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珍,王建華
(中國醫科大學塔城醫院,新疆 塔城)
我院欲探究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所實施的優質護理效果,制定了如下方案。并且我院在多方面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特征進行集中的討論分析。在我國絕大多數精神病患者發病原因都是由個性、思維的驟變,從而導致了患者行為與發生環境之間的極大不符。該病癥主要是一種慢性疾病,由于它的常見性,所以使其暫無全面治愈的醫療方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伴隨著思想異常、社會能力喪失,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1]。精神分裂患者需要長期的住院治療,又無具體治愈手段,藥物只能作為輔佐治療,因此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現階段社會精神病患者數量的增多,我院針對此制定了優質護理干預方案,并加以周密準確的進行分析調查,得到了優質護理對患者病情的緩和具有顯著成效的實施結果,具體計劃如下。
本次實驗研究抽取我院80 例患者(就診時間為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進行調查。以上患者在心理承受能力、受教育程度、身體素質機能等方面皆無較大差異,在滿足精神分裂癥基本調查需求的情況下,將所抽取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 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齡(32.3±1.4)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22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 例,女性23 例。經過專業人員進行統計分析,該調查可以繼續展開,P>0.05,具有可比性。
所抽取的患者在最初入院期間都保持常規護理方案,統計完所參與調查的患者個人體質后,對照組患者依舊保持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情況如下。
1.2.1 探究工作的分配
首先,護理人員將本次所涉及到的各方面護理方案都進行整理,如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康復護理等工作都分配給各護理小組。并讓護理人員溫習關于護理的基本知識技能,滲透培養醫療工作者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并注重醫務者的工作形象,衣裝整潔,得體大方,體現醫護人員的工作素養。并盡力做到對患者及家屬耐心溫柔,建立醫患之間的良好關系[2]。
1.2.2 成立責任小組
以院內具有護理經驗的醫師、主管、護士長來兼任工作小組的領導成員。設置24 h 服務,8 h 工作交接的護理體制。小組領導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相對應的護理類別。如:心理護理、藥物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可專門對患者進行實時的觀測記錄。
1.2.3 環境舒適護理
精神分裂癥患者思維薄弱,易敏感,對所生活的環境要求較高。因此護理人員要時刻保證患者生活的環境清潔,病房每日注意通風,地板要保持濕潤,室內可引入一些花朵、香薰等來凈化室內空氣,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護理環境[3]。在建立起良好醫患關系的同時,護理人員也應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出現了異常的心理或行為,在最初就給予患者安撫與鼓勵,若有異常,則要及時報告醫師等組長來進行處理。必要時可將患者進行單獨控制,避免造成其他患者受傷。
1.2.4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要時刻注意患者在治療期間其心理歷程的變化,由于精神分裂癥的疾病特殊性,當患者出現了反常的心理及行為,護理人員就有權給予控制手段進行解決。應注重平日對患者的心理安撫,可鼓勵其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告知患者,若積極配合治療,則有相當大的可能得到全面治愈[4]。盡量多的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想患者所想,滿足患者所需。多多與患者交流,當其毫無防備的吐露心聲,我們醫護人員才能更大程度的了解患者。同時讓患者家屬也重視起心理護理的作用來,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讓其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最大的幫助與配合,與患者一起共渡難關。
1.2.5 生活護理
某些患者患病較為嚴重,在某些方面無法做到依靠自己。所以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可適當輔助患者進行簡單的洗臉、洗澡等個人衛生工作的完成。
1.2.6 安全護理
適當的戶外鍛煉可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良好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患者回歸社會的重要前提。在患者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醫護人員陪護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并且密切關注患者保證其安全,以杜絕意外事故。
1.2.7 開展文娛活動
盡量多的參加娛樂活動可引導患者建立起健全完整的心理。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在治療方案中表現優秀的患者,院方可適當給予獎勵,鼓勵其加入社會活動的自信心[5]。如此康復娛樂活動的開展意在鍛煉患者的生活技能、社會工作與認知能力。
1.2.8 健康教育
舉辦相關宣傳活動,以健康教育為主題進行宣傳講解。將患者家屬作為講座的主要對象,院內工作小組與家屬一起了解患者的患病動機、患病因素等。與家屬保持統一戰線,并告知家屬要對患者更加耐心,只有在家人的陪伴下,患者的情緒和病情才能最大程度得以緩和[6]。拉近患者與家屬之間的親密關系,防止家屬將患者棄于醫院不理。
以社會用功能缺陷篩選量表上的患者能力培養作為評判標準,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主要包括患者社交能力、家庭能力、職業能力、生活能力等,院內對患者的評價越優秀,則表示該患者的社會功能培養的越全面。
專業的數據處理人員對本次患者病情調查資料進行分析,輸入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通過t 檢驗,當P<0.05 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在應用了優質護理干預方案后,在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如社交能力、家庭能力、職業能力、生活能力)皆優于對照組,護理效果顯著且優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方面能力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各方面能力評分對比
實驗組 對照組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社交能力 22.6±2.4 66.4±3.8 21.5±2.7 49.4±2.8家庭能力 31.7±2.3 59.8±3.3 30.8±2.6 48.3±3.0職業能力 22.5±1.9 50.6±2.9 27.5±2.1 42.9±2.4生活能力 34.8±2.0 61.4±4.6 32.7±2.1 45.3±3.1 SDSS 總分 112.6±6.9 210.5±11.4 112.7±6.7 156.2±7.9組別
精神分裂癥患者患病時期較長,我院探究工作者需要付出全身心的精力為患者做康復護理[7]。經過本次探究看出,精神分裂患者所應用的優質護理干預方案是有顯著成效的,是具有推廣學習意義的。實施過優質護理的精神分裂患者的各項能力皆得到了明顯提高,社會能力、心理能力、家庭能力、社交能力、職業能力等皆得到了較大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盡快回到生活的正軌[8]。優質護理不僅可以緩和患者的情緒,治療患者的疾病,還促進了患者及家庭的親密關系。
綜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效果優異,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