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拓展了傳統檔案的載體,顛覆了傳統檔案管理模式,使信息管理呈現一種新的格局,將檔案管理結合現代技術,可提高檔案的管理效率。在新媒體日漸成為信息傳播主流的時代下,人們需更新理念,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功能,全面實現檔案信息的共享,大力加強檔案文化建設,加大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整理、開發和創新力度,發掘檔案文化優勢。
關鍵詞:新媒體;檔案管理;傳統檔案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傳統檔案管理帶來新的思路與方法。《全國檔案事業管理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實施公共檔案信息資源服務項目,打造一站式檔案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各級國家檔案館要加強數字檔案館建設,有條件的需完成檔案建設的同時提供網絡信息服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檔案管理事業發展迅猛,但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下,檔案管理事業的工作環境、服務機制及服務方式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各方面問題日益凸顯,使其發展腳步停滯不前。如今,我們已步入了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主體的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給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生機、新機遇,但同時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因此新形勢下,如何實現新媒體技術與國家檔案資源融合,成為我們主要的課題。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蔣奇平曾指出:“新媒體通過對大數據的整合和分析,在數據平臺上,滿足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新媒體是檔案管理的工具,檔案的新媒體是為了更好的處理檔案信息數據,為檔案使用者提供更大眾化和個性化的服務。將檔案管理與新媒體技術結合,有效的實現傳統檔案管理去中心化、去權威化,促進分散檔案傳播的構建,最終使檔案管理由傳統的資源密集型轉為數據密集型。
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將文件要轉化成檔案,一般需要三個條件:一方面必須是辦理完畢的文件。正在承辦中的文件不是檔案,這些文件具有它的現行效用,但要等它辦理完畢后,才能作為檔案保存起來。一般情況下,文件的處理程序和辦理的事情是同時完成的。但有時候文件處理程序結束了,而文件辦理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也就是說這些文件還有它的現行效用,這樣的文件也可以轉化為檔案。文件辦理完畢是相對的,主要是針對文件處理程序而言。另一方面必須是具有一定保存價值的文件。由于工作需要而形成的文件數量是相當龐大的,有些文件隨著工作的結束將會失去它的現行效用,對今后的工作也無參考作用,沒有保存的價值,這部分的文件便被淘汰了。而那些對今后工作仍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則要作為檔案保存下來,最后必須是按照一定程序集中保存起來的文件。文件不能自動地轉化為檔案,人們要把平時形成的文件經過挑選和集中,按照一定的特點和規律組合起來,才能成為檔案。新的檔案整理規則,通過計算機隨時進行整理、歸檔。也就是說,一般意義上的檔案,都是由文件經過歸檔程序轉為檔案保存起來的。
檔案管理包含了機構設置、隸屬關系及權限劃分等內容,是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工作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檔案是以制成材料為載體的,其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檔案的形式隨著社會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檔案事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檔案工作發展,但是也出現了各種問題。現在我國檔案管理體制存在的一些難點問題,通過分析現在檔案管理體制中的機構設置、領導體制等。并且在文檔一體化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提出關于我國檔案管理體制改革的設想。檔案工作需抓機遇、乘勢而進,推動檔案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為文化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傳統的數字檔案表現在載體和技術應用上,數字檔案具有分析數據和挖掘數據更方便快捷的優勢,這為傳統數據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傳統數據勢必面臨結合新媒體技術,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分類、相關性分析,探索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新媒體條件下的檔案管理即包括傳統檔案的管理、處理以及檢索等各項服務,同時又要包含數據的采集、集中化等功能。
傳統的檔案包括收集、整理、分類、統計、保管、儲存、開發利用等過程,這是傳統檔案的基本環節。傳統的檔案管理只是簡單的資料收集。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將傳統檔案與新媒體結合,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可以為人們帶來更方便快捷以及更精準的數據信息。檔案信息收集前,需要對檔案的用戶進行精準的調查,對用戶調動檔案的內容和次數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利用網絡等新媒體的客戶端對使用者進行數據收集。通過檔案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對傳統檔案進行更全面的建設,更好的提供網絡化與人性化服務。
檔案管理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檔案工作的認知度,擴大檔案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為我國檔案工作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檔案管理結合新媒體,明確主體,走聯合發展的道路,注重自身建設,開發特色檔案資源,為檔案的宣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促進檔案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國能.體系倫:中國檔案事業體系[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
[2]楊公之.檔案信息化建設實務[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3.
[3]薛四新,彭榮,陳永生.檔案信心化應用系統建設[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4]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5]宮承波.新媒體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