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玉
摘要:現代社會,建筑主體結構質量的好壞對整個建筑工程結構的功能與使用壽命有著密切關系。若是工程主體結構有一些質量問題存在,一定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安全性,為此務必要加大對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力度,優化檢測環節,加強相關人才隊伍的培養,確保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帶動建筑行業的穩健發展。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探究與分析,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一、前言
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發展帶動著城市發展進程的加快,為了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提高各個小區的容積率,隨著建筑樓層的不斷增加,對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施工難度,所以施工隊伍需要對相應的施工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掌控,明確主體結構施工的各類難點,通過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從而促使建筑主體結構更加穩固,實用性更強。
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重要意義
在建筑工程當中主體結構占據著主導地位,與整個工程質量、功能有著緊密的聯系。近些年來伴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功能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且主體結構形式更加多樣化,隨之對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此情況下,為了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與質量,施工單位要注重主體結構工程,應用先進施工技術與手段進行主體結構施工,使得其滿足目前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建筑主體結構是建筑地基上部,地基能承受建筑荷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施工中一定要確保地基更為牢固與穩定,進一步保證地基能夠承受的重量。通常來說,建筑工程分為地基與主體兩個部分,兩者的施工質量與整個建筑的質量有著直接關系,且與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息息相關。
三、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1施工測量。在工程中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對主體結構施工的有序進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若是施工測量準確性不夠,就會很大程度影響最終的施工效果。在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測量中測量內容主要包括:主體結構的高度、垂直度等,在實際的工作中要想提高測量精準度,作為測量技術人員應當采取一些幾項措施給予完善,進而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第一,做好標高線的設置工作,精準定位標高線,在設置完成標高線后,測量人員應當利用水準儀對標高線進行二次測量;第二,要想有效確保建筑主體結構的垂直度,進行主體結構邊角柱設置時要高度重視其高度,對其進行精準定位,設置完成后作為測量技術人員應當通過利用重錘或激光儀測量垂直度;第三,要想有效控制建筑主體結構的軸度,通常需要使用激光經緯儀更好的引測測量工作。
2鋼筋加工。開展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當中要將鋼筋材料進行加工與運輸,若是驗收與送檢鋼筋材料時,沒有嚴格按照規范與標準要求進行,應當嚴謹材料加工,若是施工過程中產品的質量均符合要求,要業主與監理人員共同簽字同意后才可以進入到施工現場,并且按照材料不同分類保存與堆放,做好鋼筋材料的保存工作,避免因為鋼筋存儲不恰當而對材料質量造成影響。其次,鋼筋材料加工形狀與大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與工程設計相關規范與要求相互滿足,首先鋼筋表面不可出現損壞與油污等情況,經過加工后就能完成建筑工程,還需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將其分為不同規格擺放,不能夠在施工現場進行胡亂的堆放。
3混凝土施工。現階段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在建筑主體結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工程施工中一般使用商用混凝土來施工。在實際施工中要想確保混凝土質量達到使用標準與要求,建筑企業需要選用一些信譽與口碑比較好的供應商,在訂單中標注清楚混凝土標號、骨料直徑及添加劑等,并且供應商在施工中要測評混凝土使用性能。其次,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一般采用泵送方法,若是結構體積較大,就要通過分層方法進行施工,安排專業工作人員開展振搗施工,從而提升混凝土澆筑施工效率,避免出現中空現象。此外,作為工作人員需要注重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自由下降的高度不能夠太大,要保證在10cm左右。在實際的施工中要嚴控混凝土結構標高,以免出現混凝土厚度過大或過小情況,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造成影響。
4加固施工。首先選擇質量優的原材料,為了保證采購的原材料質量達到標準,工作人員在購進原材料時應當選擇信用度比較高的供應商,對原材料工廠和資格證書進行檢查。然后核對原料標準,由于鋼筋的種類和規格各式各樣,所以在采購材料之前工作人員要認真細致的核對設計方案,選擇適合的鋼筋規格,考慮清楚焊接與銜接方向,根據施工方案、進度合理選擇施工材料,防止資源與成本的浪費。再次合理運送和儲備材料。運輸到施工現場的鋼筋需要進行采樣與重復查看,當原材料質量達到標準才能儲存到倉庫中,還需要依據規格、樣式差異對鋼筋進行分類儲存。最后規范加工安裝操作,依照施工進度有規劃地生產原材料,并且依照相關要求來焊接鋼筋,以免施工時嚴重損壞施工材料。
四、建筑施工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的改革措施
1優化施工流程制度。隨著建筑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流程日益復雜,這就需要對施工流程制度進行完善,從前期的地形勘察、與分包方的溝通與交流,再到后期的相關信息和要求都要傳送給設計方,設計部門需要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需求、業主的要求開展設計工作,然后邀請專家學者對其進行評價,提出相應的意見,還需要對原材料進行采購,做好一些其他的準備工作,最后投入到工程施工中使用。在具體的施工中相關建設部門、監理部門以及財務部門三者之間需要相互協作,共同促進施工進度,一直到后期的竣工環節,這一工程才算完工。另外,當前對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進而對施工流程優化就迫在眉睫,此時就需要對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細致的考察,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制度,政府部門還需要對目前市場上的情況進行探查,立法說明流程中的標準,進而就能夠對當前建筑市場、原材料市場以及其他施工市場中出現的混亂局面進行規范化管理。
2培養相關人才團隊。建筑由于對于建筑質量的要求提升,所以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之中,對于相關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有意識的培養相關的人才團隊。當下建筑建設過程往往牽涉到多個學科的交叉,相應的施工人才團隊則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主體結構施工與人們的人身財產安全緊密相關,所以需要科學有效的提高建筑主體結構質量,對技術的要點進行充分掌控,且還要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革與規范,這就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與質量,使得建筑行業得以快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冰.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綠色環保建材,2020(3):171+173.
[2]李杰.房建施工中的技術控制要點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8(8):196-197.
[2]馬帥,王江平.建筑主體結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建材與裝飾,2020(03):47-48.
(作者單位:濟南一元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