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幫助學生面對變化的現狀調整自己的認知和行動,并進一步與學習環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實現自我教育與自我發展,是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德育導師制通過引導學生在校生活、開展班級活動、進行心理輔導等,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全員育人;德育導師制;積極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0)23-0015-02
【作者簡介】劉琦,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無錫,214101)教師,一級教師,無錫市錫山區德育能手,無錫市行知式青年教師。
高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學業的一道關鍵分水嶺。新的校園、新的班級、新的學習生活,讓不少學生漸漸失去了初中時的學業優勢,在自己、家庭、學校、社會更高的期望下,有的學生抗壓能力較差,失去斗志,有的學生目標迷茫,失去努力的方向,有的學生行差踏錯,人生陷入灰暗的泥淖……如何面對變化的現狀,調整自己的認知和行動,適應高中環境,并進一步與學習環境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實現自我教育與自我發展,為自己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是高中生在這一階段亟須解決的問題,也是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德育導師制,是學校在全員德育的背景下構建的學生積極心理培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相結合的德育模式。在這一德育模式中,教職工全員參與,積極踐行行動德育,在實踐中引導開發學生的成長潛能,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與生活中,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德育導師制的實施,就是在每個班級成立以班主任為組長、全體任課教師為組員的德育工作小組,形成全員、全程、全科育人的德育機制,這一德育模式關注學生個體發展,關心學生心理變化,重視學生學業提升。在德育工作小組中,每位導師負責帶5名左右學生,關注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思想狀況,給予肯定或鼓勵;指導學生制訂可持續發展目標,幫助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如果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學習或心理方面的問題,能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并努力解決;創設各種活動平臺,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舞臺。
具體而言,德育導師制的實施,就是要求每一位導師提高教改的積極性,通過學習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尋找“共振點”、探索“生長點”、感悟“幸福點”,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促使他們學會學習,形成健康的心態、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達到全面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一、在活動中尋找師生的共振點
為了克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消極心理,德育導師應關愛每一位學生,隨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導師要能夠利用自己的學科特點或專長,針對學生們的各種困惑或成長需求,如有的學生對編程有研究,有的學生對天文觀測感興趣,有的學生對民族舞很執著,有的學生對養花種草有偏愛,等等,積極組織各類技能比賽或展示性活動,多層次、多方位為學生提供成長的舞臺和機會。通過這些活動,導師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成就學生,讓學生在接受適合的教育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二、在研究中探索師生的生長點
對每一位即將成年的高中生來說,班級是他們成長的家園。如果班級具備友好融洽的人文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就會激發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和生活,促進他們道德觀念的養成。為了實現這樣理想的教育圖景,德育導師除了認真學習任教學科知識外,還要多閱讀班主任基本功與健康心理調適方面的書籍,從專業的角度開展學習與研究,并付諸德育實踐。如除正常學科教學外,導師還要協助班級開展讀書活動、團體班會、個別心理輔導等,傳遞積極理念,及時發現并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積極樂觀的狀態;能夠及時感知到學生的“負面”情緒并及時疏導,通過包容接納和及時矯正等方式,調整學生心態,塑造學生積極心理,為學生成長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三、在關愛中感悟師生的幸福點
對于身處學業壓力中的高中生來說,如果能夠挖掘他們固有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促進個人發展,將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而這也正是每一位德育導師的工作目標。許多學生因不適應高中學習生活而形成的消極心理,并非“大道理”能夠消除,而是需要單獨進行“暖心”教育。德育導師進行一對一的幫教,讓學生接觸優秀教師、感受優秀教師的學術素養和人格魅力,從而影響、引導和消除這些學生的消極心理,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使他們在逆境中奮起,重新獲得奮斗的力量。
德育導師制,既發揮了德育小組團隊協同育人的力量,更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育人實踐,實現了全員德育制度創新。導師們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的各種挑戰,獲得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鄒建國.中學德育導師制的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9(7):88-89.
[2]魏男南.淺談高中新舉措“德育導師制”[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1):197.
[3]胡劍豪.中學導師制實踐回顧及困惑思考[J].社會心理科學,2014,29(Z1):167-173.
[4]楊李硯.如何有效開展高中導師制[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3,27(S1):108-109.
[5]陳紅.高中“導師制”工作的實施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