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弛
摘 要:自從我國步入現代化發展進程以來,我國整體的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對各方面的發展也得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就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我國各大內部之間的相互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站穩腳跟,企業不僅要轉變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而且還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而做出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傳統的內部控制措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企業發展的需求,所以,企業要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當中引用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從而對內部控制措施進行優化,促進企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 ?企業 ?內部控制 ?改進策略
在信息化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國各大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首先就要對其內部控制相關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然后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當中對現在的方案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才能夠將自身內部控制管理水平進行提高,為企業帶來一定經濟效益。
一、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一)內部控制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就從當前的情況看來,我國大多數企業在信息化發展的潮流當中,并沒有對自身的生產工作特性有一個明確的了解,相關的理念和技術還在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然而企業的財務工作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有些十分重要的影響,這項工作對時效性和實踐性有著較高的要求,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如果沒有辦法與時俱進,內部控制的各項工作都會停留在表面,無法實際的落實到實處。為了能夠讓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正常進行,企業相關的領導人員必須對內部控制予以足夠的重視,轉變傳統老套的管理理念,在實際的發展過程當中對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做出適當的改進,從而將內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充分的發揮出來,企業也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產運營。
(二)內部控制信息化升級速度較慢
通過實際的調查發現,處于信息化環境當中的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完善的,當新環境當中出現問題時無法采取正確的措施進行解決,隨著問題程度不斷的擴大,最后會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導致企業的經濟受到巨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之下,企業發展與信息技術之間就會存在不和諧的關系,內部控制實際產生的效果與預期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還有一部分的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建立的管理控制體系缺乏一定的系統化,不僅會導致自身管理模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影響,而且無法及時發現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內部控制信息化升級過程無法正常進行。
(三)監督管理機制無法正常形成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其內部監督機制缺乏一定的科學有效性,在工作當中無法及時的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且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相關內容和工作較多且復雜,許多內部控制工作無法落實到實處,從而無法對其進行科學的控制,監督管理機制無法正常形成。
(四)流程簡化與內控原則相違背
當前,在會計信息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原有的會計工作崗位可能被合并為一個崗位,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還能降低人力成本,有利于企業經營利潤的增加。而且,一些企業會出現主動減少工作崗位的情況以實現利潤的增加,而這與內部控制的原則相違背,尤其是可能會放棄了相容職務不相兼的原則。而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的引進了信息化系統后,一些復核崗位變成了會計核算崗位,強化了核算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信息化系統的高效性,轉移了工作重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的應有流程環節被簡化,與內控原則相違背。
(五)企業面臨更大的系統風險
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風險責任高度集中于計算機系統,如若出現程序安全受到威脅或是信息化軟件被篡改的情況,便會導致系統運行的穩定與安全受到影響,情況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系統癱瘓,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僅如此,當前在設計軟件過程中沒有考慮周全,在安全方面還不夠完善,所以導致存在安全隱患。不僅如此,部分軟件并未根據系統的安全要求來實施模塊化設計,導致其內部混亂,使得會計系統的保密性與安全性大打折扣。
二、信息化環境中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改進策略
(一)對內部控制管理理念進行轉變
為了能夠讓企業在信息化環境當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就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對管理理念進行不斷的轉變,讓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更加適應信息化環境。企業在對人才引進的過程當中,要對應聘人員的信息化思維予以足夠的重視,這樣能夠讓企業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可以對信息化的內容進行明確的辨別,嚴格按照企業相關的要求和規定進行各項工作,這樣不僅能夠建立起多元化的管理控制體系,而且還能夠將工作人員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企業建立起正確的維護理念,這樣能夠在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時,實際的應用效果可以充分的發揮出來,管理機制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工作人員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要適當的進行提高,讓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都具備一定的責任意識,保證相關的工作流程正常進行,在工作人員實際上崗工作之前還可以對他們進行培訓工作,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而且還能夠在信息化技術之下對工作流程做出有效的改進,企業的管理水平因此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對制度進行完善
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對于企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影響,財務部門要對發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在企業的規定下對管理形式進行創新,內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也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企業要對當前的內部控制程序做出有效的分析和優化,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對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做出適當的簡化,不僅為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便利,而且還能夠對相關的財務信息進行復核和查驗工作。除此之外,財務部門在工作過程當中應該與時俱進,將電子發票和電子銀行票據進行充分的應用,這樣能夠將傳統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改進,而且相關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對監督管理予以足夠的重視
信息化環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便利條件,企業各項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過這同時也給內部管理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當前大多數企業受到傳統內部管理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相關的審核工作也轉變為了后臺監督模式,為了能夠讓企業進行正常的運營,監督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企業首先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對信息審核崗位進行設置,該崗位的工作可以對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應用,在信息平臺當中對當天的工作日志進行檢查,如果出現異常就要對其進行改善,而且還要將其與內部控制審核之間進行相互的協調。此外,內部監督力度的加上強是不夠的,企業還需要對外部監督進行加強,在發展過程當中不斷擴展渠道,在外部人員的監督之下進行工作,這樣不僅能夠營造一種公平且公正的環境,而且還能夠將監督管理工作朝著正?;蛣討B化的方向不斷發展,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四)構建起完善的內部控制牽制體制
完善、可行的內部控制牽制體制有助于各部門以及工作人員間的相互制約以及互相監督。首先,科學設置與維護系統管理權限。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內部控制核心需先由科學設置管理員權限著手,隨后根據相應的規定來分配不同崗位的權限。在分配權限環節,需對各崗位的職責與權限予以明確,以建立一個互相監督與制約的牽制制度。其次,對系統的操作流程進行梳理。在實踐工作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并對系統的操作流程進行梳理,建設有關的管理體制。根據各崗位工作人員來對其相應權限進行劃分,強化互相檢驗的交叉點。例如,獨立審核崗位與數據操作崗位,形成上機日志,建設完善的上機登記制度等。再者,設置交叉維護復核體制。在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技術和會計技術相結合形成了會計信息化,會計工作人員運用計算機準確性、重復性的特征來發展新型的會計信息系統。計算機技術的順暢與安全和會計使用軟件的要求相符,提升了會計工作效率,進而實現了企業的內部控制。所以非常有必要設置交叉維護復核制度。只要不是系統維護人員均不得取得相應權限,禁止其與有關程序代碼和其它軟件文件相接觸,降低程序被修改的幾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工作對于企業在信息化環境當中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為了能夠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正常進行,企業不僅要對該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而且還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引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從而對內部控制管理方案做出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孟繁榮.論會計信息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J].現代營銷,2017.
[2]鄭玉玲.信息化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7.
[3]陸軍.研究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化風險與應對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7.
[4]羅銳.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時代金融,2017.
[5]趙曉璐.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C]. 第十五屆中國標準化論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