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翔 石麗娜
金融行業的激烈競爭對商業銀行造成較大沖擊,商業銀行需注重對公信貸業務的創新,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基于此,本文從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現狀入手,從價格和服務兩個角度,分析競爭策略的實施方法,為商業銀行提供強化對公信貸業務的建議,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一、前言
對公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獲取利潤的主要途徑,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聯系密切。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表現出增速降低、波動顯著、結構轉型升級等特征,加大銀行間的競爭。就此,商業銀行需制定完善的競爭策略,提升對公信貸業務水平。
二、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現狀
金融與經濟相符相成,宏觀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使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具體表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增速放緩。在2010年后,我國GDP增速呈逐年下降趨勢,M2增速隨之減少,并在2017年8月跌到歷史最低。雖然金融貸款的新增量有所提升,但整體增速仍保持下降趨勢。
第二,對公信貸業務波動顯著。基于貸款的順周期特征,商業銀行的總貸款業務中對公信貸業務的占比增量逐年減少,其他企業的年度信貸增量變化較大,導致對公信貸業務的波動顯著,部分表內業務被表外業務取代。
第三,對公信貸業務結構轉型升級。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金融資金集中于新興產業與稀缺產能,且低效部門可獲得的金融資金減少,實現金融資金的最大化利用,推動經濟增長。相關數據統計表明,近幾年商業銀行在制造業、農林牧漁業等傳統產業的貸款比例逐年降低;公共設施建設與建筑行業的貸款有所提升;高新技術產業、文娛行業與服務行業的貸款顯著提升,結構調整速度增加。
總的來說,在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同質化趨勢下,商業銀行的貸款投向均集中于服務行業與新興產業,加劇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為避免與其他商業銀行陷入惡性競爭,管理者需制定完善競爭策略,優化對公信貸業務,為客戶提供差異化與個性化服務,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實現長期經營與發展。
三、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競爭策略
(一)基于價格的競爭策略
價格競爭是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最常見的競爭內容,嚴重時會使商業銀行陷入困境,管理者可通過博弈論相關理論,制定價格競爭策略,規避價格風險,保障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
就靜態博弈角度而言,商業銀行可錯位回避或針鋒相對策略,前者是指與同類型商業銀行進行差異化產品研發與業務服務,錯開雙方的目標客戶群體,規避價格競爭;后者是在競爭對手實施價格攻勢后,立即采取同樣的措施,進行價格反擊,使競爭對手在決策時考慮更多因素,避免雙方競爭出現兩敗俱傷的現象。
就動態博弈角度而言,商業銀行間的博弈包括有限次重復與無限次重復兩種。前者是指商業銀行利用逆推歸納法,從最后一個階段入手,逐漸向前推進,進行重復競爭,競爭雙方會通過不斷降低利率的方式,吸引客戶;后者是指商業銀行間進行合作,始終重復最后一階段,可保障市場的高效率均衡。就此,在動態博弈中,商業銀行需注重市場間的合作,使競爭對手間保持穩定性,使對公信貸業務的價格保持一致,規避價格風險。
(二)基于合作的競爭策略
在對公信貸業務競爭中,商業銀行可通過合作,共同制定產品價格,控制市場競爭,為自身謀求更大的利益。本節應用卡特爾理論分析該現象,在商業銀行合作共贏的統一目的下,不同商業銀行的行動保持一致,可使需求曲線表現出下降趨勢,與產品需求相符,各商業銀行可獲得壟斷利潤。但在實踐生產中,難以保障所有商業銀行遵守約定,單個違約者只要適當降低價格,即可獲得更多客戶,增加自身收益,導致利益集團崩塌。就此,在商業銀行合作中,組織內部需實施強制措施,約束商業銀行的行為,對違約者進行嚴厲的懲罰。如世界各國央行合作發布的《巴塞爾協議》,有效保障組織內參與者的團結。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常用的合作手段為銀團貸款,分散貸款風險,提高自身收益。在我國金融市場迅猛發展下,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商業銀行可在國內銀團貸款的基礎上,與外資銀行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減少競爭帶來的風險。
(三)基于服務的競爭策略
經濟新常態推動了行業轉型升級,各行業均提高對服務的重視,商業銀行也需提高對消費者的重視,提升其滿意度與忠誠度,推動對公信貸業務發展。在消費者滿意度方面,服務質量是重要影響因素,商業銀行需加強與客戶的交流溝通,了解其需求,提高對公信貸業務的效率,節約客戶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在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的當下,消費者的需求表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特征,商業銀行需根據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就此,商業銀行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客戶的相關信息,制定客戶數據庫,綜合分析客戶的需求,并定期與客戶交流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
在對公信貸業務實踐中,商業銀行可為客戶提供參與業務與產品生產的機會,根據不同目標客戶群的需求,提供針對性業務服務。在該過程中,商業銀行需根據客戶的商業信譽、盈利水平與經營規模等指標,對客戶進行評級,為不同級別的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例如,對于小型客戶,對公信貸業務的需求具有額度小、時間緊與次數多等特征,對業務的價格或貨款限制不夠重視,商業銀行需制定規范的工作流程與制度,保障對公信貸業務的效率,滿足客戶的需求,并合理制定貸款價格,規避金融風險;對于中型客戶,更為關注對公信貸業務的價格與貸款條件,面臨金融風險較大,商業銀行需做好風險控制工作;對于大型客戶,對公信貸業務的需求具有專業性、綜合性特點,業務類型集中于GTS、投資銀行等方面,商業銀行需注重產品創新,研發綜合性金融服務產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對公信貸業務競爭策略的合理應用,可推動商業銀行的轉型升級,使其走向國際。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商業銀行可通過價格風險的管控、行業間合作共贏、強化對公信貸業務服務質量、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競爭策略,促進對公信貸業務良好發展。(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