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為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出學生在學習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方式
【作者簡介】方穎,江蘇省南京市第一中學。
一、前言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英語閱讀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板塊之一,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掌握更多英語語法,并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筆者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與實踐思考展開探討,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如下:
1.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化英語教學策略。高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多數只注重學生的單詞背誦情況和語法掌握技巧,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實際上應該將重點放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之后,才能真正地讀懂整篇的英語文章。學生如果單純地進行單詞學習和語法掌握,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只會明白文章所表達的大概意義,對文章的內容并沒有真實地了解。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使學生能夠對文章通篇都有很好地理解,學生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吸收更多的語法和單詞量。故此,教師要注重轉變教學方法,教會學生閱讀的技巧,不要讓學生被動地接受閱讀知識,而是主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主動對英語閱讀進行探索。教師對學生也要進行深層次教學,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閱讀的意義與目的,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專注力能夠更為集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改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吸收英語閱讀的知識,學生的英語成績會有所提高。
2.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強制灌輸,經常讓學生背誦各種課文、相關知識語法、單詞,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還沒有真正完全學會相關知識點,教師就進行下一步驟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教師統一化的教學方法使一部分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心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剛剛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并沒有扎實掌握牢固就進行下一部分的學習。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也枯燥乏味,長時間的老舊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絲毫不感興趣。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促使下主動學習英語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對于一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加強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索與英語閱讀有關的知識點并進行課外擴展。對于一部分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難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逐步轉變,感覺到學習英語的輕松與快樂,學生能夠輕松掌握與英語知識相關的知識點。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的主動性和活躍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師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也更為融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課堂的教學過程,還應該注重學生是否能夠準確掌握相關知識。學生對老師在課堂所講述的知識點準確理解與掌握之后,老師再進行下一部分的教學。教師不應該注重追求教學速度和板塊,而是應該注重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接受程度。教師要根據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進行教學方式的不斷變化,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更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
二、重視閱讀課的問題設計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來進行,學生能夠根據老師所設計的問題在文章閱讀更為認真。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該仔細思考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閱讀水平,設定有效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問題的設計應該結合相關的英語閱讀知識點,這樣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對英語閱讀的知識點記憶更為深刻,教師要提前確定教學目標,有效根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
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版高中英語高二模塊8單元《public transport》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講解,結合文章中的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教師可以提問:Do you usually take public transport?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
三、重視閱讀后理解活動的設計
在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對閱讀知識與技巧進行講解,讓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所描述的不同人物,學生能夠在閱讀后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掌握,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英語閱讀的樂趣。這樣的方法能夠使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探索,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學生在探索后還能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牛津譯林高二模塊《Fit for life》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活動,讓學生根據文章中所描述的主題公園的樣子進行編排,4-6個學生一組進行探討。怎樣能夠將主題公園中的樣子充分表達出來?學生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對文章更為深刻地探索。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能夠互相學習探討,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于文章更深層次的含義擁有充分理解。
四、提高閱讀課的有效性和靈活性
教師在課堂中開展閱讀教學,應該充分尊重學生,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教學理念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創作,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對于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確保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具有有效性和靈活性。教師根據相關知識點進行問題設計時,對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難易程度的問題設計,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對于難度過高的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教師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在確保維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的同時,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能夠有效掌握。對于一部分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要創造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學生能夠在問題中進行課外探索,學生的知識面能夠得到擴展。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
例如,文章內容的重點,單詞模板的背誦默寫、描述文章主人公的性格特點等,都能夠有效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有效教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對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進行教學引導,從而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成績。
五、結束語
以上針對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探討,可以看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以便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對英語閱讀進行探索性學習。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在日常閱讀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逐步養成的習慣和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1]范愛筠.對于通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7(12):1727.
[2]吳雪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培養方法探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01):12.
[3]周婷.淺談多媒體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