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僅兩年多,正如何超所說,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那么,在這兩年多里,榮代口腔變化的根源是什么呢?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云對此進行了深度剖析。以下是曹岫云點評:
診所還是那些診所,設備還是那些設備,醫生基本上還是那些醫生,并沒有特別突出的人才加入,技術也談不上有什么飛躍。何超本人的努力程度、能力水平,沒有,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變化。變化的僅僅是以何超為首的榮代全體員工的“心”。境由心造,只要心變,一切都變了。
個人業績提成制度,針對“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大鍋飯”體制是一個進步,對工作效率、企業效益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用金錢來刺激和籠絡人心的制度,負面作用極大,不可能給企業帶來持續的成長發展。所以何超在公司斷然取消這一制度,鮮明地揭示榮代口腔的企業使命:追求員工幸福和顧客滿意,為人類健康和社會進步做貢獻。
何超率先垂范,在全體員工中滲透這個使命,加上從這一使命出發的種種得力措施,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大家齊心協力,作為結果,企業效益大幅提升,員工收入水漲船高,大幅提高。
人心從個人的收入提升,轉向為大家謀幸福,換句話說,人心從利己轉向利他。僅僅是這一點,就促使榮代在短短的兩年多中,發生了劇變。稻盛哲學的精髓就是“提高心性”。所謂提高心性,就是抑制利己心,讓利他心出來當主人,對事情做出判斷,并采取行動。
這可能嗎?當然可能。稻盛在京瓷、KDDI、日航就是這么干的,而且那里的干部員工也跟著稻盛努力這么干,這才有了事業上的成功。
如何提高心性?稻盛先生在《提高心性,拓展經營》等著作中都有十分透徹的解說。而對于企業一把手如何提高心性,領導人如何修行,我認為有以下要點。
1、“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謙虛,不要驕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著,就要感謝”;
5、“積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受疫情影響,口腔診所無法營業,但榮代口腔能足額發放全員工資,這就是實踐了水庫式經營之后的底氣。稻盛應對經濟危機的首要經驗,就是企業要有儲備,榮代口腔顯然已經深諳其道,并將繼續實踐之。
在中國的口腔行業乃至整個醫療行業,稻盛哲學和阿米巴經營雙管齊下、開花結果,取得明顯成效,而且成效不斷持續的企業,據我所知,廣西榮代乃是首屈一指。何超是當地口腔協會的負責人,他還打算把這套模式無償地傳授下去,這正是榮代利他之心的必然延伸。
責任編輯:王爽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