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彧
摘 ? ?要:城市化發展受到社會經濟的推動,城市建筑逐漸增加,景觀設計的類型也呈現多樣化,居住區的景觀設計能夠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因此針對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進行技術和風格上的完善,將是目前相關設計部門應該注意的問題。景觀設計的靈感來源于中國的傳統建筑設計,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進步,設計的類型逐漸出現緊缺現象,完全復刻中式風格并不適用當今的現代化發展,因此將中式景觀設計與當今的社會文化進行融合,將能夠促進居民區景觀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傳統園林造景;新中式景觀;設計應用
1 ?中國傳統園林造景理念
我國古代有“天人合一”的說法,這一說法的中心思想是指將人列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國的古典園林設計往往崇尚自然,以返璞歸真作為設計目標。對這類園林作品進行設計時,將“天人合一”的理念貫徹到了極致,從而形成一種自然的哲學觀,而這一自然哲學觀又被劃分為許多細致的觀念,其中“三境界”觀的影響力最大,這“三境界”分別是指生境、畫境和意境,其主要體現在對植物進行造景的過程中,對自然形態進行模仿,通過人工的方式使其表現為自然的錯落有致,并與山、與水形成一體,構成一種精心雕琢的自然環境。植物是古典園林設計當中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我國歷史上各個時代都十分重視植物造景,多年的歷史沉淀,使得我國在植物造景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傳統手法和獨到之處。除此之外,中國園林造景還受到了各個時代的山水詩、山水畫、意識思想甚至是民風習慣的影響。
在傳統園林設計當中,十分注重對植物的選擇,對植物的選擇主要取決于色、香、韻3個方面的因素。古代的植物造景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綠化需要,更是為了構成一幅畫,因此,對植物造景的設計要求有畫境,同時在意境上追求“含蓄”“秀美”,講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古人尤其喜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設計方式,偏愛精巧玲瓏的視覺體驗。
古代的園林設計更加注重形態美和審美意境。比如說盆景設計當中的“小中見大”的設計原則。除此之外,古代園林設計還十分注重植物生長期和季節變化,可以根據其不同特征,在設計時加以調整,從而使其表達出不同的意境。從實際角度出發,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是通過對不同植物的特征、姿態、色彩,再根據人們的視覺感受從而產生比擬和聯想的效果,再以此為中介,傳遞出設計者所想要表達的情感。
2 ?借鑒園林設計技術
中國傳統的園林設計具備多樣性,能夠對園林的景色進行分類,利用景物的擺放、造型來構建景觀空間,形成較為豐富的景觀層次,同時中國傳統園林設計講究“一步一景”,即在不同的空間內,形成不同的景色結構,能夠通過借位、遮擋、夾景等方式,將“山”“水”“花”“鳥”等景色區分開,但是其又同時存在于一個景觀環境中,每個部分具備不同的藝術風格,但是又不失整體性,能夠互相協調。這種設計方式能夠為園林提供多樣新奇的觀感,因此將園林設計技巧融合在居住區的景觀設計中,能夠促進景觀設計的多樣性和整體性,通過不同類型的植物類型,來塑造連續的景觀整體,但每一個部分中又存在單獨的景觀世界,這會大大增強居住區的觀賞性能。
2.1 ?提煉傳統建筑風格元素
新中式居民區的景觀設計在細節設計方面,需要將中式傳統建筑的風格進行參考,分析建筑中的主體風格,并針對能夠突出風格特色的建筑細節進行提煉,在改建景觀風格的基礎上,利用明顯的細節分化,為景觀提供風格展示。新中式的居住區通常會將庭院的空間進行整體的設計,將空間的機構和對比進行良好的分析,利用具備傳統文化細節的門窗、長廊、涼亭的能夠分化空間結構,在傳統的空間布局上講究賞用結合,在公共區域布置小型的文化元素,增強空間的整體感,同時也能夠形成鮮明的文化對比。
2.2 ?利用中華文化符號
新中式的景觀設計需要善于將具有傳統代表能力的文化符號進行融合設計,利用文化符號的內涵特征,來為景觀賦予文化含義,例如經過變形的繁體“福”字,將其鑲嵌在中式建筑的圍墻、涼亭等位置,不僅能夠具備吉祥的寓意,還能夠增強文化感染力,針對文化符號的處理,可以通過筆畫打散、結構切割、形變等方式,來降低文化符號的生硬程度,使其能夠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同時,在利用了文化符號之后,相同部分之內的景觀設計就要圍繞相同的文化內涵進行設計,可以將大紅色進行改進,融合在石質景觀中,也可利用萬年青、云竹、仙鶴等景觀元素,來協調文化符號的內涵。例如想要借仙鶴符號來代表吉祥之意,可以利用原木結構、大理石灰來進行景觀上的承托;利用淺色的地板進行紋理拼接,能夠營造淳樸清新的景觀形象,從而使仙鶴的文化符號成為景觀的一部分。
2.3 ?發揚風水景觀理念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講究風水理念,這種理念中有部分優秀的思想,因此將其融合在現代化的居住區景觀設計中,也是一種新中式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風水是文化在建筑中的具體體現,能夠將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美學進行體現,同時能夠在大的景觀環境中,營造出小的環境,并展現美好的寓意。風水在乎景觀的基礎機構建設,能夠體現環境的寓意和建筑的吉兇,因此在新中式的景觀設計中,可以選擇風水結構進行景觀布置,并采用含有美好寓意的景觀元素,增強風水含義。
2.4 ?運用傳統園林造景中象征性符號
景觀設計中的象征性符號世紀上是建立在社會約定成俗基礎之上,是可以通過某些特定關系而得出的特有文化內涵的符號。象征性符號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我國傳統園林中存在最普遍的符號即象征性符號。例如,中國古典園林常把松、竹、梅三種植物組合一起作為景觀點,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而在新中式景觀中也經常沿襲這種做法,具有象征性寓意。一種是典故象征性符號,利用文學典故或者象征性故事作為特定的空間格局設計,讓人浮想聯翩并領悟其深意,如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曲水流觴”,“曲水”即彎彎曲曲的流水,“觴”是一種帶耳的漆器,古代人將“觴”沿著水自上游留下,水流在誰的身邊,誰便作詩一首,否則罰酒一杯;利用這個典故,將“曲水流觴”作為一個景觀點進行設計,人們在游玩其中之時又能了解其深意,何樂而不為。最后一類是色彩符號象征,色彩是一種特殊的象征符號,能表達地域情感象征,運用適當的色彩能體現出濃厚的地域景觀氣息,古典皇家園林在色彩運用上較為濃重,以體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而江南私家園林里“青磚灰瓦,白墻粉垣”,新中式景觀中常采用這種形式,以白、灰、黑三種色系為主,體現出新時代人們對色彩審美需求。
總之,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形成之初,其發展目標就是要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景觀設計樣式,這種景觀樣式既融入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又滿足了現代人快生活的審美,與空間布局、結構設計、傳統文化、地域特色相結合,從而營造出一種人文、自然、生態與意境相結合的中式景觀設計作品,是在基于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基礎之上創新的一種園林設計方式。在未來,新中式景觀設計會更多地利用新科技手段、新材料、新工藝,進而更好地展現出新中式園林景觀設計的特色,帶給觀賞者不同的視覺和審美體驗,并將我國園林本土化設計的文化內涵繼承和發揚,更好地融入到當代的景觀設計當中,增強民族化的審美自信。
參考文獻:
[1] 郭嵐.新中式居住區空間景觀設計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0:42+44.
[2] 李睿.打造老濟南的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J].風向標,2012(6):43.
[3] 胡洋,劉紅薇.生命與精神的設計———解讀新中式景觀設計[J].中國園藝文摘,2011(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