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乎塔西古麗·司馬義,任敏
(新疆哈密伊州區人民醫院,新疆 哈密)
在臨床中,新生兒窒息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疾病,其中在圍生期缺氧是最為主要的致病因素。并且引起新生兒心肌損害的致病因素較多,其中以新生兒窒息的因素占比最高?;純旱男募∈艿綋p害,會導致患兒出現血壓不足,嚴重情況還會出現心力衰竭,對患兒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1]。在對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害進行治療中,通常會采用果糖二磷酸鈉進行治療,本次研究針對采用常規治療與果糖二磷酸鈉進行聯合治療對患兒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兒科自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48例新生兒窒息后心肌損害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24 例)與對照組(24 例),觀察組女性13 例,男性11 例,胎齡35~40 周,平均(37.23±1.53)周,心率不齊的共7 例,心動緩慢的17 例;對照組男性12 例,女性12 例,胎齡35~41 周,平均(37.53±1.72)周,心率不齊的9 例,心動緩慢的15 例。對比兩組患兒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治療方式進行治療:給予患兒吸氧、糾正患兒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并對出現神經系統癥狀的患兒進行鎮靜、止驚等方式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給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果糖二磷酸鈉進行治療:對患兒采取每次220 mg/kg 進行靜脈滴注,每日滴注1 次,進行為期7 d 的治療。
對比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療效。顯效:經過7 d 治療后,患兒癥狀消失,呼吸順暢,心率恢復正常,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有效:經7 d 治療后,患兒癥狀有所改善,呼吸逐漸順暢,各項指標也有所改善;無效:患兒癥狀與各項指標均未改善甚至加重。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變化情況。
對比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的時間。
對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和χ2表示及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和t 表示及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療效[n(%)]
治療前觀察組患兒與對照組患兒各項指標差異較?。≒>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各項指標差異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變化

表2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變化
心肌肌鈣蛋白Ⅰ(mg/L) 肌酸激酶同工酶(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4 4.28±0.26 0.16±0.06 87.69±3.75 18.53±2.68對照組 24 4.26±0.27 0.35±0.09 87.73±3.68 25.12±3.17 t 0.261 8.605 0.037 7.777 P 0.795 0.000 0.970 0.000組別 n
觀察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時間

表3 對比兩組患兒經過治療后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時間
體征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 24 5.69±1.34 6.28±2.13 4.53±1.35 5.89±1.74對照組 24 7.26±1.56 9.37±3.22 6.96±2.37 7.63±1.05 t 3.740 3.921 4.365 4.194 P 0.001 0.000 0.000 0.000組別 n 心肌肌鈣蛋白Ⅰ恢復正常時間肌酸激酶同工酶恢復正常時間癥狀消失時間
在對新生兒心肌損害的臨床治療中,該病有著極高的發生幾率,通常是與患兒心肌缺血缺氧有關,通常情況下,胎兒都是在子宮內出現缺氧的情況,從而引發呼吸衰竭、心肌損害等風險。在新生兒窒息發生后,患兒會出現有氧代謝障礙,從而無氧代謝功能加強,引起患兒的心肌損害。在患兒心肌損害的情況下,心肌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會隨著細胞膜進入患兒血液中,因此對患兒血液中的這兩項指標進行檢測,能夠有效地對患兒的心肌損害嚴重程度進行評估。根據韓宗寶[2]的研究指出,心臟是人體中十分重要的器官,在人體中的心肌細胞對缺血缺氧癥狀十分的敏感,在新生兒窒息的情況下,極易造成患兒心肌的有氧代謝受到阻礙,從而加強體內的無氧代謝功能,從而導致患兒出現細胞能量代謝障礙,使三磷酸腺苷生成量急劇減少,引起患兒的心肌受到損害。通常情況下,患兒心肌受到損害時,可表現為患兒心律失常、輕度低血壓、暫時性三尖瓣反流以及心肌缺血等情況發生,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對患兒的生命帶來嚴重威脅。在大多數的心肌損害患兒中,都有著可治愈性,但是如果未能對患兒進行及時治療,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則會發展成為不可逆型的心肌壞死,使患兒預后較差,因此對患兒的心肌損害進行及時診斷與治療尤為重要。我們認為,患兒心肌損害大多是由于窒息缺氧所造成的,但是也不排除其他造成因素,因此都需要對患兒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防止患兒心肌損害發展成為不可逆的心肌壞死,對患兒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
在常規的治療方案中,采用酸堿平衡的治療方式能夠對患兒的心肌損害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起效較慢,不利于患兒及時治療。根據陳秀清[3]的研究表明,新生兒發生窒息的情況下有極大的幾率引起患兒心肌損害。在心肌損害的情況下,患兒的細胞膜會增加其通透性,因此會導致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心肌肌鈣蛋白Ⅰ經過細胞膜進入到血液中。采用酸堿平衡法對患兒的癥狀進行改善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聯合果糖二磷酸鈉對患兒進行滴注治療,能夠對代謝中的酶活性進行調節,改善患兒的代謝情況,從而降低氧自由基等對患兒細胞的損害,在維持細胞膜完整性的同時,對受損的心肌細胞進行修復。
在本次研究中,對患兒采用常規治療法聯合果糖二磷酸鈉進行綜合治療,與單獨采用常規治療相比,不但提高了患兒的療效,并且減少了患兒的治療時間,對患兒的預后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綜上所述,采用果糖二磷酸鈉對心肌損害患兒進行治療有著更好的治療效果,加快了患兒的康復速度,值得廣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