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全國展開“停課不停學”教學工作,線上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困惑,有效的問題設置是解決線上課堂困惑的途徑。正文以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為載體,淺談小學語文線上教學“問題設置”的有效計策。
【關鍵詞】? 困惑 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81-01
我區根據上級指示,啟用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全市托底課程“廣播電視課堂”教學資源,然而,開展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教師要迅速調整教學策略及教學內容,結合區提出的“研學后教”理念,進行研學問題設置是解決線上課堂困惑的有效途徑。
線上語文課堂的困惑表現在:首先,課堂難以實現師生有效互動。教師不能夠像以往的課堂一樣組織活動。教師來不及靈活地調節和整合教學內容。其次,教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廣播電視課堂”教學資源豐富多彩,高素質的教師,帶來精彩的課堂,然而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聽課狀況,無法進行課程調控。基礎不好的孩子上課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學習語文的思維能力。
針對以上的困惑,線下教師必須在課前引導學生設置問題,課中認真思考問題,課下開展有效互動答疑,彌補網絡課堂不足。課下教師怎樣配合電視課的教師讓學生懂得提問并解決問題呢?關鍵在于抓住以下兩個環節巧妙地設置研學問題。
一、課前的自主提問
課前的提出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布置學生新課預習,必須學會提問。例如,在講授《琥珀》教學的前一天,我就要引導學生首先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提問。可以從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課余常識、表達方式角度去提問。他們在預習本上會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澎湃”、“黏稠”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琥珀形成的過程是怎樣的?標題是《琥珀》,開篇把太陽、海水和小蒼蠅等寫得那么具體,為什么呢?接著要求學生給相應的問題分類,在他們自己提的問題后面用上括號寫上提問的角度,最后要求他們閱讀課文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閱讀能力強的同學就找出相關的答案,不懂的同學帶著問題認真上第二天的電視課,這樣為電視課堂的教學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課后的互動答疑
互相答疑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相互對答的環節。經過上電視課后,大部分學生的問題得到解決。課后的答疑問題必須是精準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答疑的形式多樣:師生互問互答、生生互問互答。問題的提煉無疑是核心之處,能突出課文教學重點難點,達成線上有效閱讀教學。精準的問題設置教師必須抓關鍵點引導學生。
1.抓住標題設置問題
有些文本的標題就是文本的眼睛,是統率通篇內容的,它包含了篇章的內容或提示了篇章的重點。教師在答疑時可以圍繞標題作為問題的介入點,能使學習者正確地掌握文章的內容和線索,領悟文章筆者所抒發的感情。如《天窗》一課圍繞課題“天窗”設置問題:天窗在哪兒?為什么要開天窗?就這樣圍繞這一問題,層層深入,學生找出相關語句和同學交流,“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現了兩次,表示了重復,說明天窗對孩子太重要了,學生水到渠成明白了“天窗是孩子們絕無僅有的安慰”,大家能抓住關鍵詞理解句子體會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和心情的變化,體會到作者對孩子們想象力的贊美之情。大家茅塞頓開、腦筋開竅了,發揮了豐富的想象能力。
2.抓住關鍵點設置問題
關鍵點就是指文章最能突出主題、提高意象、蘊含內容的關鍵性詞句。它可以是關鍵詞、中心句、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鎖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在設置問題時指引學習者捉住關鍵句子不放,以此切入問題,精確把握文章的重難點。如《三月桃花水》一課,學生經過課前提問:“三月桃花水”是怎樣的?課中跟著電視網絡學習,記錄重點筆記,他們能讀出作者對桃花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的句子,很多同學已經找出中心句。答疑時指點迷津,因勢利導:“你們真聰明,能切合中心句提問嗎?”,其中一個學生很快就提出來:作者為什么說“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問題生成了,然后我放手給他們進行互動答疑,學生通過找出關鍵的詞句,想象畫面,紛紛說出作者筆下的三月桃花水的聲音美、畫面美,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同時也能理解作者的感受。于是,授課的重難點便在答疑時自然突破了,孩子的語文素養在答疑中得到提高。
3.抓住好奇設置問題
人們常說“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教師善用學習者的好奇心設置問題,在課堂上會事半功倍。如《飛向藍天的恐龍》這課,孩子上完廣播電視課后,對恐龍飛向藍天的演化很好奇,我隨即提出吸引他們的問題:恐龍飛向藍天,演變成鳥兒的進程是怎樣的?鳥兒真的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嗎?這些問題他們很感興趣,早就通過看資料袋和查資料、想象等閱讀方法得到答案,這時候很多學生都在互動面板上紛紛作答。于是我因勢利導,用簡練的過渡語“大家都明白了恐龍飛向藍天的演變進程,作者是怎樣寫出來的呢?”這樣一氣呵成地把學生的思維連接起來。不但解決了理解課文內容的問題,而且引導了學生學習寫作方法,這樣就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課后的小練筆做鋪墊。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提問,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欲望,引發孩子閱讀的興趣,提高線上教學效率。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小學語文的線上課堂,教師引領學生進行“雙師教學”,以研學問題成為中心,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提問——課中研學問題——課后交流解決問題,達成線上有效閱讀教學。
注:本文是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設置的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DXKT22633)
[ 參? 考? 文? 獻 ]
[1]高志軍.主問題設計讓語文閱讀教學更有效[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14):16-18.
[2]何惠萍.淺談小學語文“研學問題”的設計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6):1-1.
[3]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部編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