側俯臥位及常規處理方法的樣本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胎方位異常分娩中采用間苯三酚聯合同側俯臥位的效果較為顯著,可最大程度縮短產程時間,有效避免了難產、大出血、剖宮產及宮頸水腫等不良事件的發生,較好地提高了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進一步確保了產婦的分娩安全,達到了暨定目的,值得臨床的廣泛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