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汝

摘要:視唱練耳課程是大學音樂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樂學習者必學的科目之一。視唱練耳對鋼琴演奏具有重要的作用,將視唱練耳訓練與鋼琴演奏相結合,能夠使學習者更加充分的把握作品風格和演奏技巧,提高鋼琴演奏的準確性,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視唱、聽辨能力。本文針對視唱練耳在鋼琴中的應用,從旋律聽辨和視唱練習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述了視唱練耳在鋼琴演奏中的訓練方式。強調充分發揮視唱練耳對鋼琴演奏的輔助作用,這對于學習鋼琴演奏和視唱練耳而言是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視唱練耳? ?鋼琴演奏? ?作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6-0076-02
視唱練耳能力對于鋼琴演奏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歌唱和聽辨,輔助學習者在鋼琴演奏中對作品的樂句劃分、調式調性、風格、情感等方面作出初步分析,提高演奏的準確性。
一、視唱練耳在鋼琴演奏中的運用
(一)旋律聽辨
聽覺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對音樂的聽覺分為旋律聽覺與和聲聽覺。將一系列的音高與節奏連接,就形成了旋律。旋律的聽辨表現在對旋律的辨認,旋律包含了調式、音高、節奏等基本因素。在聽辨旋律時,由于脫離了樂譜,對旋律中的因素沒有了直觀上辨認,那么需要借助鋼琴給出標準音a1(la)來確定該旋律主音的音高位置。鋼琴演奏在對音樂詮釋時,可以人為地將節奏及連音演奏得稍明顯突出,讓學生能清晰感受到。
視唱練耳作為一門以訓練學生的聽、辨、記憶能力為宗旨的音樂基礎學科,當今的教學模式更趨多元化,教學內容更深入化。在保留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中,單聲部旋律的聽辨由教師通過鋼琴彈奏,學生進行模唱或者聽記的專項訓練逐步演變成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中來,親身體驗整個教學過程的互動教學模式。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鋼琴作品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將其變成旋律聽記的練習曲。首先,要先做好讀譜工作,包括調式調性、節拍、速度、力度,同時還要注意休止和呼吸,體現出對樂句的劃分。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就可以從鋼琴練習的第一步——慢練著手了。在慢練旋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傾聽自己所彈的內容,通過慢練,完整地將譜面上的音樂術語表達出來。這樣的慢速練習,其實非常需要頭腦的清醒以及敏銳的聽覺,所以不僅僅是在視唱練耳的課堂上,甚至在鋼琴教學中也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來訓練聽覺能力。
(二)視唱練習
視唱面對的是大量的樂譜,對譜例的解讀來源于基礎樂理知識的分析。學生需要做到的是將譜號、調號、拍號、音高等音樂元素化作內心的音樂感覺,并演唱出來。
在視唱練習的過程中,鋼琴是不可或缺的輔助樂器。因為鋼琴的音域非常廣,同時音色極具美感,所以在視唱教學或是演唱的過程中,鋼琴伴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會給視唱的教學帶來靈活性、畫面感以及藝術感,同時能使學生在進行視唱學習的時候有更多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當然,在視唱練習時伴奏要是為演唱者提供準確的音高、和聲,使演唱者能夠準確完整的演唱視唱作品。事實上,鋼琴伴奏已經是對于視唱旋律的和聲和織體進行給予一定的提醒,如果可以認真去分析這其中的細微區別以及它們所出現的目的,就能夠對于該視唱作品風格大致有了了解,在視唱學習的過程也會變得更加順利。同時通過大量的視唱使學生的基本樂理、和聲等知識得到鞏固,并在音樂中得以感性認識。通過與鋼琴演奏的融合來實現視唱的具體教學活動,這就是完善視唱的教學、提高音樂綜合素養的有效教學手段之一。
二、視唱練耳在鋼琴演奏中的訓練方式
(一)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結合
視唱訓練包含彈唱練習,其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可以根據樂譜所提出來的各種要求,完整、準確以及熟練的進行曲目的演唱和演奏。這樣的一個過程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和一定的演奏能力,而且還要求學生能夠運用他們所學的相關知識來指導自己進行曲目演奏的音樂活動,比如在鋼琴的演奏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獲得音樂理論上的指導與支撐,從而提高學習者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的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的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應用,幫助他們真正掌握音樂的演奏技巧。
在這首作品中,從節奏方面來分析:首先,鋼琴演奏部分是非常規整的節奏運動,但卻是因為每小節的第一個音是二分音符的雙音形式,與其他音符形成對比,這就在演奏中形成了一種高、低層次的處理。
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視唱練耳的訓練開始之前,需要調動相關理論知識對曲目做好識譜的準備工作;其次,開展培訓學習者音樂節奏的訓練,結合各種音樂風格以及節拍,對每一個音樂片段進行準確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實現分類實踐,對鋼琴演奏的穩定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最后,學習者將基本樂理里面的省略記譜法以及音值組合法進行整合與貫通,并將這個過程應用到實際的聽音訓練中,幫助學習者更好的理解抽象難懂的樂理知識,進行充分的學習和掌握。
(二)視唱練耳與曲式分析結合
曲式分析是順利完成鋼琴演奏的一個基礎性的工作。準確的來講,曲式包含著標記、符號、樂句、樂段以及樂章等部分,是鋼琴作品的邏輯結構和框架。學生在演奏之前,將作品的結構分析滲透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音樂術語及符號的準確理解,為鋼琴演奏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鋼琴作品的思考以及情感層面上的理解。音樂分析部分的實際意義就是以樂句為主的基本單位以及以樂段為主的基本單位,該段落是音樂結構單元里面相對完整的一個曲目,主要包括了單樂段、復樂段以及樂段聚集等三個部分,主要目的就是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我們在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的時候,主要的練習部分還是以單樂段、復樂段以及樂段聚集部分為主。
在學生拿到曲譜之后,能夠結合所學知識,系統地分析樂曲里面的每個術語、標記、符號以及樂句之間的基本聯系,深刻的體會作曲家們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內涵,依據這些信息來準確的理解音樂作品調式調性以及情緒的變化、輕重緩急、發展趨勢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最終可以適當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運用鋼琴演奏技巧以及表現能力,將音樂作品中沉默的黑白音符和術語變成富有感染力、沖擊力的音響效果。
(三)視唱練耳與鋼琴演奏技巧結合
學生在進行視唱練習前,要能夠主動地、提早地準備好作品中需要呼吸的樂句,嚴格的督促自己形成良好的音樂語句感以及樂句呼吸的意識,以此來根據樂譜里面的音樂術語標記,加入鋼琴演奏技巧,從而能夠順利地進行鋼琴的演奏活動,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作曲家所希望表達出來的情感效果。
(四)堅持正確的訓練原則
努力提高視唱練耳的訓練質量以及相應的訓練效率。我們必須要堅持正確的訓練準則:首先就是要能夠選擇更加適合學生的音域、音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并且具有較高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音樂作品,以此來作為訓練的主要內容;其次就是要能夠將曲式的分析、樂理知識、和聲以及即興伴奏等內容充分的運用在視唱練耳的課程里面;再次要教師可以實施“因材施教”的培養理念,根據每個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布置不同的練習作品。因此,必須在深入了解、分析每個學生音樂學習的時間和接受程度背景的情況下,制定出適合每個學生的培養理念,并且還可以結合國外先進的音樂教學法,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制定出一套完整系統的教學計劃,構建和諧的教學模式等。
三、結語
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音樂院校和師范院校對于視唱練耳和鋼琴演奏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而視唱練耳所包含的課程內容又非常復雜繁瑣,學習的難度較大,所以,學習者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的時候,需要將音樂之中的基本樂理、和聲、曲式分析以及鋼琴演奏技巧做到融會貫通;其次就是要堅持選擇經典的音樂作品進行訓練,對音樂知識實現綜合性的理解,貫徹使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上三個原則,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視唱練耳訓練的質量以及效果,從而將視唱練耳訓練與鋼琴演奏中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依曉明.論視唱練耳在鋼琴練習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5,(06).
[2]趙曉影.試論視唱練耳在鋼琴學習中的影響[J].現代交際,2014,(08).
[3]徐歡.論“練聲曲”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作用[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