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在高校教育中更加注重相關專業的整體性,而在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學中,為了能夠提高和凸顯學生個體的舞蹈表現力,舞蹈教師需要進行重點的教學培養,要針對性的提出影響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相關因素,并且針對這些舞蹈表現力相關因素進行分析闡述,最后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和培養策略,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舞蹈表現力;培養;策略
對于高校舞蹈教育而言,展現舞蹈的獨特藝術價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是十分重要的,同時舞蹈表現力本身作為衡量一個舞者個人舞蹈水平的重要標準,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所需要考慮的教學影響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首先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舞蹈底子,身體素質上的差距決定了他們舞蹈動作上的張力,同時舞蹈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需要的是舞者具備有個人的藝術素養以及人文特質,因此對于高校舞蹈教師而言,開展舞蹈教學,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舞蹈表現力需要考慮多樣因素,需要引導學生調動身體機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個人素質,讓他們對于舞蹈表現形式以及表現力有新的認識和理解。
一、高校舞蹈教學中影響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因素
(一)藝術素養。對于舞蹈表現力的體現往往需要考慮相關的影響因素,而這其中學生個人的藝術素養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藝術表現力其實就是舞蹈表現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跳舞本身就是為了傳遞個人的情感,而這個過程是具備有藝術特色和藝術含蘊的,因為舞蹈是需要搭配音樂的,舞蹈的表現內容應該跟音樂相得益彰,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需要借助自己對于音樂的感知來表現舞蹈動作,從而體現出舞蹈本身的藝術表現力,因此對于高校舞蹈教師而言,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首先要讓學生明白音樂的重要性,了解和理解音樂本身的藝術內涵,才能夠更好的搭配有效的舞蹈動作,展現出舞蹈本身的藝術美,展現出舞者個人的體態美和造型美等等。
(二)人文素養。舞蹈不僅僅是藝術的展現形式,還是人文精神,個人素養的展現形式,在我國民族眾多,各個民族甚至是地區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舞蹈,其承載的就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因此在舞蹈動作的設計上,舞蹈的表現形式上都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舞蹈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本身可以表達的是地區文化以及個人的人文精神特色,這是舞蹈的第二層內在含義,是幫助學生加深對于舞蹈理解,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又一種方式。
(三)身體素質。對于學生個體而言,舞蹈表現力的體現更多的是需要從舞蹈動作上,是需要身體的律動的,因此身體是舞蹈展現的主要載體,人的四肢有力量,柔韌,協調性好都是舞者需要具備的,只有在舞蹈動作下,舞者才能夠展現人的身體美學,才能夠有效的展現運動之美,因此跳舞本身對于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是很高的,只有強大的身體才能夠支撐舞者完成各種優美的具有力量感和協調性的舞蹈動作,才能夠借助身體張力來展現舞蹈的表現力。
二、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策略
(一)注重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對于高校舞蹈教師而言,在開展舞蹈教學的過程需要針對學生的三個方面來促進學生舞蹈表現力的提升,首先就是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而這需要舞蹈教師結合音樂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對于舞蹈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他們的音樂感知力才能夠促進他們舞蹈編排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將舞蹈跟音樂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的藝術素養,促進他們去學習和了解藝術素養對于自身舞蹈表現力的促進作用,讓他們能夠借助音樂融合自己的舞蹈動作,舞蹈動作能夠跟音樂節奏結合在一起,層次分明的同時又能夠展現自身的舞蹈表現力。
(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對于高校舞蹈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更需要針對學生個人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我國的舞蹈類型眾多,種類繁多的主要愿意是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不同民族具備有不同的文化信仰和文化精神,有著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特色,從而造就了不同的舞蹈風格和舞蹈形式,因此對于高校的舞蹈專業學生而言,學習舞蹈其實就是在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以及內涵,學習蒙古舞就需要了解馬背上的文化,游牧狩獵所造就的粗狂神秘的蒙古舞蹈,富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無論是蒙古舞蹈滲透表現出來的自由還是豪邁都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以及雄鷹馬背有著很大的關系,這就是文化造就的舞蹈風格和特色,體現的就是民族舞蹈背后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色,培養學生了解這些的能力就可以促進他們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加強的是學生個人對于舞蹈表現力的理解和認識。
(三)加強學生身體素質鍛煉。當然,舞蹈表現力肯定是離不開舞蹈本身展現出來的張力,舞蹈的張力需要依靠舞者強健的體魄作為支撐的,因此對于高校舞蹈教師而言,在舞蹈教學中需要更多的以舞蹈教學為主,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舞蹈動作的學習,培養和強化他們的鍛煉意識,加強他們的體育鍛煉,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夠更加隨心所欲的提高自己的力量控制能力,提高他們身體柔韌性和爆發力,讓他們能夠更加有效的展現自己的身體美,形體美和儀態美,因此身為高校舞蹈教師應該從基本的體育鍛煉開始抓起,引導學生進行俯臥撐或者杠鈴等力量訓練,提高肩部和手臂的力量,然后用扎馬步或者弓步的方式來鍛煉他們的退不力量,而柔韌性的鍛煉則需要通過拉伸以及柔韌訓練來提高,當然,在這個過程,舞蹈教師還需要防止學生出現肌肉拉伸或者肌肉強度過高等,定時進行放松訓練,慢慢的培養他們的舞蹈表現力,讓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不至于過于壓抑,緩慢提高,最后有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我們更需要注重的是對于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培養,這也是考查和評價學生舞蹈功底和能力的重要標準,在開展高校舞蹈教學中,針對學生舞蹈表現力提高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是每一位高校舞蹈教師應該做到的。
參考文獻:
[1]李亞棟.高校舞蹈教學中學生舞蹈表現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2(23):260-260.
作者簡介:
婁俊俏,本科,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