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須西
【摘? ?要】? 留守兒童問題是在社會經濟事業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背景之下產生的一個社會問題,而留守兒童的教育始終都備受關注,因為他們有著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有著和所有普通學生相同的愿景觀,他們渴望獲得成長和進步,建設自己美好的人生圖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需要做的是對留守兒童的發展愿景進行深入了解和挖掘分析,確保每個留守兒童都有愿景,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使得他們在學習與生活當中建構自身的多元化學習能力,最終實現綜合發展。
【關鍵詞】? 留守兒童;愿景觀;對策
在工業化與城鎮化的持續落實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入城市成為了新型勞動群體當中的組成部分,而與此同時留守兒童的教育也變成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很長一段時間來,留守兒童因為缺少家庭教育和親情情感方面的支持,學校在教育指導上過度關注知識技能教學,導致留守兒童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薄弱點,也讓留守兒童失去了個人發展的愿景觀。如果不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將會給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學習帶來極大的危害,也會給全社會帶來不少不良影響。面對這樣的情況,必須找到留守兒童愿景觀培養的有效措施,充分挖掘留守兒童的個人愿景,滿足他們的成長需要,讓他們不再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而是能夠真正融入到普通學生群體當中。
一、留守兒童愿景觀概述
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離開家庭到外打工,于是將孩子寄養在親戚朋友家中或者是由年邁長輩照看,缺失必要家庭教育和親情支持的學生。留守兒童的年齡為7-14歲,這正是一個學習和人生發展的基礎時期和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培養良好的愿景觀將會為他們一生的成長進步奠定基礎,為留守兒童的終身學習提供必要支持。愿景指的是個人未來的愿望以及理想,但與此同時愿景又高于理想與愿望。就愿景觀而言,從大的角度進行分析,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三觀,是對未來風景的描繪,也是未來目標、使命與核心價值觀的表現,是渴望實現的一個人生圖景。而從小處說起,愿景觀指的是每一個要達成的目標,而且每一個人都是有愿景的,愿景觀為個人的成長與進步提供了重要的行動觀點。促進留守兒童愿景觀的培育,要求對留守兒童的發展愿景進行挖掘與分析,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夠建立自己的愿景,并且全身心地投入愿景實現當中,在學習生活當中增長多方面的能力與素質。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個人的愿景觀涉及多個方面,其中非常現實和基礎的愿景觀包括:提高學習興趣、增強交往能力、強化自控能力。學習興趣是支撐留守兒童未來學習進步的動力所在;交往能力是讓他們充分適應學校學習生活和未來走向社會的必備能力;自控能力關系到學生的更新綜合素質的發展,關系到其他能力素質的發展效果。
二、留守兒童愿景觀的對策
1.提升留守兒童學習興趣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在學習當中會遇到一定的問題,面對學習往往存在著消極對待和缺乏興趣的情況,這既影響到留守兒童順利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還會給他們其他能力品格的學習與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所以要引導留守兒童建立正確愿景觀并最終實現愿景,首先就需要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著手。在興趣培養方面,首先需要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指導,引導家長建立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讓留守兒童在學習成長當中理解父母艱辛,喚起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降低興趣培養的難度。留守兒童出現學習興趣較低情況的一個主因是存在一定心理問題。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關心,希望與父母團聚,但是這樣的意愿長時間無法滿足,就會讓他們在面對學習和生活時,出現消極對待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要轉變觀念,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疏導他們的困惑,培育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讓他們能夠認識并理解父母的艱辛,端正學習態度,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強化主動學習意識。除此以外,教師要擔當起興趣培養的責任,注意在教學當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用個人的行為和積極情感對留守兒童進行潛移默化的指導。教師也要注意給留守兒童打造和諧寬松和愉悅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在課堂學習當中滿足自身需要,將學習當作是個人的內在需求,并在教師多元化方法的指導下強化學習興趣。
2.提高留守兒童交往能力
具備良好的交往能力能夠讓留守兒童有效適應學校生活,培養他們積極健康的心理態度,也為他們的學習和能力進步帶來極大的動力。要促進留守兒童交往能力的發展,學校需要從實際出發提出一系列的優化和保障措施給留守兒童良好的情感支持。首先,教師要經常性組織班級實踐活動,強化留守兒童的集體主義精神,提高班級整體的凝聚力,讓他們在這些活動當中加強協作和溝通交往,增進對彼此的了解,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消除彼此的誤解與隔閡,讓留守兒童獲得更多的朋友和關懷。其次,教師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并為他們建立心理檔案,了解他們不愿與人溝通交往的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指導他們掌握與人溝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3.增強留守兒童自控能力
自控能力可以幫助留守兒童克服學習與生活當中的諸多難題,增強他們對自身行為與情緒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讓他們真正建立樂觀積極的人生目標和科學正確的價值觀。要對學生進行自控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需要幫助他們建立全面發展的目標。教師要注意幫助留守兒童建立近期與長遠目標,其中長遠目標是留守兒童的未來愿景,而近期目標則是貼近實際和留守兒童渴望達成的近期目標,讓他們在目標指引之下建立正確的愿景觀,并最終實現自己的愿景。另一方面要增強留守兒童的責任意識,并在責任意識培育當中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協助他們構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就是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他們的賞識,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用寬容之心與留守兒童溝通交往,認識到父母的辛勤付出,激發他們感恩和包容心理,讓他們真正從內心深處愿意做好自我控制。
在當前關注弱勢群體、促進教育公平以及推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之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成為了目前教育研究當中的重點。在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指導的過程中,除了要把重點放在知識教學之外,還必須積極挖掘學生的發展愿景,讓他們能夠迅速融入社會,明確自身的成長進步行動目標,塑造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并在個人愿景的支持之下適應社會,成長為富有競爭力和綜合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