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若翊
摘 要:國內傳統的城市規劃主要是布置基礎設施,合理運用不同區域,但是對生態環境的考慮少之又少。生態城市規劃則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為關注重點,但不可避免會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對城市規劃的落實形成阻礙。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生態城市規劃的背景、特點以及現狀,然后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城市規劃;生態城市;背景;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U984.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20)05-0116-03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urban planning in China is mainly to arrange the infrastructure and rational use of different areas, but little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city planning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 series of problems will inevitably exist, which will hi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ed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tatus of eco-city planning, and then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urban planning;eco city;background;solutions
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速度比較快,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環境污染問題也愈發嚴重,這成為人們當前關注的重點,同時對城市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重新對城市進行生態規劃勢在必行,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對城市解決環境問題大有裨益[1-3]。
1 當前生態城市規劃背景
1.1 建設生態城市意義
城市的發展要遵循可持續原則,這就需要從當前實際出發,把環境問題考慮在內,畢竟城市有眾多的企業、人口、資源和發展空間等,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根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日益上升,建設生態城市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必然趨勢,但廢氣、廢水、垃圾的不科學排放造成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加強城市規劃中的生態城市建設,提高生活環境成為當務之急[4-6]。
1.2 生態城市建設遵守的原則
1.2.1 以人為本原則。不論什么樣的城市規劃,最終目的都是要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生態城市規劃亦是如此,就是要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這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關鍵,要把人當作重點,做到以人為本,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妥善解決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1.2.2 能力建設原則。顧名思義,生態城市建設要量力而行,要在能力范圍之內開展,與此同時加強對科技的研究和改進,通過科技、觀念、體制、技術等為生態城市建設做保障。除此之外,還需要統一人們的思想觀念,僅僅靠企業作用畢竟有限,企業和人們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促進社會體系和人們觀念的改變,從而完善城市規劃,保證城市建設有條不紊的開展。
1.2.3 理性發展原則。從城市發展的本質來講,生態城市規劃也是為了城市的永久發展,使城市朝著人們理想化的方向發展。傳統城市建設中,人們犯了很多錯誤,如亂砍亂伐、填海造陸、重工業選址欠妥等,這些錯誤行為擱置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所以,生態城市規劃要規避這樣的錯誤,注意理性發展,切忌盲目跟從,要著眼大局,拒絕通過付出社會代價來取得階段性的城市發展,要保證生態城市發展科學合理,使其在社會能夠承受的范圍內發展。
1.3 生態城市規劃帶來的改變
1.3.1 生活環境發生了較大改變。以往城市規劃把經濟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城市規劃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爭取建造更多的高樓大廈,其間容易忽視生態環境建設。在該理念提出之后,城市規劃目的發生了改變,由提高土地利用率朝可持續發展轉變,把過去單純地利用資源轉向持續發展經濟上,把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當作重點。
1.3.2 人們行為發生了改變。城市人口的逐步增加多是因為農村人口的流入所致,他們大多只想著如何在城市立足,很少會關注城市環境問題引發很多社會危害,如高空拋物、隨處亂丟垃圾、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這些現象都經常會看到,對人們生活的城市造成很大壓力。在明確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后,人們的行為慢慢發生改變,素質得到整體提高,人們都愿意為城市和諧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 生態城市規劃特點
2.1 傾向經濟發展
縱觀城市發展歷程,其形成和發展離不開經濟建設的推進,所以,城市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建設發展的好壞,而且城市經濟強弱也體現了城市的魅力[7-9]。在今后對城市進行生態規劃建設時,要側重經濟發展,吸引更多人才,發展經濟才是城市未來的出路,人才多了,對城市發展建言獻策,城市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因此,生態城市建設和規劃要立足經濟發展,切實為城市長遠發展做好鋪墊。
2.2 傾向城市安全
城市是人流的聚集區域,人口密度相比農村要大很多,而且車輛也與日俱增,這些都會對城市的基礎建設造成一定壓力,安全問題也就突顯出來,沒有安全,城市也就談不上發展,因此,生態城市規劃要把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城市發展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只有確保安全,才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塑造更好的城市形象,在招商引資上,安全也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開展生態城市建設和規劃要掌握好度,不能忽視安全,要以城市安全為前提。
2.3 側重城市服務
城市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提供了很便捷的服務,這也是城市發展的意義,因此,生態城市規劃時要注重城市的服務功能,務必滿足人們最基本的服務需求,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城市的生態建設和保護,以確保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實踐證明,傳統的城市建設規劃已經落伍,只有把生態建設納入其中,才能和城市的服務功能相輔相成,進而提高人們在城市的舒適度,保護自然環境,促進城市生態建設。
2.4 側重城市氣候
城市的氣候條件由城市的地理位置決定,城市生態建設和規劃要做到因地制宜,切實考慮該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能違背當地的氣候條件,遵守地域性原則。例如,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時,要分析城市的水文、地質、氣候等條件。植被選擇方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符合當地生長規律的植被,避免因為地域差別、水土不服而導致植被無法生存,防止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持城市特色,保護當地自然環境,最關鍵的是,避免因為地域性不同而重新施工,節約資金和資源。
3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現狀
3.1 城市生態建設計理念欠缺
在過去城市規劃設計時,通常側重城市發展,而沒有把生態問題考慮在內,規劃的局限性比較大,更多在乎建造的樓房空間是否充分利用,能否容納更多人,對于其他方面的考慮是比較欠缺的,因此就談不上生態建設設計理念。最常見的是建筑周邊環境沒有管理好,建筑本身表面工作做得好,建筑后面卻垃圾成堆,時間久了,都成了“垃圾山”。這都是沒有重視生態建設,隨意丟棄垃圾的后果,垃圾堆放會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造成負面形象。
3.2 水污染嚴重
水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的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但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大多時候都忽略了該問題,由此造成的水資源污染時有發生。導致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工廠排放污水和廢物,在生態城市建設理念提出之前,很多污水和廢物都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污染嚴重,同時浪費大量自然資源。二是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生活垃圾攜帶很多病菌,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會嚴重污染水資源。
3.3 未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破壞生態環境
隨著城鎮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各方面的壓力陡增,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住房。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導致亂象叢生,如填湖、填河等,這樣雖然可以解決一時困難,但不利于城市長遠發展,極大地破壞了自然環境。
3.4 不合理使用能源
以往城市建設側重經濟發展,其間對城市自然環境的破壞較大。人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工業污水和廢氣肆意排放,使得水體富營養化,霧霾天氣加劇,很多問題接踵而來,對人們生活產生很大影響。例如,空氣污染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多,威脅人體健康。
4 生態城市規劃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科學規劃能源,倡導綠色生活
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要以人為本,突出人的主體地位,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建立溫馨、舒適的城市環境。人們要合理分配和使用能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節約能源可以從很多地方入手,比如節約家庭用水,不用或少用含磷洗衣粉,隨手關閉不用的電器,工廠要加強管理,有效處理工業廢物,采取節水節電措施。
4.2 培養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意識
當前,要培養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意識,樹立城市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意識到自己才是城市的主人。政府職能部門要強化管理,大力宣傳生態城市建設理念,提高人們的整體素質,服務生態城市建設。
4.3 科學規劃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水污染是城市建設中比較常見的問題,河流覆蓋面廣,治理難度大,關鍵要從源頭上進行管控,這是治理水污染的最好途徑。第一,把人們的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引導人們節約用水,制定科學的階梯水費價格。第二,政府部門要加強對工廠的排污處罰力度,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要求其安裝排污處理設備,打消他們不做處理就排污的僥幸念頭。
4.4 建立土地規劃利用體系
人們要科學規劃土地資源,使其和周邊環境相統一。例如,設計之初,有紀念物或重要植被,開發商一般不考慮其蘊含的意義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只想除掉這些東西。所以,設計師在設計時要先去現場進行認真勘察,妥善處理環境和建筑物的關系,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5 結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逐步發展,很多問題衍生出來,因此,加強生態城市規劃迫在眉睫。人們要保護自然環境,使建筑和當地環境相融合,既為人們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又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這需要所有人共同參與,也需要政府部門指導和宣傳。
參考文獻:
[1]李善國.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理念及應用措施[J].山西建筑,2018(31):181-182.
[2]胡碧波.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3):66.
[3]賈宇.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4):122-123.
[4]彭越.關于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8(30):19.
[5]劉俊杰.關于城市建設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思路構建[J].智能城市,2019(7):72-73.
[6]楊建勇.關于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應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113.
[7]于洪東,楊蕾,王宇峰.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0):310.
[8]趙旭花.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的探討[J].門窗,2015(3):138.
[9]陳天,臧鑫宇,王嶠.生態城綠色街區城市設計策略研究[J].城市規劃,2015(7):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