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一門主要學科,一直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廣泛關注,而古詩詞鑒賞教學作為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其中一項內容,同時也是教師眼中的教學難點,得到了相關教學人員的普遍重視。古詩詞作為一種特殊的文體形式,不論是格式還是韻律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從高中的教學現狀中不難看出,學生對古詩詞內容的學習基本上呈現兩極化趨勢,一種是對古詩詞相對感興趣的一類,而這類學生通常對古詩詞的內涵理解得較為透徹;另一類則是對古詩詞不感興趣的群體,學習效果自然不似預期。
關鍵詞:古詩詞鑒賞;策略;教學
教學工作中要想實現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展開教學內容,這樣可以吸引更多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本文則是就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有效性實施的策略為議題展開論述。
一、 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教學模式得不到革新
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促進了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雖然現階段來講整體的教學狀況有所好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也逐漸被凸顯出來,但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依然在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出現,這對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會先讓學生進行古詩詞的朗讀,之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對古詩詞的內容進行解析,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偶爾有部分學生會站在全新的角度對古詩詞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卻會以考試得不到高分為由否定學生的看法,繼而讓學生按照自己講解的所謂標準答案進行記憶,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的。而且學生長期處于此種教學地位,對其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的拓展都極為不利。
(二)學生迫于高考壓力難以享受古詩詞的鑒賞教學
語文是高考中的主要考試科目,古詩詞鑒賞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這樣一來,就促使很多高中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有更高的重視度,這在一定層面上來講,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與中小學相比,高中生花在古詩詞鑒賞的時間可以說少之又少,部分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甚至只是注重對相關知識點的背誦,部分學校的語文課堂上,教師也只會將一些相關的答題技巧傳授給學生,反而忽略了對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還有部分教師的做法更離譜,為了讓有關的古詩詞教學內容不占用更多的課堂時間,會直接讓學生利用課后的時間對相關的重點內容進行背誦。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享受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權利被剝奪,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難以得到提升,還不利于對其文學素養的培養。
(三)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中學生較為被動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對古詩詞鑒賞不僅學習積極性有所欠缺,還不能夠將其主動性發揮出來,殊不知,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從這幾方面來分析:第一,就是家長與教師對學生在高考中所涉及的古詩詞部分寄予高分的厚望,這在無形中給了學生一定的壓力,因此,非但沒有帶來正面的鼓勵效果,反而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這就能夠理解為什么學生一聽到古詩詞有關的內容時,便會產生消極甚至厭惡的情緒。第二,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不足,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要引導者,如果教師本身對古詩詞的理解不夠深入,只是一味對學生進行答案講解式的灌輸,學生不僅無法提高學習的熱情,還無法體會到古詩詞自身的魅力。要知道,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時教師無意中的一個動作或者是一些言辭,都足以讓學生對一門課程失去興趣,加上學生長期處于被知識灌輸的狀態下,很容易對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產生厭煩感。第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古詩詞的鑒賞只是停留在字詞的表面,缺乏對詩詞當中深刻情感的挖掘,致使學生無法從根本上與古詩詞作者進行思想層面的交流,久而久之,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工作過于墨守成規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古詩詞鑒賞教學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回到課堂上,教師似乎并沒有真正地做到這一點,更多時候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工作中,都是結合一些教材的詳解或者是名人的看法來講授有關的內容,這樣的話,學生在接收有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會很難感受到思想碰撞的火花,這對其思維的培養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最重要的是,學生在之后學習古詩詞時,很難將自身的見解融入其中,只會結合教師助其養成的慣性思維來進行賞析,此外,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難以體現出來,這就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教師實現初期的教學目標是會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的。
二、 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有效性實施的策略分析
(一)引領學生對詩意進行細致的解析
通常情況下,古詩詞的內容是較為簡短的,作者能夠用精練的語言將其深厚的思想感情闡述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與此同時,也為學生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帶來一定的挑戰。因此,如果學生不能清楚知悉古詩詞的含義,對其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在考試過程中,也無法填寫出更加標準的答案。為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讀懂詩詞,這樣才可以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從這樣的角度看來,對詩詞有關信息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注重詩詞的內容,還要對詩詞的題目、注釋加以重視,因為有些詩詞從題目中就可以了解到整體的內容,這對學生更快地掌握和理解詩詞有一定的幫助。從注釋中有時也可以了解很多信息,部分古詩詞的注釋中會包含對作者背景的闡述,或者是對詩詞所涉及的典故進行解釋,這些內容在考試中對學生解題大有裨益。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學生沖破以往的思維定式,高中生在以往的求學階段一定接觸過不少類型的古詩詞,因此,對詩歌中常表述的意象以及詩人的遭遇都會有所了解,這對其現階段古詩詞的學習是有一定幫助的。當然,不可否認,即使是同一種意象,結合作者所處的不同背景,所體現的思想感情也是大不相同的。此外,還有一點也是極為重要的,就是加強對文言知識的掌握,基本上,古詩詞都是由文言文構成,講究韻律,所以往往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能夠通過短小的篇幅呈現出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語言幾乎很難在古詩詞中見到,反倒是一些倒裝句式常常出現,這種文體自然與當代文學的表達手法有極大的差異性,相信這也是部分學生認為古詩詞難學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更準確的了解古詩詞的含義,學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文言知識儲備能力,例如,《山居秋暝》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一句詩,就是一個標準的倒裝句,實際上應是“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為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學會以學生為中心,并適當的放權給學生,這樣才可以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更快地融入教學內容中。此時,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學生作出正確的引導,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將全新的教學理念注入其中。在鑒賞過程中,教師不要一下將全部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需要為其留有一定的空間,使其能夠自主發現問題。比如,教師在講解《氓》這首詩歌時,前一天先給學生提前布置課下作業,讓學生將這首詩歌獨自讀一遍,并嘗試理解當中的內容,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于高中生而言,其知識儲備量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一些不懂之處一般都是出自詩歌的內容或者是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第二天的新課講解過程里,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與大家共同來解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免不了對學生進行提問,例如,詩歌中的女主人公有怎樣的性格?可以將詩歌統分為幾個層次?這些問題在拋給學生的同時,教師在一旁也要做好指導工作,這樣學生在實際的探索過程中就不會求助無門,對其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三)教師自身素養的提升
在學習這條道路上,可以說是無止境的,對于任何人都一樣,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就更要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這樣才可以為其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古詩詞教學工作中,很多時候學生遇到的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有些時候也很難判斷對與錯。除此之外,在考試中涉及古詩詞鑒賞的題目通常也是千變萬化的,要想遇到一道完全相同的題目幾乎不太可能,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更為了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教師應該積極拓展自身的知識面,這樣在面對各式各樣的題目時,才能夠做到處變不驚,畢竟古詩詞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發展了如此長的一段時間,其數量之龐大,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四)重視古詩詞鑒賞教學,掌握答題的技巧
即使古詩詞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高考,而是為了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作為高中階段的學生,也不得不為高考做多重準備。古詩詞鑒賞與考試中的其他題目一樣,都有其特定的答題技巧,一旦能夠熟練掌握有關技巧,對其在考試中獲得高分還是極為有利的,與此同時,學生古詩詞鑒賞的能力也會得到質的提升。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錦瑟》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曉、迷”二字來體會詩人李商隱所表達的喜悅之情,讓學生在了解作者套用典故的基礎上,來感受這首詩背后的深層意義。課后為了鞏固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圍繞這首詩設計一些鑒賞題目,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規范的答題,還可以教會其正確地答題技巧。
三、 總結
綜上所述,提升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在此基礎上,教師的專業素養也要不斷提升,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解析詩意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詩詞鑒賞能力,對其后續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付強.《人間詞話》審美意識對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啟示與應用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7.
[2]張昱.高中古典詩詞教學“少教多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向秋蓉.高中生古詩詞鑒賞能力提升策略探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4]任文亭.關鍵詞教學法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5]張聰.切實提高高中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探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鄭安群,中學語文一級,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