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恒,周奎龍,梁志杰,宋陽杰
(邢臺市人民醫院 針灸科,河北 邢臺)
肩手綜合癥是一種臨床并發癥,在腦卒患者中尤為常見,可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使患者肢體活動受限,絕大多數患者在抬手、抬肩、活動手指時會感覺到疼痛和腫脹,部分患者還會終身落下殘疾,不僅嚴重影響生存質量,還會造成家庭經濟負擔[1]。為此,本文將具體探究溫針灸聯合耳針療法在中風后肩手綜合癥患者中的療效,以給研究人員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如下。
將我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中風后肩手綜合癥患者280 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40 例。觀察組:男性78 例,女性62 例,年齡42~78 歲,平均(64.14±8.43)歲,病程14~186 d,平均(62.8±8.7)d。對照組:男性77 例,女性63 例,年齡42~77 歲,平均(63.36±9.21)歲,病程15~179 d,平均(63.4±9.1)d。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接受溫針灸治療:患者采取測臥體位,用75%酒精將0.35 mm×40 mm 的毫針進行消毒,在腧穴垂直皮膚扎入,分別在肩髃、肩髎、肩貞、曲池以及尺澤穴位處垂直皮膚下針,小幅度捻轉毫針至1.5 寸,在合谷、陽池、內關穴位處垂直下針,小幅度捻轉毫針至0.5 寸,留針2 min 后,將八根長度為2 cm 的艾條分別垂直插在8 個針柄上,并且保持艾條與穴位距離在3 cm 間,將艾條點燃施灸,留針30 min,1 次/d,5 次/周,10 次/療程,進行2 個療程治療[2]。
觀察組患者采用溫針灸聯合耳針療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耳針療法,將耳部肩、腕、指脾、腦點、丘腦、交感6 個穴位進行嚴格消毒,將患者耳郭用左手固定,右手用0.35 mm×40 mm 的毫針迅速刺入6 個穴位中,讓患者出現酸痛麻漲的感覺即可[3]。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FMA 評分情況;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研究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前的VAS、FMA 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VAS、FMA 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FMA 評分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FMA 評分情況比較
VAS 評分 FMA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40 7.33±1.24 1.77±0.44 20.34±5.37 45.31±6.74對照組 140 7.11±1.79 2.97±0.55 21.13±6.57 40.56±8.35 t 1.195 20.459 1.102 5.238 P 0.233 0.000 0.272 0.000組別 例數
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比較[n(%)]
肩手綜合癥在臨床上又叫痛性營養障礙,主要是指患者在原發病恢復期間如中風、腦卒出現上肢肢體關節疼痛腫脹,導致肢體功能失常,在患者神經分布位置和肢體損傷部位進行按壓,可出現劇烈疼痛和灼燒感,導致患者出汗寒冷甚至痙攣[4]。肩手綜合癥不能及時診斷和醫治,就可導致手指和肩部發生畸形,引起永久性殘疾,對今后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其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患者肢體有著較長時間的疼痛和觸痛,與平時損傷程度不相符合;(2)肢體軟組織長期腫脹,并且皮膚有變薄發亮的跡象;(3)患者的運動功能降低,在進行運動時有吃力感覺,可影響日常生活及運動;(4)患者營養性皮膚得到改變,皮膚出現多毛現象,并且肌肉隨時間增長日見萎縮;(5)血管運輸不暢通,造成皮溫升高或降低,出現多汗或干燥癥狀;(6)在X線檢查下,可見斑片狀骨質疏松?;颊呷绻霈F以上臨床表現中的4 種就可判斷為肩手綜合癥[5]。
中醫認為肩髃屬手陽明經,可以治療肩臂疼痛問題;肩髎屬手少陽經,可以治療肩臂痙攣問題,和肩貞穴位一起針灸可以舒通肩部關節;曲池屬手陽明大腸經,可以治療手腕難握問題;尺澤屬手太陰經,內關屬手厥陰經,兩者結合可以治療肘臂疼痛;陽池屬手少陽三焦經,對患者關節和皮膚有清熱、消腫和止痛的功效[6]。所有穴位共同配合,起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舒經利節的功效,達到標本同治的作用。通過艾灸結合針灸治療,可以產生溫熱效應,使艾條的功效能夠深入到穴位中,加大經絡的舒通,并且滋補關節、肌肉和皮膚,促進血液循環[7]。耳朵與人體各個部位的經絡有著密切的關系,刺激耳朵穴位可以刺激五臟六腑的經絡,具有益氣活血和止痛活絡的效果,減輕患者的病癥,不至于肢體往萎縮的方向發展[8]。溫針灸聯合耳針療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數,提高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評分,改善和緩解肢體的腫脹,阻礙病情的加重,減少致殘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同時配合合理的穴位按摩,可幫助病情好轉,加以適量的鍛煉,使肢體保持活躍狀態,加快肩部和手部關節的愈合。
綜上所述,溫針灸聯合耳針療法在中風后肩手綜合癥患者中的療效顯著,有利于患者肢體行動的改善,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