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
摘要: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信息爆炸式傳播、經濟全球化、科技創新、網絡資源被廣泛利用的時代。人類社會呈現了一體化、信息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對人的素質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語文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新世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人才的素質核心,作為基礎教育主體學科的語文教育要率先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化。那么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評價機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綜合評價;初中
一、初中語文綜合性評價現狀
語文課堂綜合性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它既是教師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標志,又是創造良好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傳統語文教學評價中往往注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安排和課堂學習氛圍等方面,而忽視了課堂教學評價手段的使用。
(一)教師評價理念滯后
受長期形成的評價觀念影響及對應試教育目標追求,部分教師課程改革的認識與教學實踐行動存在著明顯的反差。以我為中心的知識傳授,仍居主導地位;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實踐滯后。
(二)只重對結果評價,不重對過程評價
語文的現行評價方式從評價的時間和作用來看屬于總結性評價,而且還是一種定量而非定性的總結性評價,大多是在課程或單元學習告一段落或完成之后進行的,教師往往十分重視學習的效果,而很少去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評價標準和方法單一,缺乏多維性
語文教學評價標準比較單一,教師往往過于關注學業成績的結果,教師不能夠基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貫徹新課標精神,只是簡單的根據中考試卷的試題方向來決定自己怎么教,不愿意去分析中考綜合性試題所呈現的綜合學習與日常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兩者之間的異同。
(四)評價過程中只有教師個人評價,不重視學生主體性
只有教師個人評價,沒有學生發言權,這是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傳統意義下的語文學習評價,教師是評價的唯一主體,難免使評價偏離客觀與公正。片面、主觀的評價結果既難以獲得被評價者的認同,而且會在師生之間產生對立情緒,使學生的持續發展失去了原動力。
(五)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弱化
我們課題組隨機聽課發現,某些學校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存在著明顯的知識本位,過分看重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和得出的結論,忽略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忽略了學生在活動中的主觀體驗,忽略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
二、初中語文綜合性評價實施策略
改變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構建新的評價機制,是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保證。應該將更多的經歷放在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能否在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占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
(一)進行主體發展性評價
語文綜合性學習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語文教育活動,它重在促進每一個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在日常語文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地位,是實踐活動的參加者、設計者和創造者。因此,在語文綜合性評價中,也應當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臺,確保所有學生有所發展。評價學生是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并尊重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敢于開展批評性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雖然以激勵為主,但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鮮明地指出學生存在的不足與錯誤,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進而主動改進自我,完善自我,促進自身的發展。對學生錯誤的回答,教師一定要委婉或直截了當地指出。當學生的見解不夠完整時,就應不厭其煩地進行點擊;當學生的認識出現偏頗時,就應不漠視,不袒護地加以引導,讓學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這樣學生就能在課堂評價中不斷成長。
(三)實行個性化綜合性評價
學生天生富有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評價方式應靈活、多樣,評價方法要多樣化。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所以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評價時,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對不同于常規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評價。”要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關注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別成就,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家長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建立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增強評價的民主性,強調評價主體之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
(四)實行多元化評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構成應為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兩方面。要實現課堂教學以教師為單一主體到多元主體的轉變,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應該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等多種形式。教學中,通過自我評價,引導學生自覺總結學習方法,促進他們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學生互評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一方面能讓學生在互評中有更多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揮學生互補作用,促進理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教師應努力提高對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水平,時時給學生以因時因情因人而異的新鮮評語,靈活運動多種評價手段,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實現課堂教學的多元互動,使課堂教學收到理想的效果。
結語:總之,語文綜合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希望每位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評價的魅力,以便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作為新課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堂評價真正起到導航和護航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維.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2011,(5)
[2]趙慶剛.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教學藝術[J].教育大課堂,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