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對于堅定文化自信、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在活躍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群眾文化工作者來說,更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策劃更具創意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創意
人們生活水平正不斷提升,開始逐漸追求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也將開展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劃為重要探索項目。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能夠讓政府在群眾心中樹立良好形象,為群眾帶來很多生活樂趣,有效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質量[1]。優秀的群眾活動應該展現出民族特色,向社會傳遞出正確價值觀。社會工作者根據社會發展情況需要積極探索更為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創意。
一、群眾文化活動策劃和創意遵循的原則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切實體會到,做好新時期的群眾文化活動工作,應做到“四個堅持”:
1.要堅持以開放的思維辦文化。做好群眾性文化活動,僅靠宣傳文化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開放的思維,面向全社會,動員各種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強大合力,在“共建”中實現共享,在“共享”中促進“共建”。從我縣近年群眾文化活動的舉辦來看,每個活動,尤其是大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成功舉辦,都是在政府的主導下,社區、學校、企業及各種文藝協會等方方面面廣泛參與的結果。
2.要堅持以市場化手段辦文化。政府的投入、財政的扶持畢竟有限,而爭取各種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對文化活動的參與,不失為解決活動開展難的一個有效途徑。我縣近年來在各種文化活動中,都爭取到了廣大民營企業以及外來投資商的積極參與,并在活動中實現互惠雙贏。
3.要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堅持群眾是各種文化活動的主體,切實面向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一方面在活動的組織中,依靠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吸納群眾中蘊藏的各種優秀人才、優秀節目,讓群眾在參與演出中展示自我,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文藝活動演出中,真正面向群眾,讓人民群眾坐前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讓人民群眾分享精神文化成果。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思想,我縣舉辦的消夏文化活動、元宵焰火晚會、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展示等,都體現了“群眾既是演員,同時又是觀眾”。
二、策劃創意性的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策略
1.充分結合民族傳統文化
負責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的工作人員在發揮創意的期間一定要詳細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與獨特的地域特色,要將各種能夠展現地域特色的元素融入到文化活動中來。通過這樣的做法能夠使群眾文化活動展現出豐富的、充滿意義的文化價值,可以繼承和弘揚當地特色文化[2]。
為了能夠使文化活動更具創意性,在策劃期間要聯合當地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文物部門等,與這些部門開展友好溝通交流與合作。比如說可以定期開展博物院免費展覽日,開展圖書館文化電影公映項目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公共資源,使活動更為豐富。
2.根據群眾特點及時調整活動內容
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意時,一定要保證設計出的活動滿足不同年齡短人群需要,活動要考慮周到,要展現出靈活性。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常常需要設置一定的規則,社會工作人員要根據群眾表現及時調整活動內容與要求。在群眾文化活動中中老年人群比例很高,所以在安排活動內容時就要充分考慮這部分人群的心理特征,要設置滿足中老年人群需要的獎勵。比如說在開展社區內文化活動時,獎品就可以以實用性物品為主,盡量不使用口頭獎勵等方式。在策劃活動時只有努力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群眾的需要,才能有效提升活動質量。
3.開展創新性活動,發揮人民力量
群眾文化活動策劃中心在于群眾,要求社會工作人員在進行活動創意時一定要考慮時代的變化,根據人們心理需要設計創新性項目。在正式開展活動前,可制作問卷下發至各個社區,要求社區人員指導社區群眾進行填寫。通過問卷調查,能夠詳細了解人們內心想法,可以對群眾的精神需求進行考察,在了解民意后才能保證人們能夠快速適應、參加到活動中來。
新時代發展下,信息技術運用愈發廣泛,傳統的紙質問卷調查形式存在受眾面積小、樣本數少等問題。所以負責活動創意的人可以聯合政府開展網絡調查。學生由學校負責指導填寫,家長由孩子負責指導填寫。通過網絡調查的方式能夠更為全面的了解群眾需求,發揮群眾力量,使群眾文化活動實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目標。
三、結論
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具有重要價值,多樣化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加快基層文化建設速度,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了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發揮應有價值,工作者在策劃活動、思考創意時應該做到在活動中充分展現當地特色文化,要根據群眾差異及時調整活動內容,要開展群眾調查并了解群眾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保證活動的多樣性。只有這樣,群眾文化活動才能展現出真正的價值,才能在提升我國基層文化實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史維濤,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與創意分析[J].文化產業,2019 (24):49-50.
[2]許海燕,探究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J].中國民族博覽,2019 (14):46-47.
作者簡介:劉文軍(1976. 05-),男,湖北公安人,本科,群眾文化館員,研究方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群眾文藝作品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