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基于經濟新常態背景,我國各個地區發展經濟過程中,面臨一定困難與挑戰。要想促進區域經濟建設成效,優化產業結構、發揮區域經濟特點,提高競爭力。不僅要加大資源投入,同時要以整體層面分析,對經濟管理加以重視,構件健全經濟管理體系,以保證區域經濟實現智能化、可持續以及數字化等發展目標。
一、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重要性
(一)現代化建設必要性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穩步推進,致使我國經濟呈現區域性發展特征。比如珠江模式、蘇南模式及溫州模式等,這些區域以自身優勢為發展基礎,合理配置資源,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使區域經濟充滿活力。相比于傳統經濟,區域經濟管理主要以地理區域作為標準和界限,合理管控發展資源和經濟要素,然而以實際角度分析,會受到一些因素限制,雖然管理手段相同但經濟建設效果存在較大差異,基于某些情況會降低地區經濟潛力,阻礙經濟發展。比如,溫州模式,沈陽地區發展中積極參考溫州模式,而基于溫州管理方式及經濟結構等具有一定特殊性,盲目地借鑒,導致沈陽地區出現資源浪費問題,嚴重影響本地區發展。而區域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可有效緩解這一問題,對經濟要素及區域資源等進行全面梳理,并一次為基礎開展等次設計,不僅能有效滿足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同時掙脫傳統模式束縛,形成面向未來、現代化的經濟模式,有效促進經濟發展。
沈陽地區在進行現代化建設后,經濟狀況得到明顯轉變,見下表。
2018年1月到9月沈陽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狀態,且前三季度的生產總值為4423.8億元。
(二)現代化建設重要性
通過積極進行現代化經濟管理建設,可充分提高區域經濟水平及競爭優勢,促使區域發展與市場環境相適應,科學預防、處理各種風險,強化本地區經濟活力。另外,現代化建設能幫助企業優化外部環境,并在發展過程中合理利用人才、資金及政策等要素,對自身實際情況與發展規模進行統籌分析,制定健全發展計劃,保證自身健康、穩定發展,另外現代化經濟管理穩定開展,可促進管理思維創新,基于此過程,產生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同時以區域發展層面為切入點,促進本地區經濟柔性管理,有效促進區域管理結構、管理文化以及管理組織調整,強化現代化管理水平,彰顯經濟優勢,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二、現代化建設特點
(一)人性化特點
對經濟管理進行現代化建設時,需要彰顯人性化觀念,對片面區域經濟觀進行積極轉變、基于人性化框架,開展經濟管理與發展等相關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人性化手段,選擇柔性管理,促使經濟管理水平得到充分提升,進一步提高管理活力。基于人性化特點,要求經濟管理機制進行合理延伸,在管理模式中充分融合管理文化,促進經濟管理實現現代化目標。
(二)信息化特點
在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下,促使大數據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促使區域經濟與信息化技術關系更加緊密。基于互聯網以及其他技術科學引導,促使經濟發展效率得到充分提升,使得不必要成本投入得到充分控制。另外,促使今年基于大數據技術,促使經濟管理智能化水平得到充分提升,降低管理誤差,有效保證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比如,沈陽地區開展經濟建設時,結合自身發展訴求,及時優化發展思路,借助信息技術,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創造“互聯網+”經濟發展模式,充分促進本地區信息經濟模式優化和調整。
三、現代化建設措施
(一)合理應用現代化要素
在經濟管理方面開展現代化建設活動時,相關人員在建設環節要以實用性原則與科學性原則為指導,并結合信息化與人性化等特點,將政策、人才及資金等方面作為切入點,保證現代化要素使用合理性。政府部門及相關人員要充分考慮實際情況,對本地區發展要求進行充分明確,根據資金總量科學制定資金使用方案及管理方案,促使經濟管理進一步實現現代化建設。另外,要對本地人才流失情況進行充分分析,使用資金時,應將本地區人資管理設定為資金應用關鍵環節,認真、積極創新管理體系、制定優惠政策,積極開展人才引進工作,為經濟發展與技術革新提供人才保障。為了保證本地區經濟管理效果,要科學規劃資金流向,為產業升級以及經濟系統優化等活動提供資金保障,制定長遠經濟管理計劃。對于人才管理工作,要根據本地區布局規劃,合理制定人才引進戰略,提高人才隊伍素質,以滿足本地區經濟建設過程中,在高素質人才方面的需求。
另外,要積極開展人才培養工作,提高本地區人才素質,比如財務人才,開展現代化建設活動時,應對本地區經濟信息化發展加以考慮,積極開展財務人員此方面業務能力與專業素質,幫助其熟練掌握信息化軟件功能與操作流程等,以促進其專業水平。要想引導企業實現穩定發展,本地區政府應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并對經濟展開宏觀調控。基于此情況,開展現代化建設活動時,應與政策相結合,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制定、優化本地區經濟管理方案,進而基于宏觀調控政策,獲得充足財政扶持,促進經濟管理工作穩定進行。
(二)現代化建設基本方法
在經濟現代化建設時,要想有效提高管理效果,管理人員應以管理實踐與管理理念為切入點,開展管理活動。立足本地區實際情況,建設信息化經濟管理系統,比如,參考其他地區成功經濟模式,對其經驗進行總結,根據本地區情況,對經濟管理重點與核心加以明確,并積極分析經濟管理中的不足,借助資金與人才等方面優勢,促進本地區經濟管理建設。另外,從文化建設入手,促使地區文化和本地區經濟管理實現充分結合,促使傳統經濟管理不足得到充分優化,以提升自身經濟潛能。基于對信息技術在區域經濟中促進作用的考慮,開展現代化建設時,應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提高本地區經濟管理效果。比如,借助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可科學梳理自身招商及基礎設施發展等情況,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加以分析、預測經濟發展情況,結合預測結合科學制定風險防治策略。沈陽地區經濟管理研究時間較短,要想充分提高管理效果,應積極借鑒其他地區成功經驗,并積極開展經驗交流活動,創新管理思路,進而實現現代化管理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中國區域經濟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且經濟管理模式較為繁雜,同時以區域企業發展、經濟政策及國際背景等角度分析,各個地區均需構建具有前瞻性與實用性的管理體系,因此要積極開展現代化經濟管理建設工作。此項工作具有人性化及信息化等特點,而這些特點為基準需要技術、人才及政策等要素支持,進而建立區域經濟治理模式及發展模式信息系統,促使管理結構更加和諧,最終實現區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通過不斷創新帶動未來發展,并為全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營造創新氛圍,進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充分提高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作者單位:中共新民市委黨校)