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和
摘要:隨著中國攝影藝術的蓬勃發展,風光攝影逐漸成為了我國當代攝影的主要題材之一。風光攝影具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與制造工藝學、物理學等學科具有緊密的關系。同時風光攝影又是大眾化的,具備與其他藝術類別相似的審美特征。研究風光攝影就不得不提到其科技化和大眾化的特點,本文主要從風光攝影的審美特征和時代精神兩個方面研究中國當代風光攝影。
關鍵詞:中國 ? 當代 ? 風光攝影 ? 審美特征 ? 時代精神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5-0168-02
風光攝影以展現自然風光之美(自然景色、城市建筑等)為主要創作題材,是多元攝影中的一個門類。風光攝影建立在眾多學科之上,涵蓋物理、化學以及哲學等相關知識,具有藝術性與審美性,科技化和大眾化的特點。同時我國的風光攝影又繼承了傳統山水畫的藝術特點,因而其不僅能夠傳達出獨特的審美韻味,而且能夠很好的彰顯時代精神,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一、中國當代風光攝影的審美特征
中國當代風光攝影作為多元攝影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僅具有藝術的普遍共性,還展現了其獨特的個性。我國當代風光攝影所表達的審美情趣是感性與理性的完美交融,在表達風光之美的同時傳達時代所賦予的特征。
(一)直觀具象與綺麗幻想的有機結合
風光攝影通過攝影藝術將自然風光、城市建筑等等現實存在進行藝術的加工,通過攝影作品進行情感的傳遞。中國風光攝影應當歸屬于一種造型藝術,其不同于文學、話劇以及音樂等藝術形式,風光攝影通過色彩、線條、構圖、影調等語言向人們展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類的創造奇跡,經過轉化后的具象不再是簡單的自然描繪,而是飽滿的意蘊表達傳遞直觀具象的審美情趣。例如,三月桃花初放、六月荷塘尖角、九月北雁南飛、十二月銀裝素裹等等,美好綺麗的自然風光蘊含著了人們的情感哲思,傳遞著不一樣的情趣。自然風光本就是渾然天成的,是自然界的美的表現形式,山川湖泊、日月星辰、草木魚蟲、花鳥獸禽等等,其天然攜帶著自然的審美。同時,人類運用風光攝影將這些具象展現出來的同時也使得風光攝影同時具有了人類的審美。風光攝影本質上就是一場“人與自然”的邂逅盛宴,能夠吸引人們的興趣,同時給人們帶來愉悅的情感享受。據筆者多年研究經驗,風光攝影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純的記錄自然風光或者是人類建筑,其主要作用是使得這些具象得以被人們所認知所感受,小到一片草地,大到整個寰宇,都是可以被記錄的對象。而另一種風光攝影則包含了攝影師的情感哲思,通過運用各種攝影技巧,將攝影師的審美融入到自然風光當中,這種攝影可以說是被人審美化了的自然風光,有一個“二次創作”的過程。
(二)一瞬風光與情感的永恒表達
風光攝影作為一種靜態的藝術,不同于繪畫可以將具體的事物進行抽象描繪,也有別于電影對現實事物的升華,它就是將時間定格于當下,將各種美好的瞬間記錄下來。時光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在風光攝影上顯得更加突出,即使時光倒流也不能夠再現風光攝影所定格的瞬間。可見,風光攝影是十分珍貴的,是不可再現的,是“抓取”的,是“捕捉”的,但是只要被相機記錄下來,它就成了永恒。精彩的風光攝影其瞬間的構圖、線條、情感都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并不是刻意的。風光攝影能夠最接近真實的還原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自然風光或者是人類建筑,盡管有些風光攝影可能會保留攝影師當時的審美,觀眾也只能夠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審美情趣感受攝影師想要傳達的情感哲思。我國當代風光攝影著重對紀實的簡單錄寫,展現被人類破壞的自然界,例如北冰洋漂泊在浮冰之上的北極熊、非洲草原被偷獵者殺死的大象等等,沒有夸大,也沒有掩飾,就那樣赤裸裸的展現出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凸顯生命的脆弱與珍貴,從而引起觀眾保護地球的強烈情緒,使之有可能在實際的生活當中踐行環保思想。這就是風光攝影的獨特魅力。
(三)風光攝影意境的渾然天成
意境是中國的特有詞語,指的是文藝作品所展現的情境與其所表現的思想情感交互融合從而形成一種藝術境界。意境的主要特點是物我相融、虛實結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能夠充分傳達攝影師的情感哲思與藝術境界。中國當代風光攝影同樣也具有意境,“意”即攝影師所表達的情感哲思,“境”即攝影作品所展現的情境,意境就是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的統一與融合,從而創造出一件靈動的藝術作品。風光攝影同時也具有直觀性和瞬時性,因而在拍攝過程中對于“光彩”的運用顯得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光彩是客觀存在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所以就要求攝影師具有一定的運用能力,充分發揮自然光線的美感。風光攝影所營造的意境能夠將攝影作品的恢弘氣勢完整的展現出來,同時也能夠將攝影師所寄托的情感哲思傳達給觀賞者,從而讓觀眾流連忘返。
二、中國當代風光攝影的時代精神
由于中國當代風光攝影具有直觀具象同時又綺麗幻想、景色與情感一瞬永恒的審美特征,使得其展現出豐富多彩的時代精神。筆者根據多年的研究,將我國當代風光攝影的時代精神主要分為生態精神、科技精神和社會精神三個部分。
(一)生態理念
中國當代風光攝影按照具體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敘事性景觀攝影和抒情性藝術攝影兩大類。敘事性景觀攝影主要承擔著對大自然的記錄,并將拍攝所得展現在世人面前,帶給觀賞者震撼或者警醒。現在世界上有很多攝影比賽都聚焦環保,通過拍攝震撼人心的照片進行對環境保護的宣傳。CIWEM環境攝影大賽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攝影大賽。該項賽事由英國水務與環境管理學會主辦,不僅強調人類對地球造成的糟糕影響,還歌頌了人類本能的生存力和天生的創造力。主辦方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這些照片中看到戰勝挑戰、可持續生存的希望,同時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人與自然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貫穿風光攝影的始終,很多風光攝影的作品都有涉及到環境保護,并且對環境保護事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也更加惡化,只有將藝術放在現實的需求當中才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風光攝影的影響力,從而不斷提高我國當代風光攝影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二)科技內涵
筆者通過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風光攝影,發現各個階段的風光攝影都因為風光攝影所處時代的科學技術不同而具有獨特的時代特征。現階段我國的風光攝影受到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數碼影像技術的沖擊,正在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表現其獨特魅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眾的攝影裝備能夠給予攝影師更多的選擇,為攝影師提供更加廣闊的表現空間,繼而發揮出攝影師的最佳水準,從而將自然風光以更加美好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另外,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風光攝影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成熟,從而為我國當代風光攝影注入了新的動力。
(三)社會意義
筆者認為,我國當代風光攝影的社會意義才是風光攝影時代精神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人與自然始終是風光攝影的不變主題,其強調將客觀風景的展現轉變為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展現,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風光攝影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同時,風光攝影的參與者并不都是專業的,還有許多社會大眾都參與了進來。絕大多數的攝影師都是將風光攝影作為表達自身情感哲思的一種重要方式,同時其創造出來的風光攝影也推動著我國風光攝影的多元化發展。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風光攝影所展現的自然可以不斷警醒世人注重人與自然和諧體系的構建與維系,從而推動我國乃至世界環保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三、結語
風光攝影定格自然風光或城市建筑,最大程度的還原風景的真實狀態,不夸張也不遮掩,赤裸展示人類目前并不樂觀的生存環境,以此來警醒世人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國當代風光攝影在吸收傳統風光攝影的優勢之外,也呈現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其生態理念、科技內涵以及社會意義,不單單推動著我國風光攝影的蓬勃發展,更對人類的環保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邱衍東.風光攝影中的色調與意境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2):245.
[2]曾立新.風光攝影中的“逆襲”技術技巧[J].照相機,2019,(05):38-41.
[3]尹君臣,宋南.風光攝影中色彩的運用與表達方法探析[J].南方農機,2019,(04):204.
[4]張新潮.觀景者、風景攝影師和風景攝影的社會價值對應[J].照相機,2019,(0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