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皓
【摘要】隨著醫藥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醫藥市場規模日趨擴大,制藥工程人才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急需人才,創新型工程制藥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本文根據多年教學探索和實踐總結,結合學科自身特點,從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優化授課內容、結合案例教學從而強化學生安全管理意識、引入“工程”概念、利用生動有趣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為卓越醫藥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制藥技術 ?教學 ?改革 ?創新
【基金項目】東華大學教改項目(105-06-0008058)。
【中圖分類號】G642;TQ4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2-0253-02
制藥工程是藥學、生物技術、化學和工程學基礎上的交叉應用學科,也是應用化學及藥學等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利用化學、藥學、工程學、管理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解決藥品研發、生產及使用過程中實際問題的學科。尤其是生物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為制藥工程行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生物技術藥物包括基因藥物、重組疫苗等濤頭弄潮,正在帶動著制藥工程產業的巨大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把制藥產業的發展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之一,全球制藥巨頭也都瞄準了該領域,爭相開發醫藥市場。因此,制藥工程人才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社會急需人才。
一、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工程實際問題,不斷優化全新授課內容
制藥工程是一門既涉及到藥物研發,又涉及到藥物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學科。我們的制藥工程課程部分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進行講授:即上游部分(實驗室新藥研發全過程)和下游部分(藥廠反應設備和車間工藝設計)。制藥技術不僅在新藥研發過程中具有耗資高、耗時長、風險高等壁壘,更在小規模研究走向大規模生產過程中,面臨著化學反應參數重建、反應器的選擇、制藥車間工藝流程等多方面工程實際問題。此外,生物工程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要求制藥工程教學體系要結合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酶工程、抗體工程、發酵工程等不斷更新、與時俱進,將不斷發展的生物技術領域新技術、新方法與制藥工程有機融合,從而獲得全新診療藥物。
二、結合案例教學,強化藥品安全管理意識
隨著藥害事件不斷曝光、受到廣泛關注,藥品生產和使用的安全性逐漸成為焦點。新藥研發應符合《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L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一系列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醫藥產品品種多、更新快,生產路線日新月異。因此,制藥車間設計的水平和要求不斷提高。現有的教材中部分內容體系已經落后于制藥工業的發展,有些已經被淘汰或不符合要求。我們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將全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引入到課程中,通過介紹藥學發展史上及目前社會中出現的典型藥害事件,讓學生逐漸強化安全管理意識,認識到藥物安全為人民健康所系、祖國所托,符合一系列要求是制藥工業的發展準則。
三、在教學中強化“工程”概念
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質特征則由綜合性、系統性、實踐性和創新性構成。大工程觀課程體系的“工程”指實踐性和創新性教學環節,即實驗、實習、課題設計等。制藥技術作為一門具有極強綜合性、實踐性的工程類學科,其教學應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傳授,更應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而制藥專業學生目前的實踐教學環節多以參與教師科研為主,缺少結合工程環節的全方位訓練。因此,更應建立校企合作單位作為實踐基地,帶領學生現場參觀,身臨其境,進行多階段認知實習。培養學生對原料藥生產車間基本情況及藥品生產各環節等的切實認知。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增加課堂生動性和趣味性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制藥生產實踐密切相關,并涉及大量的生產一線相關知識,文字性描述并不能有效地提供最為直觀的課程內容。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融入多媒體教學視頻,將教學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示在屏幕上,能夠使學生在專業背景缺乏的情況下獲取最為直接的信息,也能夠為原本枯燥的課堂教學帶來鮮活的趣味性。
五、總結
藥物的發展史始終圍繞著不斷出現的各類新型疾病,人類戰勝疾病的歷程更有賴于不斷出現的創新藥物,制藥工程技術改革與創新是滿足社會日益增長需求的必由之路。因此,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是藥學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Jukka Rantanen, Johannes Khinast. The Future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Sciences[J].J Pharm Sci., 2015(11): 3612-3638.
[2]李妍,許暉,王娣,趙大慶.制藥工程專業學科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3(2):132-133.
[3]劉宏偉,羅曉燕,宋恭華,廖道華.制藥工程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