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華偉 許杏娟
摘要? ?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是推動社會平穩發展、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之大計。武義縣作為典型的山區農業縣,通過多措并舉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臨諸多問題。本文立足武義實際,總結了多年來武義縣建設高標準農田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有關對策,以期為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 高標準農田建設;問題;對策;浙江武義
中圖分類號? ? S277.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20)08-0181-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提高農田產出率和農業綜合生產力,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到2020年確保建成8億畝、力爭完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目標。近年來,在多部門配合下,武義縣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等措施,于2011—2018年間,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6項,總投資25 091萬元,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66萬hm2,為武義縣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改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等做出了積極貢獻。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武義縣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各項制度和辦法日趨成熟,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筆者立足本地實際,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在分析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關對策,以期為今后更好地做好項目建設提供參考。
1? ? 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 選址困難
武義縣地處浙江省中部,金華市南端,境內峰巒疊嶂,山高坡陡,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一直以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天然格局讓武義縣耕地資源并不充足。隨著社會發展、工業化進程及城鎮化發展加快,一些地方建設擠占了部分農田,使得原本并不充足的耕地資源愈發緊張,再加上近年來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有效推進,不少耕地已建成高標準農田,根據以往申報條件,需在一定區域內找到集中連片開發面積不小于66.67 hm2的地塊日趨困難。
1.2? ? 村民建設高標準農田認識不足
現階段,我國農村土地管理普遍采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村民參與農業生產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實現了有效激發[1],但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發展和深入,原有的承包責任制及村民多年來形成的“小農”思想給田間工程的建設帶來了一定制約。村民更關注自身承包地生產條件的改善,而對公共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重視不夠,有時甚至出現惡意阻撓施工的現象,為項目建設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糾紛和問題。此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多范圍廣、任務重、資金量大,但政府每年投入的資金有限,往往不能同時滿足所有村民的建設需求,導致實際工作中部分村民對高標準農田建設前期工作存在誤解,在征集建設需求與意見時,他們認為項目區內“建什么、怎么建、建在哪”是少數領導的事情,和自己沒有太大關系,自己的想法不被關注,需求即使被提出來也不會被滿足,讓領導自己決定就可以了。
1.3? ? 工程建設質量難保障
為了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家先后出臺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和《高標準農 田建設通則》,對項目的建設目標、條件、內容等做了明確規定[2]。然而,由于項目實施過程中,設計單位存在掛靠資質、套用現有設計以及設計深度不夠等問題,導致項目規劃設計完成后,真正施工時重大變更較多。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企業對質量管理重視不夠,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施工企業積極參與競標,但中標后又將施工內容轉交給其他企業完成;部分施工企業建設過程中不嚴格遵照設計方案施工,偷工減料時有發生;還有一些施工企業缺乏高標準農田建設經驗或者是剛剛成立的新公司,施工組織設計、施工進度計劃等編制不合理,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和施工質量。另外,項目建設過程中,監理單位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職責,“監而不理”和施工企業“同一鼻孔出氣”等違約現象難以杜絕。
1.4? ? 建后管護不力
高標準農田建設除了決策階段(規劃設計)、實施階段,還有不可或缺的建后管護階段[3]。建后管護是對工程建設效果的一種延續,是確保工程發揮長久效益的重要措施。武義縣地處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涉及工程類型多,建后管護尤為重要。目前,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竣工后,均遵循“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將所有工程移交項目區鄉鎮政府,再由鄉鎮政府與項目村簽訂管護協議,落實具體管護責任。然而,由于項目村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對建后設施的維護缺乏主動性,權責不清,建后管護疲軟乏力,管護協議形同虛設,致使已建工程效益無法充分發揮。
2? ? 進一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對策
2.1? ? 因地制宜,結合區域實際做好規劃
山區農業發展是一項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課題[4],其復雜的地形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等特點,使之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必須有所創新。近年來,很多學者對丘陵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進行了大量探索[4-10],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武義縣在推動本地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進程中,可立足當地自然資源,綜合考慮區域氣候、地形地貌、耕地數量、土壤結構、水源、地質、產業結構等因素,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成果,如田土調型[5]、坡耕地治理[7]等措施,創新模式,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時,與其他各部門發展規劃緊密銜接,精心統籌考慮,優化布局和配套設施,使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其他工作有機結合,提升發展潛能。此外,對非法擠占耕地、破壞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行為嚴厲打擊,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2.2? ? 加大宣傳,提高村民對項目建設的認識
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將國家建設高標準農田的有關政策傳達到農民群眾身邊,讓他們充分了解項目建設的重點、難點,支持項目建設。集中組織鎮、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新項目區觀摩,將擬建項目區實況與已建項目區進行對比,讓廣大群眾切身感受到建設高標準農田帶來的好處,用實例發動基層農民群眾,讓他們意識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投資主體是國家,建設和受益主體是項目區群眾本身,充分提高廣大群眾對項目建設的認識,調動他們顧大局、齊參與的積極性。結合區域實際,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資金投入,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整合其他資金、創新投融資模式等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
2.3? ? 加強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建設質量
機構改革后,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職能全部劃歸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充實財務、工程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上級有關政策,加快地區新規范、新標準、新辦法的制定,加強業務培訓和異地交流學習,添置必要的檢測設備,打造出新一批政策熟、業務精、效率高的工程質量監管隊伍。要嚴格執行四級管理制度[11]和招投標制度,對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公開招投標,選擇資質高、信譽好、實力強的公司承擔相應業務,嚴格設計標準,提高設計深度,規范項目公示制度、項目法人制度和工程監理制度,強化施工企業和監理單位的工程質量管理責任,嚴厲打擊買標賣標、非法轉包等違法行為。對年內新建工程進行評比,對被評為“優質工程”的施工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對完成質量差的施工企業給予一定處罰,特別是對那些不按有關規范施工、造成“豆腐渣”工程的企業予以重罰,并堅決將其納入“黑名單”[12]。同時加強對優秀施工企業的宣傳,在全縣范圍內形成狠抓工程建設質量的良好風氣。
2.4? ? 創新管護模式,落實管護責任
貫徹落實新形勢下上級有關政策精神,建立健全工程建后管護制度,將建后管護工作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落實管護資金,強化監督考核,確保工程發揮長久效益。確立“縣負總責,鄉鎮監督,村為主體”的分級責任制度,縣有關部門對高標準農田管護履行主體責任;鄉鎮政府是監管主體,負責抓好管護政策落實和管護資金使用監督、檢查等工作;項目村為管護實施主體,負責選定管護人員,具體管護內容、要求及負責人要立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工程管護考核獎懲制度,將建后管護作為鄉鎮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對重視建后管護、責任落實到位的鄉鎮進行必要的考核獎補。
3? ? 參考文獻
[1] 高曉平.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9(7):21-22.
[2] 范員華,盧衛陽,樂文年.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評估分析與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6(13):40.
[3] 鄧哲,唐藝源,王婉秋,等.丘陵山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以四川省儀隴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33):196-197.
[4] 蒲勇.四川盆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14.
[5] 岳曉龍.丘陵地區實施田土調形措施的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1(11):47-48.
[6] 顧儒馨,廖仕梅,謝德體,等.基于農業綜合開發的重慶市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研究[J].南方農業,2017,11(28):23-31.
[7] 趙燮京,張建華,龐良玉,等.四川丘陵坡耕地綜合治理的主要配套技術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9(2):122-126.
[8] 陳仕高.土地整治與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武陵山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模式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24):8-11.
[9] 趙恒飛.東北山區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研究:以遼寧省桓仁縣為例[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
[10] 宋具蘭.貴州縣域尺度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時序與模式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7.
[11] 徐華偉,許杏娟.武義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現狀淺析[J].農業與技術,2019,39(23):179-180.
[12] 李秋生.贛州市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利用之思考[J].江西農業,2019(1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