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霞 陳龍
摘要? ? 對臨澤縣戈壁林果產業發展的做法及成效進行了總結,分析了全縣戈壁林果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全縣戈壁林果業生產實際,提出了今后的發展對策,以期為當地林果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林果產業;戈壁;成效;問題;發展對策;甘肅臨澤
中圖分類號? ? F326?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168-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臨澤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域地帶,結合縣域內戈壁區域廣、水土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高、日照時間長等有利條件,該縣積極探索挖掘以“現代絲路寒旱林果業”為方向的新時代林果產業發展新路子。全縣林果產業發展以臨澤小棗原產地保護和“金張掖”紅提葡萄示范基地建設為載體,在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前提下,積極引導其向荒漠、戈壁等非耕地轉移,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林果產業開發,先后建成了一批標準化特色林果生產基地,實現了由分散式小農耕作生產模式向集約式、規模化生產模式轉型[1]。臨澤縣以紅棗、葡萄、桃、核桃、梨等樹種為主的戈壁林果產業已經成為“現代絲路寒旱林果業”的支柱,且發展勢頭良好。截至目前,臨澤縣發展戈壁林果產業2 609.31 hm2,其中戈壁紅棗849.08 hm2,葡萄608.8 hm2,梨504.8 hm2,核桃415.65 hm2,枸杞91.98 hm2,其他林果139 hm2,成效顯著。
1? ? 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 轉變發展理念,開展試驗示范
按照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在臨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范園內引進葡萄、紅棗等新品種,推廣使用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生產技術,開展不同栽培基質、不同栽培架形設施條件下戈壁荒灘土壤改良技術對比試驗、塑料大棚果樹安全越冬試驗示范等方面的探索研究,2018年在臨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范園發展設施葡萄26.67 hm2,夯實了臨澤縣在“現代絲路寒旱林果業”發展方面的基礎,為示范引領戈壁林果產業打開新局面。
1.2? ? 盤活荒漠資源,發展特色產業
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思路,立足縣內戈壁荒灘資源,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引導鼓勵縣內林業企業家和林業大戶積極開發建設戈壁荒灘資源,先后引進駿棗、七月鮮等大果型優良棗品種,集成酸棗直播、矮化密植、水肥一體化等戈壁荒灘客土建園技術,發展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紅棗示范基地849.08 hm2。依托紅色旅游文化和縣域內旅游資源,推廣果樹寬行密植栽培模式,引進玉露香梨、碭山梨、早酥等梨新品種,發展戈壁梨基地483.49 hm2。立足縣域實際,以南、北、中3條荒漠帶為重點,瞄準錯季鮮食葡萄高端市場,發展以設施紅地球葡萄為重點的葡萄產業,探索不同的栽培模式,實現鮮食葡萄周年供應[2],注冊“銀先” “遇仙橋” “絲綠花”等紅提葡萄品牌商標,探索總結出了一整套科學適用、易于操作的生產管理技術。目前,全縣已發展戈壁葡萄生產基地608.8 hm2,其中拱棚葡萄65.3 hm2(主要栽植品種為紅提)、溫室葡萄37.6 hm2(主要栽植品種有維多利亞、滬太8號、黑八、紅八等)、釀酒葡萄252.2 hm2(主要栽植品種有赤霞珠、美露輒等)、露地葡萄253.7 hm2(包括紅提、夏黑、克瑞森無核、陽光玫瑰、火焰無核等品種)。
1.3? ? 創新融資模式,壯大基地規模
為有效利用縣域內戈壁荒灘,不斷探索戈壁特色林果產業發展渠道,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主體作用,依托山水林田湖項目、省市項目支撐以及縣委一號文件支持林果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目標、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在戈壁荒灘發展設施林果1 544座,其中日光溫室564座,鋼架拱棚980座,形成了政府扶持、社會投資、項目傾斜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資格局,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發展特色林果產業的積極性。
1.4? ? 健全服務體系,推廣先進技術
通過農村勞動力技術培訓工程、“科普之冬”、林果業發展專題培訓、聘請專家和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巡回講課等形式,傳授特色林果栽培管理技術;充分利用科技宣傳周等有利時機印發政策宣傳材料、果樹栽培技術要點等相關資料;在果樹生長的關鍵節點組織技術員、果農大戶等相關人員到樣板示范園參觀學習,掌握技術要領。積極探索戈壁荒灘實用技術。立足戈壁荒灘實際,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水分和養分的綜合協調和一體化管理,走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先進技術的引進與利用為特色林果產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 產業投入明顯不足
要實現戈壁林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就要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和項目支持力度。目前,戈壁林果產業投入少,林業配套設施不齊全,設施林果發展緩慢,日光溫室、鋼架大棚建設一次性投資較大,比如說規格為80 m×12 m的鋼架拱棚造價在1萬元左右(包括薄膜、鋼管、換土、苗木、人工等);規格為70 m×10 m的日光溫室造價約10萬元(包括紅磚、水泥、鋼管、卷簾機、換土、人工等),就目前臨澤縣經濟發展水平來講,這是相當大的產出投入,大多果農都有畏難情緒。荒漠區設施建造成本高、農戶投資困難大、社會集資困難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約了戈壁特色林果產業的發展。
2.2? ? 科學管理水平不高
臨澤縣在發展戈壁林果產業的過程中,林果基地生產管理措施不統一,生產管理受果農種植戶習慣和技術水平的影響,隨意性太強,對市場需求理解誤區較多,諸如“果穗越大越好、產量越高越好”的意識還占“上風”,導致科學管理的層次低,果品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良莠不齊[3]。一些果農只重視間作物的當年收益,缺乏對長遠利益的規劃,不重視果樹的修剪與果園的管理,對一些栽培技術應用不到位,對果園管理心中無數,縮手縮腳,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戈壁林果產業的健康發展。
2.3? ? 組織化程度較低
協會管理運行不到位,流通中介組織發展滯后,生產、加工、銷售之間的關聯度低,產、供、銷沒有形成一體化,農戶和企業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不能實現優質生產和集約經營,產業效益低下[4]。
3? ? 發展對策
3.1?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堅持走“高起點、高標準、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林果產業發展路子,制訂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發揮好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林業貸款貼息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農民集中連片種植紅棗、葡萄等特色林果產業,形成規模優勢促進特色林果產業快速發展。鼓勵開展標準化建園,加大對標準化建園的扶持力度,切實克服對短期效益的依賴性,做到合理間作套種,合理處理單位面積株數與株行距的關系,提高單位面積產出率,促使標準化建園[1,3-4]。同時,把發展特色林果與生態建設、農民脫貧致富、退耕還林、土地整理、國土綠化、節水改造等項目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取得最佳效益。
3.2? ?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
在進一步修訂和完善現有栽培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加快制訂特色林果地方技術標準,完善經濟林建設標準體系,加大標準化生產技術實施和推廣力度,推進矮化密植、網架棚架式等現代經濟林種植模式以及增施有機肥、測土平衡施肥、非耕地客土造林等方法。落實綠色、有機栽培管理措施,加大優勢樹種低產劣質果園更新改造力度,力爭在未來3~5年內徹底改變現有的粗放經營模式,實現優質生產和集約化經營[4]。
3.3? ? 提升科技服務水平
以科技服務推動林果產業發展,加快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縣、鄉、村3級技術服務網絡,充分發揮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科技特派員和科技示范戶的引領作用,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通過技術培訓,使種植戶掌握葡萄、紅棗等林果產業生產所需的基本技術要領,提高農民收入。建立健全專業技術人員幫扶示范點制度,培育一批集新品種引進試驗、新技術示范推廣、栽培技術組裝配套以及技術培訓為一體的核心示范基地,發揮典型引路、示范引導、輻射帶動作用,整體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3-4]。
4? ? 參考文獻
[1] 濮文成.臨澤縣紅棗產業發展探討:紅棗暨健康食品產業博覽會考察報告[J].現代農業科技,2019(4):79-81.
[2] 陳龍,王金霞.臨澤縣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4):79-81.
[3] 魯立軍.臨澤縣林果產業現狀與發展建議[J].甘肅林業,2015(3):31-32.
[4] 張緒武,張鼎新.華亭市林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研究[J].江西農業,2019(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