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嫩萍,陳麗珍
(1.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市第一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應依托各類智能設備及網絡,不斷加強智慧學習理論的研究,積極探索實踐智慧教育模式的應用。長鏈智慧學習理論提出,人可通過“學習、實踐、協同、研究”4個學習活動,不斷培養、提高自身創新能力與高級思維能力[1]。護理學基礎實訓課程是護生學習護理專業技能的必修課,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單調,學習主動性不強,針對不同的臨床案例常常不知所措,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難以得到培養及提高[2]。本研究以長鏈智慧學習理論和斯滕伯格WICS理論為指導,借助信息化技術,對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進行智慧教學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7級兩個班的護生,隨機抽取一個班為實驗組(n=51),另一個班為對照組(n=52)。實驗組女生46人,男生5人;對照組女生46人,男生6人。兩組護生性別、年齡及實驗前成績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教學方法 選取實訓項目中注射法和留置導尿術作為干預課程。兩組的教材、教師及教學進度一致。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課上教師對操作項目的理論知識簡單復習回顧,進行操作演示,護生觀摩后分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總結。實驗組采用智慧教學模式(見圖1),借助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和學習通,以長鏈智慧學習理論和斯滕伯格WICS理論為指導,構建實訓課智慧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1)課前預習:教師上傳示教操作視頻到教學平臺。視頻由學校資深護理教師和臨床帶教教師討論總結護生操作易違反原則、易犯錯誤及易忽略要點拍攝而成。護生觀看視頻,分組討論并繪制操作流程思維導圖,教師批改。

圖1 智慧教學模式
(2)課中學習:以留置導尿為例。課上教師不再示教,護生觀看完整操作視頻,結合完成的思維導圖操作流程分組練習2學時;第3學時教師用學習通發布案例,護生分組分析案例,整理針對案例的操作流程后練習;教師將護生易出現的錯誤操作拍成圖片或小視頻,于課程結束前用學習通投屏,對操作項目進行總結。
(3)課后鞏固:每組護生自主練習,拍成視頻上傳并提交一份反思日記;教師將護生課上練習和課后視頻的易錯點總結歸納,拍成短片上傳,讓護生找出錯誤的地方;指導創新創業。
1.2.2 考核評價 每小組隨機抽考一個項目和一位護生。實訓成績包括50%的過程性評價和50%的小組抽考成績。抽考成績教師評分占70%,小組自評占20%,小組總結占10%。
1.2.3 評價工具(1)實訓課成績:實驗組以每組過程性評價和抽考項目成績為最終成績;對照組以每人隨機抽考項目的成績為最終成績。(2)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選用由吳德芳[3]編制的量表,該量表共20個條目,由學習動機、計劃和實施、自我管理及人際溝通4個維度組成。采用Likert 5級評分,總分越高自主學習能力越強。該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1。(3)批判性思維能力測評量表:選用彭美慈等[4]翻譯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評量表(CTDI-CV),共7個維度。采用Likert 6級評分,<280分為評判性思維能力較欠缺;280~350分為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為評判性思維能力強。總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90。
1.2.4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填寫,于實驗教學前后進行。問卷(網上問卷)有效回收率100%。
1.2.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t檢驗、χ2檢驗分析比較數據。
實驗組的實訓成績為(93.35±1.29)分,高于對照組的(85.98±2.25)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31,P<0.001)。
表1 干預后兩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比(±s,分)

表1 干預后兩組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比(±s,分)
人數51 52自主學習能力總分 學習動機 計劃和實施 自我管理 人際溝通--85.64±2.07 72.53±2.45 29.24 0.000 25.82±1.21 23.55±1.64 7.93 0.000 26.25±1.07 18.82±1.16 33.59 0.000 16.74±0.84 15.30±1.02 7.96 0.000 16.82±0.84 14.84±1.30 9.12 0.000
表2 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對比(±s,分)

表2 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對比(±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人數51 52--評判性思維能力總分287.82±6.83 258.34±3.70 27.27 0.000尋找真相41.90±1.20 37.59±1.19 18.23 0.000開放思想42.54±1.30 36.86±1.34 21.80 0.000分析能力40.64±5.65 35.51±1.05 6.42 0.000系統化理論41.82±1.09 37.50±0.93 21.57 0.000自信心42.05±0.96 37.26±1.13 22.97 0.000求知欲42.17±0.97 37.11±1.06 25.22 0.000認知度36.66±1.32 36.48±1.43 0.68 0.490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實訓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課前護生觀看示教視頻,繪制思維導圖[5],對實訓內容自我加工,加深操作要點記憶,實現課前知識啟化。小組通過實踐和協同,分析病例后的練習題,提升了分析和實踐能力。課后護生總結小組反思日記[6],糾正視頻中的錯誤操作,小組進行思維發散與協作研究,完成創新創業作業,并申請多項專利,真正實現知識的轉化。
護生自主學習能力[7]是指護生能主動及有效利用各種資源,靈活掌握應用護理專業知識及技能的能力。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對照組自主學習能力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實驗組(P<0.05)。示教操作視頻匯集了教師的經驗智慧,護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教師智慧轉化為自身智慧,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動機。課中教師巡視指導、發布案例、反饋操作情況;護生用舊知分析案例,通過反饋總結及時消化新知。操作成績評價多元化,促使護生積極地參與每個學習環節,激發護生動機學習管理[8],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9],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干預后實驗組評判性思維能力高于對照組,除認知度外,剩余各維度分數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評判性思維可使護士及時發現問題并有效處理,提高工作滿意度和護理結局[10-11]。智慧教學模式強調以教師為主導、護生為主體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護生通過學習、實踐、協同和研究,對知識進行啟化、內化和轉化,培養了護生分析能力及系統化思維。小組學習合作,討論交流,不斷得到教師和同伴的支持與肯定,提高了評判性思維能力。課后通過數據庫、專利網,引導護生創新創業,激發了護生的求知欲。
智慧教學是一種結合信息技術,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發揮師生智慧,有效地組織教學的模式。將此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護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自主學習能力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均得到提高。因此,智慧教學模式值得推廣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