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數學概念較為抽象枯燥,對于幼兒而言學習起來十分乏味。為了增強幼兒的理解以及感知能力,幼兒園通常會采用人物角色扮演或者是情境創設等各類教學方式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幼兒的數學學習熱情,但是由于過多的材料準備會對教師產生一定的壓力。在信息化時代下開展幼兒數學教學活動,教師應當有效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育引導,通過多媒體刺激幼兒的多重感官,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本文主要分析探究多媒體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優勢,并提出具體的應用指導方法,希望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增強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多媒體課件;教學優化;幼兒園;數學活動
一、 引言
目前我國教育事業逐步發展,幼兒園教育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由于幼兒年齡較小,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如何有效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是廣大幼兒教師值得深入思考的重點問題。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逐步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步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信息技術集圖片和文字、聲音與影像于一體,具有交互性和集成性等眾多特點,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知識點變得形象趣味,能夠將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動態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并且為幼兒的思維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有助于優化課程教學效果。
二、 多媒體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優勢
(一)增添活動趣味性,使數學活動豐富多元
《綱要》中明確提出開展教育活動內容,必須要認識到幼兒的學習方式以及相關特點,重視教育內容的綜合性以及趣味性,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關。相比較其他教學模式而言,應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將圖片和音樂、動畫進行有效融合。這些都是幼兒喜歡的要素,豐富多元的教學表現形式能夠吸引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所以數學活動也會變得豐富多彩,使幼兒學習起來并不會覺得過于枯燥乏味。
(二)大屏展示畫面,增強幼兒觀察理解能力
PPT以及幻燈片展示、Flash等都是幼兒教育中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多媒體課件需要電子大屏展示,電子白板課件能夠在屏幕上進行操作,幼兒也可以在屏幕上操作,能夠擺脫傳統教師一味地講解示范式教學弊端,使幼兒真正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也能夠提高幼兒的參與熱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進行思考觀察。
(三)材料準備課件化,減少教師壓力
在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課程中,數學活動是需要準備材料較多的活動,不僅要依靠幼兒自主的準備操作材料,教師自身也應當制作一些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導入以及情境展示、教學示范等各項材料,應用多媒體課件,能夠使數學教學活動更具趣味性,教師準備的材料也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應用圖片以及flash動畫的方式進行展示,通過配合音樂能夠減少手工操作材料并且刺激幼兒的視聽感官,增強幼兒的理解以及探究欲望。
三、 多媒體課件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滲透,使幼兒融入具體情境之中進行互動
由于幼兒的能力發展有所限制,所以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制作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可以選用故事和音樂等各類方式調動幼兒,使幼兒在所學習到的知識點中更好地進行思考與探索。例如:大班幼兒學習的《對稱公主歷險記》,可以應用flash動畫進行數學教學活動導入,使幼兒能夠在音樂和動畫的雙重引導下深入的了解故事情節,自主的角色扮演公主闖關的勇士,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認識對稱活動,由于flash動畫導入變得趣味多彩。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邀請幼兒將電子白板中的圖畫以及數字等各項課件進行隨意播放和匹配,然后引導幼兒進行仔細觀察和驗證,例如在開展大班數學教學活動《春天去派對》蝴蝶遇到了河流,用小喇叭吹出了帆船,活動中幼兒應當應用各類圖形,根據小船的影子進行匹配和拼搭。但是幼兒的操作水平相對其他層次學生而言較為薄弱,在驗證過程中不適宜幼兒進行全體思考,所以通過電子白板的拖放功能,能夠使幼兒結合自己的拼搭結果進行綜合分析,通過白板筆拖動圖形進入到小船的影子之中,便于幼兒觀察理解,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以及操作技能,也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從而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欲望。
(二)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提升幼兒的參與主動性,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活動當中感悟知識的樂趣,所以教師要通過講故事,猜謎語等活動來吸引幼兒的學習投入意識。教師要借助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通過將教學目標與多媒體教學情景相互結合,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特點。教師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個人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參與到“門牌號碼”活動當中,教師可以設計科學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辨認樓房當中的樓層數和棟數,并且提高學生的坐標感,增強學生在活動參與當中的熱情和動力,使幼兒能夠學會探索和思考。
(三)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強化教學目標
教師在幼兒園實現教學活動當中,要通過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逐步的引導幼兒樹立科學的學習思維。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創新教學結構,通過吸引幼兒學習注意力,使幼兒能夠掌握重要的教學內容,從而引導幼兒學會鞏固和探究。教師也要使幼兒在新知識拓展和思考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思維,教師要抓住重點和難點性問題,引導幼兒從實際出發來進行教育的拓展。由于幼兒難以理解相關的內容,所以需要幼兒樹立一定的抽象性思維,從而面對復雜性的知識問題時,能夠更好地進行理解和探究。教師要將抽象枯燥的教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才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知識,提升幼兒的探究熱情。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在“看地圖”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觀察路徑的顏色,并且確立學習目標,使學生針對路徑當中的顏色來進行規律性的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探究能力,使學生將信息技術與活動進行結合,促進幼兒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使幼兒在探究和思考當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思維。教師也要在教學課件制作中展現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從而吸引幼兒學習注意力,讓幼兒感悟到知識的樂趣,從而提升幼兒的學習讀物意識。
(四)結合實際生活,發展數學思維
由于幼兒想象力較為豐富,所以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幼兒教師通過強化幼兒在活動當中的探究,熱情引導幼兒在課件制作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思想。教師也要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經驗作為教學的依托,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來進行知識的回顧和探究。教師也要強化幼兒在發展當中的思維靈活性,使幼兒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點心菜單”教師就可以設計教學目標讓學生觀察相應的物體,并且根據物體對應的物質來計算其數量。教師通過培養幼兒的空間觀念和感知能力,讓幼兒在教師所設計的科學活動當中處理健康的學習觀念。教師也可以通過生活化的內容來進行幼兒教學的創新引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幼兒的探究主動性。教師通過充分體現出教育教學的生活化理念,并且在實踐活動當中豐富幼兒的學習思維,有助于達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五)優化開展動手操作,消除幼兒思維障礙
由于當前學前兒童具備一定的思維靈活性,所以教師在活動教學當中要通過改變以往的抽象化概念來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提升幼兒的良好學習思維,引導幼兒在動手操作中樹立良好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師通過讓幼兒在學習過程當中學會發揮多種感官互相作用,使幼兒的感知能力和探究能力能夠逐步得到提高,增強幼兒的良好認知能力和探究熱情,教師也要在傳統的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引導幼兒消除思維障礙,強化幼兒的探究熱情。例如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彩旗飄飄”,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會觀察,并且推理事物的相應規律,引導幼兒在規律當中進行排序和探索,提升幼兒的個體化差異性,引導幼兒深入性的探究游戲活動的內容,從而逐步的強化幼兒個人的思維靈活性。
四、 應用信息技術的誤區與建議
在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有效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優勢和作用,也難以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重要意義,盲目的迎合信息化教育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電子課件搬家或者是電子板書等各類情況無法滿足幼兒的多元數學學習欲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首先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根據幼兒的獲取知識以及經驗規律,有針對性地設置電子課件,考慮不同層次幼兒的個體差異以及數學學習水平,科學合理地應用教學媒介進行指導,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數學知識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課程教學整合之中,教師必須要正確認識到,并不是每一節內容都需要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切記不要盲目使用信息技術,雖然能夠營造趣味課堂,但是可能會導致教學目標存在偏差,嚴重影響著教學氛圍,可能會導致幼兒的思維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合理的選擇教學內容,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幼兒,切記不要本魔道之言當中,卻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方法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必須要進行優化整合,有效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教師也能夠緩解教學壓力,從而回歸教育本質,促進幼兒多元化發展。
五、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基于信息化時代下,幼兒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如何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幼兒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優勢和不足之處,能夠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掌握信息技術教學技巧,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最大限度上的發揮多媒體課件的教學優化作用,不斷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增強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琴.情趣教學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精彩紛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8):79-80.
[2]張葆華.利用多媒體課件優化幼兒園數學活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5):68-69.
[3]徐美琳.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充滿生活的氣息[J].教書育人,2017(12):65-66.
[4]楊璐銘.利用多媒體課件優化幼兒園數學活動[J].現代企業教育,2017(22):356.
作者簡介:安麗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橋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