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勁松
摘要? ? 在全球環境不斷惡化的新背景下,加強森林督查意義重大,其關系到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宿松縣森林督查探索與創新進行論述,包括森林督查基本做法、森林督查主要結果、督查整改措施、督查結果分析評價,并提出未來的創新點,以為當地森林督查工作的貫徹落實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森林督查;探索;創新;安徽宿松
中圖分類號? ? S71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150-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森林資源是建設生態文明、繁榮生態文化、發展可持續林業的根基[1],2018年宿松縣林業局進一步加大森林督查力度,通過縣、鄉、村各級合作聯動,管理、監督、監測共同協作,天上看、地面查無縫對接,森林督查實現了由探索到創新的轉變。
1? ? 宿松縣森林督查基本做法
1.1? ? 加強組織領導
為確保順利開展全縣2018年森林督查工作,宿松縣林業局在全省森林督查部署會后立即向縣政府分管領導作了專題匯報。7月2日宿松縣林長制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全縣森林督查工作的通知》(松林長辦字[2018] 8號),并制定了《宿松縣森林督查工作方案》,全縣成立了森林督查工作領導小組和疑似林地變化圖斑自查組。
1.2? ? 認真組織培訓
為做好森林督查疑似圖斑外業調查和內業整理,宿松縣林業局先后召開了2次專題培訓,參訓人員為局機關技術人員、鄉鎮林業站技術人員和轄區森林派出所民警,培訓人數46人。
1.3? ? 積極開展調查
宿松縣森林督查疑似林地變化圖斑146個,判讀面積352.195 7 hm2。7月初,縣林業局疑似林地變化圖斑自查組技術人員以轄區森林派出所工作區域為單位分成3個外業調查組,認真開展森林督查自查工作。
2? ? 宿松縣森林督查主要結果
全縣2018年森林督查疑似林地變化圖斑共146個,判讀面積352.195 7 hm2。經調查核實,無問題圖斑112個,判讀面積305.107 7 hm2;涉嫌違法違規圖斑34個,判讀面積47.088 hm2,調查核實面積21.202 5 hm2。
2.1? ? 無問題圖斑情況
全縣無問題圖斑112個,判讀面積305.107 7 hm2。按變化原因分,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批)項目建設使用林地圖斑3個,核實面積9.515 6 hm2,圖斑個數占比2.68%;經縣林業局審批林業生產輔助用地圖斑5個,面積2.219 2 hm2,個數占比4.46%;經縣林業局審批林木采伐圖斑69個,面積193.691 4 hm2,個數占比61.6%;造林、撫育及其他森林經營活動引起林地變化圖斑29個,個數占比25.89%;地質災害等自然因素引起林地變化圖斑1個,個數占比0.89%;前林地地類為非林地圖斑4個,個數占比3.57%;其他原因引起林地變化圖斑1個,個數占比0.89%。
2.2? ? 涉嫌違法違規圖斑情況
全縣涉嫌違法使用林地和林木采伐圖斑34個,調查核實面積為21.202 5 hm2,涉嫌違法違規圖斑涉及陳漢、趾鳳、涼亭、河塌、破涼、二郎、孚玉、佐壩、五里、程嶺、高嶺、柳坪和許嶺等13個鄉鎮。其中違法使用林地圖斑25個,調查核實面積12.944 4 hm2。按類型分,工程建設圖斑17個,面積達9.457 7 hm2,鄉村建設6個,面積2.303 8 hm2,臨時占用林地2個,面積1.182 9 hm2;涉嫌違法違規采伐圖斑19個,面積12.020 9 hm2,蓄積728.5 m3,其中改變林地用途采伐伐區圖斑10個,面積3.762 8 hm2,蓄積256.1 m3;林木采伐伐區圖斑9個,面積8.258 1 hm2,蓄積472.4 m3。
3? ? 督查整改措施
根據《安徽省森林督查工作方案》及省、市林業局森林督查工作部署,宿松縣對森林督查中存在違法違規的案件進行了查處、整改,具體措施如下。
3.1? ? 核實涉嫌違法圖斑
涉嫌違法圖斑核實結果與調查結果一致。2018年8月27日,宿松縣以林長制辦公室文件將違法違規圖斑在全縣范圍內進行了通報。
3.2? ? 涉嫌違法立案查處
按照辦案要求,宿松縣林業局對涉嫌違法的34個圖斑再次進行逐一調查核實。根據宿松縣森林公安局辦案情況,涉嫌違法34個圖斑中,因違法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等原因,作出不予立案調查的圖斑6個,立案查處的圖斑28個。立案查處案件中,按案件性質分,行政案件23個,刑事案件5個,違法占用林地面積7.215 2 hm2,違法采伐蓄積300 m3。行政案件中,違法占用林地圖斑23個,面積6.107 9 hm2,蓄積為6.2 m3,違法采伐圖斑1個,采伐蓄積8.4 m3;刑事案件中,違法占用林地1個,面積1.107 3 hm2,違法采伐4個,采伐蓄積285.4 m3。
23起行政案件中,因違法行為輕微且主動整改到位,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案件4起,侵占林地面積1.158 3 hm2;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案件19起,侵占林地面積4.952 3 hm2,蓄積14.6 m3,行政處罰人數33人,處罰款46.82萬元。
5起刑事案件中,2起由于嫌疑人死亡,案件終止調查;2起已移送檢察機關提起公訴,1起因嫌疑人在采伐前已提交申請 ,林業局黨組開會同意了該許可,森林公安基于此事實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
4? ? 森林督查結果分析評價
4.1? ? 改變林地用途圖斑分析
全縣改變林地用途圖斑33個,面積52.493 3 hm2。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批)項目10個,面積39.548 9 hm2;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批)項目23個,面積12.944 4 hm2。審核率圖斑個數占比30.3%,審核率面積占比75.3%。
4.2? ? 改變林地用途項目按建設性質分析
按照項目建設性質分,公益性建設圖斑9個,面積為37.033 1 hm2,其中涉嫌違法的圖斑7個,面積3.286 7 hm2,分別占77.8%、8.9%;經營性建設圖斑共24個,面積達到15.460 2 hm2,其中涉嫌違法圖斑18個,面積9.657 7 hm2,分別占比75%、62.5%。
4.3? ? 改變林地用途項目按地類分析
建設項目改變林地用途面積52.493 3 hm2,按地類分,林地42.710 4 hm2,宜林地6.874 1 hm2,其他林地2.908 8 hm2;其中建設項目違法使用林地面積12.944 4 hm2,按地類分,有林地6.944 8 hm2,宜林地3.090 8 hm2,其他林地2.908 8 hm2,分別占比24.7%、16.3%、44.9%、100%。
4.4? ? 改變林地用途項目按分權屬、森林類別以及林地保護等級分析
按權屬分,全為集體所有,面積52.493 3 hm2,其中違法使用林地面積12.944 4 hm2。
按森林類別分,國家公益林林地1.31 72 hm2,省級公益林3.007 6 hm2,商品林林地48.168 5 hm2;其中違法使用國家公益林林地0.723 8 hm2,省級公益林林地1.560 4 hm2,商品林林地10.660 2 hm2,分別占比54.9%、51.9%、22.1%。
按林地保護等級分,Ⅱ級保護林地面積4.324 8 hm2,Ⅳ級保護林地面積48.168 5 hm2;其中違法使用Ⅱ級保護林地面積2.284 2 hm2,Ⅳ級保護林地面積10.660 2 hm2,分別占比52.8%、22.1%。
4.5? ? 違法違規改變林地用途項目按使用性質分析
違法使用林地圖斑25個,面積12.944 4 hm2;其中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批)23個,面積11.310 6 hm2;超審核(批)使用圖斑2個,面積1.633 8 hm2。
4.6? ? 重點生態區域改變林地用途情況說明
全縣34個問題圖斑不涉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等重點生態區域。
4.7? ? 違法改變林地用途項目查處、立案情況分析
全縣違法改變林地用途圖斑25個,面積12.944 4 hm2,全部移交森林公安查處。
4.8? ? 林木采伐情況分析
全縣涉及林木采伐伐區圖斑93個,面積218.177 2 hm2,蓄積17 414 m3,其中改變林地用途采伐伐區圖斑15個,面積16.227 7 hm2,蓄積1 322 m3;林木采伐伐區圖斑78個,面積201.949 5 m3,蓄積16 092 hm2。涉嫌違法違規采伐圖斑19個,面積12.020 9 hm2,蓄積728.5 m3,其中改變林地用途采伐伐區圖斑10個,面積3.762 8 hm2,蓄積256.1 m3;林木采伐伐區圖斑9個,面積8.258 1 m3,蓄積472.4 hm2。違法違規圖斑情況分別占比20.4%、5.5%、4.2%,66.7%、23.2%、55.1%,11.5%、4.1%、2.9%。
5? ? 宿松縣森林督查創新
宿松縣緊緊圍繞林業改革發展大局,深化改革創新,積極主動作為,為森林資源監督管理筑起了“護城墻”。一是結合林長制,進一步加強各級林長在森林資源管理方面的職責,將資源管理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工作成效。林長制改革是我國加快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制度創新。近幾年,宿松縣加快推進林長制改革,積極探索實行林長制,實現了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實惠的“雙贏”[2-3]。二是加強森林資源管理業務培訓,提高林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林木采伐管理辦法》、林業惠民政策、森林防火知識和林業行政處理法律法規等內容和相關案例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提高了生態護林員森林保護、林業防火、野生動物保護和安全技能等知識水平,確保了新選聘的生態護林員知職責、懂政策、守法律,提高了生態護林員的宣傳、管護、預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護林技能[4]。三是加大在森林資源管理上的投入,打造監管新平臺。將全縣林地“一張圖”管理平臺更新升級為“森林資源智慧管理平臺”。新平臺利用遙感、大數據等技術的鑲嵌式結合,采取“1個平臺+N個業務應用”模式,研發出了森林資源監測評價、森林監督管理、森林經營管理等多個業務應用系統,可以隨時查看和掌握全國及各地的造林綠化、林地征占、林木采伐等面積數量和具體地塊變化情況,推進森林資源數據及時更新、常態化監管、數字化經營、智能化管理,實現了以科技為支撐的重大創新[5]。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硬件建設,搭建森林資源監管平臺,適應新時期森林資源管理要求。
6? ? 參考文獻
[1] 宋旭斌.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271.
[2] 線錦鋒,江東恒.分析林業資源保護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7):260.
[3] 金隆.探索森林督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9(8):229-230.
[4] 范如榮.羅平縣森林督查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以2018年森林督查為例[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9,42(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