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盼來 張敏 常文亮 袁梅 王樹林



摘要?為降低通海基地上部煙葉煙堿含量,提高煙葉原料可用性,采用田間小區試驗的方法,研究了增密降氮對煙葉生長發育及產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適當降低氮肥和增加種植密度時,煙株能完成正常的生長發育,均價、上等煙比例、經濟效益等與常規生產條件下相當,此外降低了上部葉總植物堿和總氮含量,提高了煙葉總糖、鉀含量,化學成分更加協調,煙葉評吸質量也明顯改善。綜合分析認為,通海基地單元施氮量為75?kg/hm2、種植密度為120?cm×50?cm時煙葉質量較好。
關鍵詞?烤煙;增密降氮;生長發育;質量
中圖分類號?S5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20)07-004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7.015
Effects?of?Densityincreasing?and?Nitrogensaving?on?the?Growth,?Yield?and?Quality?of?Fluecured?Tobacco
XIANG?Panlai,?ZHANG?Min,?CHANG?Wenliang?et?al
(China?Tobacco?Sichuan?Industrial?Co.,?Ltd.,?Chengdu,?Sichuan?610066)
Abstract?To?lower?the?alkaloid?of?upper?leaves?and?to?increase?its?availability,?a?field?experiment?was?conducted?to?study?the?effects?of?densityincreasing?and?nitrogensaving?on?the?growth,?yield?and?quality?of?fluecured?tobacco.?The?results?showed?that?it?was?a?feasible?method?to?product?high?quality?tobacco?leaves.?The?growth?and?development?was?normal.?The?average?price,?fine?tobacco?ratio?and?economic?benefit?were?equivalent?to?those?under?conventional?production.?Densityincreasing?and?nitrogensaving?method?could?reduce?alkaloid?and?nicotine?content,?and?increase?sugar?and?potassium?contents.?Meanwhile,?it?made?chemical?composition?more?harmonious.?The?smoking?quality?was?also?improved?significantly.?The?comprehensive?analysis?concluded?that,?the?tobacco?quality?was?better?under?the?condition?of?75?kg/hm2??nitrogen?and?120?cm×50?cm?planting?density.
Key?words?Fluecured?tobacco;Densityincreasing?and?nitrogensaving;Growth?and?development;Quality
作者簡介?向盼來(1984—),男,湖北宜昌人,助理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葉生產及質量檢驗工作。通信作者,助理農藝師,碩士,從事煙葉生產及質量檢驗工作。
收稿日期?2019-09-10
種植密度和氮肥用量是煙葉生產中的兩個重要因素,主要影響煙株的個體發育與群體發育[1]。氮肥施用量過多或過少、種植密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煙葉正常生長發育以及煙葉品質的形成[2]。因此,生產中要做到合理的種植密度和適宜氮肥用量,這是煙葉優質適產的基礎[3]。但在煙葉生產過程中,過量施用氮肥、降低種植密度會導致煙堿含量不適宜,尤其上部葉煙堿含量過高會影響煙葉可用性。四川中煙通海基地單元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尤其上部葉刺激性大和煙堿含量過高等問題。
增密減氮作為一項綠色增產增效技術[4],在大宗農作物上應用較廣泛。目前,關于施氮量和種植密度的研究較多,但不同產區的生態條件差異較大,以及卷煙工業質量需求風格不同[5-6],氮肥施用量、種植密度也不同。鑒于此,筆者研究了通海基地單元增加種植密度和降低氮肥使用對上部煙葉煙堿含量的影響,探討適宜通海基地單元且滿足“寬窄”需求的種植模式,旨在提高基地煙葉原料的質量和可用性。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9年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四街煙站試驗田進行,土壤為紅壤,土壤pH?6.5,有機質34.2?g/kg,堿解氮148.4?mg/kg,速效磷57.9?mg/kg,速效鉀213.3?mg/kg,前茬為蔬菜。
1.2?試驗材料?供試品種為K326。
1.3?試驗設計?試驗設2個施氮量水平,常規施氮量A1(CK)=105.0?kg/hm2,A2=75.0?kg/hm2,較常規施氮量減少30?kg/hm2;種植密度2個水平,B1(CK):行距120?cm×株距55?cm(種植密度16?500株/hm2),B2:行距120?cm?×?株距50?cm(種植密度18?000株/hm2)。隨機組合為4個處理(表1)。
試驗田四周設置保護區,每個處理66.7?m2。氮磷鉀比例和施肥技術要求均按通海四街基地單元生產技術規范要求執行,各項農事操作及時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在同1天內完成[7-8]。
1.4?測定內容與方法
1.4.1?煙株生長勢調查。分別于團棵期(移栽后25~30?d)、現蕾期(移栽后50~55?d)調查煙株生長勢,并測定最大葉長、最大寬。
1.4.2?農藝性狀調查方法。于打頂后15?d調查各個處理煙株的農藝性狀,包括株高、有效葉片數、莖圍、節距、最大葉長和最大葉寬等。按照煙草行業頒布的農藝性狀調查方法(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T?142—2000)。
1.4.3?抗病性測定。病蟲害調查按照?GB/T?23222—2008《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
1.4.4?取樣方法。采烤期間各試驗田單采單烤,單獨存放,單獨分級,烘烤完畢分別取各個處理的B2F、C3F、X2F共3個等級的煙樣3?kg,用于外觀質量評價、化學成分分析及感官質量評吸[9]。
1.5?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采用Excel進行數據整理;采用SAS進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對煙株生育期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主要影響現蕾期、打頂期及采烤期,但對還苗期、團棵期沒有影響;降低氮肥后的T3、T4處理到達現蕾期、打頂期、采烤期的時間較T1、T2處理分別提前3~4、1~2、3~4?d,且生育期縮短3?d,這說明適當增加氮肥有利于大田煙株的個體發育,但煙葉成熟期也會相對推遲,這與劉云等[10]研究結果一致。
2.2?不同處理對煙株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煙株團棵期、旺長期、圓頂期的生長發育沒有明顯影響,田間生長整齊一致,都符合優質煙葉生產的標準,但T1、T2處理旺長期、圓頂期的葉色明顯比T3、T4處理深,主要表現為旺長期T1、T2處理葉色深綠,T3、T4處理葉色綠,圓頂期T1、T2處理葉色綠,T3、T4處理葉色淺綠,這可能與T1、T2處理施氮肥較多有關。
2.3?不同處理對煙株主要病害發生的影響
田間主要調查了常見的煙草普通花葉病毒病、煙草赤星病和煙草黑脛病,未見其他病害發生。從表4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病害均有不同程度地發生,但差異不顯著。因此,適當降低氮肥或適當調整種植密度煙株也能達到正常生產水平。
2.4?不同處理對烤煙經濟性狀的影響?從表5可以看出,T3、T4處理的產量、均價、產值以及上等煙比例略低于T1、T2處理,但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差異不顯著,這說明與傳統栽培措施相比,適當降低氮肥和增大種植密度可以維持或提高烤煙的產量與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大田生產中適當降低施氮量或調整種植密度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煙農種煙的經濟效益。
2.5?不同處理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不同處理各部位煙葉的化學成分分析見表6。從表6可以看出,從下部和中部葉來看,適當降低氮肥可提高還原糖含量、總糖含量、糖堿比,降低總植物堿和總氮含量;從上部葉來看,適當降低氮肥可提高總糖、鉀、氯含量,降低總植物堿和總氮含量,使糖堿比、鉀氯比更加協調,但對還原糖含量的影響不明顯。
2.6?不同處理對煙葉評吸質量的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T3、T4處理適當降低了氮肥,其中部葉、上部葉的評吸得分略高于T1、T2處理,質量檔次優于T1、T2處理,清香型特征更加明顯。由此可見,適當降低氮肥和調整種植密度可以改善煙葉內在質量。
3?討論
目前,生產中煙農主要通過增大施氮量和稀種植的方式來促進煙株生長發育,提高有效葉片數和單葉重,旨在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這種方式雖然使煙農獲得了較理想的經濟效益,但煙葉內在質量卻不樂觀,工業可用性不高,不利于煙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種植密度一致的前提下,當降低氮肥或施氮量不變時,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使得單位面積上的供氮量減少,單株的平均供氮量也減少,正常生產條件下煙株的氮吸收會增多,含氮物質的積累也增多。該研究中,減少氮肥處理降低了上部煙葉總植物堿和總氮,這與向鵬華等[1]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提高了煙葉總糖、鉀、氯含量,對還原糖含量的影響不明顯,使糖堿比和鉀氯比更加協調[11]。從“提質增效、節工降本”的角度出發,結合通海基地單元的生態條件及種植水平,建議通海基地單元施氮量應控制在75?kg/hm2以內,種植密度為120?cm×50?cm。
4?小結
增密降氮技術措施在優質煙葉生產中是可行的。當適當降低氮肥和增加種植密度時,煙株生長發育正常,均價、上等煙比例、產值等與常規生產條件下相當,同時還降低上部葉總植物堿和總氮含量,煙葉評吸質量也明顯改善。試驗結果顯示,通海基地單元適宜的施氮量為75?kg/hm2,種植密度為120?cm×50?cm。
參考文獻
[1]?向鵬華,黃銀章,單雪華,等.?不同施氮量和種植密度對烤煙上部煙葉質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8(1):18-20,24.
[2]?張喜峰,張立新,高梅,等.密度與氮肥互作對烤煙圓頂期農藝及經濟性狀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5):36-41.
[3]?王建波.種植密度和施氮量對烤煙化學成分的影響[J].農業科學研究,2017,38(2):14-18.
[4]?鄧小華,楊麗麗,鄒凱,等.煙稻輪作模式下烤煙增密減氮的主要化學成分效應分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7,30(4):991-997.
[5]?唐先干,李祖章,胡啟鋒,等.?種植密度與施氮量對江西紫色土烤煙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3):47-51.
[6]?吳佳溶,徐茜,陳志厚,等.?施氮量與種植密度對煙草品種?CB-1?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7,45(2):67-70.
[7]?王盼盼,常春麗,楊新宇,等.草木犀翻壓配施化肥對烤煙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8,33(S1):222-229.
[8]?張啟莉,馬明清,肖建華,等.烤煙NC297在廣元煙區的適應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2):31-33.
[9]?龍大彬,郭亮,李帆,等.不同種植密度對烤煙K326上部葉產質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12(15):34-35,38.
[10]?劉云,王程棟,程朝暉,等.施氮量與種植密度互作對烤煙生長發育及品質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8(16):5-6,9.
[11]?李傳勝,史宏志,李懷奇,等.增密減葉減氮模式對烤煙上部葉的提質增香效果[J].河南農業科學,2017,46(4):32-37,48.
安徽農業科學,J.Anhui?Agric.Sci.?2020,48(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