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眾多行業至今仍未完全復工復產。而其中,口腔醫療由于是暴露性操作,至今還不能正常開業,屬于疫情重災區。
但是,《中外管理》發現:并非所有口腔醫療企業都慌張忙亂,作為一家學習稻盛經營哲學、實踐阿米巴經營的企業,廣西榮代口腔面對疫情的做法就相當從容。那么,他們的做法有何可取之處?又為何能在疫情中保持定力?《中外管理》采訪了廣西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廣西榮代口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榮代口腔)總經理何超,聽聽他的應對之策。
何超表示:由于2月份不能開門營業,收入完全是零,但人員成本卻沒有減少;3月份預計營業收入約僅有正常業績的20%。此后如果應對得當,業績會逐漸恢復,但也要到2020年下半年才能完全恢復正常。面對這種局面,榮代口腔及時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
首先,在當初推進阿米巴經營時,公司根據稻盛經營哲學,實行了“現金主義原則”,實施了水庫式經營——為未來創建一個“退休”資金池。危機時刻,這筆錢變成了企業的救命錢。現有的資金留存可以足額支付員工六個月工資,既保障了企業正常運營,又解決了員工的后顧之憂。
其次,以員工為本,加強對員工的心理撫慰和引導。為了確保員工的安全,公司實行彈性工作制。
再次,全員推行網上培訓,苦練內功。第一,明確疫情期間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制定學習計劃;第二,制定授課計劃,逐步提高授課質量;第三,為了確保學習效果,設定學習考核機制。
最后,及時學習小結,確保學有所成。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學習不只是為了提高專業水平,更要培養員工獨立思考、勇于擔當的能力。為此,公司結合阿米巴經營的特性,通過講師對當天疫情防控的解讀,讓大家明白“治大國若烹小鮮”的道理;明白政府在應對疫情時所采用的策略與方法,與阿米巴經營所遵循的原理、原則高度一致的道理。比如:抗擊疫情,中國為什么能夠取得初步的勝利?有如下原因。
1、14億中國人上下同心,哲學共有:理念一致、目標一致、利益一致。
2、人人參與,依據原理原則指導經營:健康者戴口罩、居家隔離,感染者醫學隔離。讓全員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認可共同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不斷創造抗擊疫情的“高收益”。
3、用數字指導經營,追求完美主義:一一對應、雙重確認、公開透明,每天及時通報疫情的數字,通報感染者經過的區域、接觸的人員等,并做出及時正確的應對。
4、以小部門為單位進行獨立核算:人人參與,所有的小區、村落,都有自己的防控任務。
“在這個解讀過程中,大家明白了經營為什么要遵循原理、原則,為什么要用數字指導經營,為什么要建立水庫式經營等問題。盡管這些問題這幾年我在不斷地講,但遠沒有危機之中,結合疫情防控來解讀,讓參與者更有感悟,這是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財富。”何超這樣說。
那么,何超從容應對疫情的能力和底氣,到底是來自哪里呢?榮代口腔又是如何與稻盛哲學結緣的呢?
何超出生于廣西省靖西市的一個農村大家庭,從廣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畢業后當了一名醫生。由于父母日趨老邁,家里還欠著銀行貸款,而且綜合醫院的口腔科不被重視,于是決定辭職創業。
1993年4月,何超用借來的錢開辦了一家牙科診所,因為技術好又用心服務,開業不久便患者盈門。兩三年后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在市中心購買了一棟小樓。
2004年到2013年,何超先后在隆安、平果等縣市開設了7家門店,并成立了“榮代口腔”。員工人數擴大到150多人,何超的工作重心也從醫生轉到了自己當時并不擅長的企業管理。企業規模擴大,精力分散,企業的經營問題越來越凸顯。盡管業績還在持續提升,但團隊人心不齊、患者滿意度不高、企業發展乏力等問題接踵而至,榮代口腔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
發現企業生病了,但開不出有效的藥方,這讓當時的何超陷入了迷茫的狀態。為了走出困境,2013年,何超高薪聘請顧問,同時組織團隊的骨干人員多次到國內外學習新的技術和理念,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經營管理培訓班,但都收效甚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
經營困頓之際,經朋友推薦,何超買了一本《京瓷哲學》,讀來很受啟發。2017年,他開始狂熱學習稻盛經營哲學,稻盛先生的所有書籍與講話視頻,他都反復研讀,盛和塾的各種活動、講座也都親自或組織員工參加。
一年浸泡式的學習,何超終于找到經營陷入困境無法自拔的主要原因。起初他認為企業發展乏力是因為員工心性不高、能力不強,后來卻發現本質的問題是自己私心作祟:當小有成就之后生起了傲慢心,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忘了當年學醫的目的,忘了創業時的“責任和夢想”。忙于制定發展規劃、修訂各種管理制度,卻忘記了對“人心的經營”。
在稻盛先生的影音資料和書籍里,何超不僅找到了企業的病因,還找到了對癥下藥的良方,那就是與全體員工一起,導入阿米巴經營,讓利他哲學成為了榮代人的行為指南,明確企業的經營目的是“為了全體員工的物質幸福與精神幸福”,建立了以部門為單位進行核算的會計管理體系,摒棄個人績效制度,實行大家族主義和實力主義相結合的人才培養考核機制。
2017年7月,在加入盛和塾學習半年之后,何超率先在最大的一個門診店進行試點,取消了醫生個人提成制度。果不其然,這一顛覆行業常規的舉措,遭到了個別醫生的強烈抵觸,甚至有些年輕才俊提出了辭職。但更多的人選擇了“服從”,同年第三季度,公司業績同比增長33%,大多數醫生和護士開始接受了新的考核制度。然而,由于缺乏經驗,考核制度還不夠健全,第四季度增長率又下滑到3%。
本來在公司推行稻盛經營學學習時,內部質疑聲就一直沒有斷絕。這個時候,出現這種業績,一些元老擔心地說:“在日本適用的東西,中國國情下未必合適!”還有人善意提醒要吸取人民公社時代“大鍋飯”的教訓。但何超深信利他哲學和阿米巴經營是個“寶”,是榮代口腔走向未來的必由之路,但如何用好這個“寶”,其實心里缺乏底氣。
正當改革碰上困難,人心動蕩的時候,2017年10月,一位講師到南寧講授《京瓷人才培養制度》,并給學員演練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讓何超豁然開朗,增加了繼續推行改革的信心。
2018年1月,何超特意選擇在前一年度改革動作最大的門診店召開年會。會上他向大家展示了學來的京瓷人才評價制度和福利制度,并向全體員工承諾:2018年所有的門診店全面取消醫生個人提成的績效制度后,就算業績負增長,哪怕股東沒有分紅,哪怕借錢發工資,也要保證大家收入不降低,就此給大家吃下定心丸。
2018年5月,全體榮代人一起填寫“初心見證表”,一起回答了“你是怎么樣的一個人?你為什么到榮代工作?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三個問題。以此作為企業導入阿米巴經營的開始。再經過幾輪的反復討論,全體榮代人共同確定了榮代的使命、愿景、司訓,以及《榮代哲學手冊》。
慢慢地,公司養成了“會前必講哲學,談事必講數字”的習慣。模糊的愿景,變成了清晰的數字目標,哲學手冊的條款變成了言出必行的實際行動,“經營就是培養人才”這一理念也變成了現實。
在經營的過程中,公司員工的責任感有了明顯提高。之前是聽話照做,現在是遇到問題就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可以說,以前是一個人為自己在努力,現在是一群人基于同樣的使命,為共同的數字目標去奮斗。
稻盛哲學的實踐改變了員工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這一切又以數字的結果呈現出來。2018年,公司全年業績保持18%的增長,員工收入平均增長了20%;患者滿意度、醫療質量、財務指標等都有明顯提高,再沒有員工對稻盛經營學提出質疑了。
2019年公司實現了業績增長33%、利潤增長41%的成績。目前榮代口腔擁有7家門診,200多名員工。企業導入阿米巴經營后,實現了1+1>2的良好效果。
每一次危機都會淘汰一批企業,也會讓一批優秀的企業脫穎而出。雖然疫情讓口腔行業損失慘重,但疫情之后,民眾對自身健康的重視度一定會提高,口腔行業勢必也會引來新的發展機遇期。“因為我們擁有了利他哲學,全員參與、萬眾一心,因為我們建立了榮代特色的阿米巴經營體系,因為我們在危機來臨的時候苦練內功。所以,2020年,相信我們一定會再創奇跡。”何超信心滿滿地談道。
責任編輯:王爽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