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琛蘭
摘 要:《會計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和技術性極強的經濟管理學科,而我們的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差,部分學生目標不明確,缺少學習興趣、缺少恒心等特征,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對于我校學生有其不適用性,需要我們專業課的老師,去探索更多、更好、更適合于中職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熱愛會計專業,以適應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教學方法;創新;學生特點
一、傳統會計教學方法的特點
(一)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學生主人翁地位
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應充分發揮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傳統的教學將“傳道授業”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在“解惑”上卻做得很不夠,學生很少有自學和思考的機會。例如,有的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但是對于案例的分析卻“一言堂”,沒有給學生思考、動手實操的時間和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
(二)黑板教學單調呆板,課堂缺少活躍氣氛
目前,在會計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黑板作為主要展示知識點的工具,有時候一節課,黑板上擺出了兩三張表格,教師為了畫一張“記賬憑證”或“一頁賬頁”累個半死,可學生還叫嚷著看不清,或早就打瞌睡了,課堂顯得死氣沉沉。
(三)教學環節組織單一乏味,教學效率不高
目前許多會計教師反映專業課課時不夠,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的教學方法可能缺乏效率,需要改進。
二、我校會計教程及學生的顯著特點
(一)我校會計教程特點
《會計基礎》該教材,是我校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和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而開發的屬于我們學校的校本教材,該書以財政部新頒布《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會計制度為依據,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基本要求和企業會計工作實際需要為基礎,以“適應時代要求、體現職業特點、著眼能力培養、精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編寫原則,同時為了學生能及時將專業理論轉化為技能,真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適應工作的能力,還配套出版了《會計基礎模擬實訓》,真正體現了“教學做合一”的原則。
(二)我校學生的特點
(1)基礎較薄弱
近些年來,由于大學擴招的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考上大學不再是難事,而家長又多數有能力負擔孩子的大學讀書費用,所以成績稍微好一點的孩子,寧愿進普高,也不會來中職學校讀書,這樣就使得我們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文化基礎很差。
(2)目標不明確
來到學校,不是為了學習,或者進入校門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學習,沒有自己的學習計劃,沒有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這種現象在我們的學生中普遍存在,另外,這些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多數從初中開始),在應試教育的一次又一次失敗中,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甚至還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影響,學生漸漸喪失了自信和學習的興趣
(3)學習無壓力
據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了解到的情況,我們學校的學生基本處在以下兩種家庭的較多:一部分學生爸爸媽媽事業有成,孩子們在物質上的所有需求基本都能滿足,甚至擁有像IPAD、IPPHONE這樣的奢侈品,可家長們也很少有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樣的孩子自然沒有生活的壓力,也不會有學習的壓力;還有一部分,處在離異單親家庭、家里學習環境不太好,缺乏父愛或母愛,他們感到孤獨、沒有自信,甚至出現孤僻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他們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也包括學習,顯然也沒人給他們壓力。
(4)做事缺恒心
我們的學生,大多從小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很少能長久的堅持做某一件事情,在學習上就會反應出即使課堂上當堂課聽懂了,但也沒恒心和毅力去認真完成家庭作業,更不用說提前預習或課外作業了,也會出現今天老師跟其交流一次,他就會改進一次,但一旦離開老師的督促又會是原樣,這樣自然不會有好的學習效果。
三、創新會計教學方法的實踐
基于傳統會計教學方法的弊端、我校學生的顯著特點及校本教材的編寫原則,我通過多年對會計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以下教學方法以供思考: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
相對于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忽略學生主人翁地位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應用各種適合我們中職學生的方式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1)權衡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我們會計專業的學生分為就業班和對口升學班,在教學中,我會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成績好的同學,每節課的基本知識點需要掌握外,我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留給他們多出備課內容的題目,以滿足他們的需要,同時對于基礎不太好的同學,要對基礎知識點不斷強化,通過多留一些簡單的習題,甚至走到每個同學面前去問詢:“你知道了嗎”“你掌握好了嗎”“哪里不懂,我來單獨指導”,也經常組織互幫活動,讓基礎好的同學一對一幫助,通過這些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興趣,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剖析專業知識,講解通俗易懂
我們的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教材上專業的詞語又多,對剛跨入中職、初入會計之門的學生來說,會計是一門全新的課程,要他們直接通過書本述語來理解其中的含義確實有困難,長久下來,就會有學生失去學好該科目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需以最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專業詞語,以學生現有的水平來理解其中的含義,實現教學目標。如“實收資本”在教材上的解釋為: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按字面意思簡化為:實收資本就是企業實際收到的本金,可以是貨幣,也可以用實物。如“壞賬準備”核算企業應收款項的壞賬準備。采用生活案例比喻為:是冬眠動物在入冬前準備的過冬食物,等等。
(二)教學手段多樣性、教學方式靈活性
基于傳統教育黑板教育的單調呆板和我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法和激勵教育法等,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